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繪就碧水青山美麗畫卷

3月20日,風和日麗。龍馬潭區羅漢街道石樑村73歲的劉大銀和往常一樣走出家門去老鷹坵生態溼地公園散步。這片生態濱水景觀休憩空間,是附近市民流連忘返的親水之地。坐在長椅上小憩的劉大銀告訴記者:“這裡以前是髒亂的荒地,排水溝流臭水,現在雨汙分流後水不臭了,環境變漂亮了,我有空都要來走走。”

實現從雜亂江灘到溼地公園華麗“轉身”的不僅只有老鷹坵。近年來,瀘州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前所未有的組織程度、投入強度、工作力度,聚焦環境問題,聚力治汙攻堅,一批制約地方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群眾關注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整改到位

位於龍馬潭區魚塘街道的長江石堡灣(北郊水廠)飲用水水源地,是瀘州市7個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之一。據瞭解,為保護飲用水水源地,龍馬潭區成立長江石堡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管理站和水源地保護區警務室,管理站和警務室合署辦公;保障工作經費,配備管理人員,制定規章制度,儲備應急物資。同時,在保護區內安裝15套高清監控設備,與公安機關天網監控系統一併接入保護區管理站,對保護區及周邊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切實加強水源地環境風險防控。

據長江石堡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管理站負責人黃歡路介紹,截至目前,針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存在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已完成,保護區內3個排汙口完成取締、2座砂石堆場碼頭徹底關閉、14艘停靠船舶全部撤離、900餘米隔離防護設施順利建成、50餘處標識標牌規範設置、家禽和農作物逐一清理,18戶居民撤離安置、保護區內39棟無關建築物拆除完畢,環境復綠基本完成,水源地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整治。

此外,長江五渡溪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整治也取得成效,江陽區於去年9月30日對保護區內三家工業企業實施關閉搬遷,該區域目前正按照規劃打造濱江生態公園,進一步提升生態功能。

痛點變亮點 荒灘變公園

2018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反饋龍馬潭區羅漢片區(老鷹坵)汙水溢流長江問題。據瞭解,由於歷史原因,老鷹坵截汙管網體系不完善,為避免水量過大造成爆管等安全事故,相關部門在老鷹坵市政排汙渠設置了溢流口,導致在汛期雨量較大或因收集池柵欄雜物清掏不徹底的情況下,有汙水溢流長江現象。

瀘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繪就碧水青山美麗畫卷

老鷹坵環境整治項目讓荒灘變公園。瀘州日報記者 李瑞莉 攝

據長開區項目建設局工作員淡賢金介紹,老鷹坵市政排口整治項目採取了應急治標、長效治本和提升改造三方面措施。

在老鷹坵溢流口處新建容積約500立方米的雨汙收集池,新增應急提升泵,將溢流出的雨汙水收集並提升至城東汙水處理廠截汙幹管,避免未分流的雨汙水再次溢流長江。該應急工程於2018年11月15日建成投用,建成後,老鷹坵溢流口雨汙水溢流長江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實施羅漢、高壩片區雨汙分流改造項目,該項目於2018年11月啟動,分兩期建設,已於2019年7月25日、10月30日建成投用。目前,羅漢、高壩片區雨汙實現分流,汙水全部截流到城東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未再發生汙水溢流長江現象。通過各級各部門的配合,老鷹坵生態溼地公園項目於2019年9月15日動工,同年11月底基本完成。通過實施綠化工程、排口改造,以及新建綠化廣場、停車場、公廁等附屬設施,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場所。

老鷹坵環境整治工程項目負責人胡暘告訴記者,目前,長江岸邊主要種植顏色各異的水生植物,可形成天然的色帶,兼具生態修復和美觀效果。希望通過環境改造提升,讓大家感受自然、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主動保護環境。

提升完善治汙能力 保護一江清水

為切實保障長江干流水環境安全,針對瀘州老窖羅漢釀酒基地汙水處理站汙水處理能力不足問題,瀘州老窖股份公司於2017年立項,投資7705萬元用於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技改項目。項目已於2019年9月30日前完成廢水處理相關構建築物建設,9月12日開始整體廢水處理工藝調試,9月26日起工藝運行已達到設計排放標準限值要求。目前廢水日處理量1300立方米,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穩定,主要汙染物排放均達標。

企業大手筆的治汙投入,實現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瀘州老窖釀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平表示,通過提升汙水處理能力,加強環境保護,使整個廠區生態環境得到了優化,生態環境越好,釀酒需要的微生物優勢群長得越好,促進了釀酒產量、質量的提高。

2018年11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對瀘州國粹酒業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釀酒的尾子水收集桶破損,導致洩漏的尾子水未經汙水處理設施處理,通過冷卻水管道直排入市政汙水管網等環境問題。企業通過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設立整改專班,生態環境部門派員實施駐廠監督整改。據國粹酒業董事長塗國友介紹,企業嚴格按照整治工作方案及進度安排,共計投入300餘萬元優化生產結構、整改設施設備,於2019年6月底完成了18個問題的整治工作,切實擔負起企業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

2019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瀘州港多用途碼頭貫徹實施《水汙染防治法》提出了6項環境整改要求。經過8個多月的日夜攻堅,瀘州港務公司按時完成了整改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建成了全川最先進的港口碼頭水汙染防治處理系統,包括碼頭前沿船舶含油廢水和生活汙水等汙染物的接收、處置裝置;碼頭前沿初期雨水、港區現有堆場初期雨水收集處理系統;港區生活汙水、洗箱廢水、流動機械沖洗水的收集處理管線以及港區雨汙分流系統,並與市政汙水管道聯通、處理;港區事故應急池等應急設施。

據瀘州港工程建設部門主管晉小寧介紹,除了完成四項建設項目外,瀘州港還同時開展水汙染防治法學習教育培訓,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修訂水汙染應急預案並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與此同時,瀘州市制定了《瀘州市港口碼頭生態環境保護技術要點》,率先在全國內河明確了港口碼頭的汙染防治技術標準。

據瞭解,2019年,瀘州市通過從源頭截汙治汙,各級各類生態環境問題年度整改任務全面完成,跨年度整改任務按時序要求推進,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畫卷正在繪就。

瀘州日報記者 李瑞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