海原县夯实稳定基础做好“脱贫摘帽”后续文章

海原县夯实稳定基础做好“脱贫摘帽”后续文章

“脱贫摘帽”地区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是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工作,今年,海原县在完善巩固提升计划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聚焦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着眼长效草蓄产业、肉牛产业、滩(肉)羊产业和其他养殖业的培育,做好“脱贫摘帽”后续文章。

今年,海原县继续推进基础母牛养殖贴息贷款、基础母牛保险全覆盖、标准化养殖圈舍补贴、扩大养殖规模补贴、肉牛良种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依托海原“基础母牛银行”模式,进一步扩大高端肉牛养殖规模。加快牛产业“六大体系”建设,推广“50300”养殖计划,按照政策引导、市场主导、项目扶持、龙头带动的原则,突出抓好重点计划项目。

创新管理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海原县肉牛产业发展集团,成立乡镇肉牛产业协会、村级专业合作社。加强牛产业经纪人队伍建设,推动牛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

海原县依托宁夏盐池滩羊品牌,引进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繁育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养殖大户,带动全县优质滩羊规模化发展,力争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格局,提高滩羊产业经济效益。

海原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抓好本地滩羊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以甘盐池为主,建设滩羊保种选育示范区,并抓好龙头企业培育。依托企业或合作社在郑旗蒲家山、海城王井、关桥脱场、西安薛套村、甘盐池盐池村建设5个规模滩(肉)羊育肥场,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项目驱动、大户示范、科技支撑、政策支持,形成滩羊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特色化供给、市场化带动发展的新格局,以此提高滩羊产业综合效益。同时,实施肉羊提质增效工程,充分发挥肉羊投资成本低、周转快等特点,推广舍饲圈养技术,通过制定科学饲养配方、引进优质种公羊杂交改良,提升滩羊品质,提高养殖效益,巩固扶贫成果。据了解,年内肉牛饲养量目标任务达到30万头,其中高端基础母牛存栏量达到8万头。羊饲养量102万只。

在其它养殖业方面,海原县按照“扩群增量、舍饲精养”的思路,建设规模特色养殖场,促进特色养殖提质增效。大力培育特色养殖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特色养殖产业经济效益,新建存栏5000只以上的规模化蛋鸡场10个,全县5000只以上规模养鸡场达到34个;新建100头以上的养猪场(2月龄以下除外)10个,全县规模养猪场达到35个。(记者 冯博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