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華店鎮村莊村名來歷是這樣的,讓我忍不住收藏了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華店鎮村莊與村名來歷,具體如下,喜歡的可以收藏!

姜南、姜北 宋末,祁氏在此立村,以開店為業,取名祁家鋪。明永樂年間,姜氏從平度縣遷此,姜家一財主,在村中修樓一座,改村名為姜樓。由於村較大,1961年,分為姜北、姜南、姜東3個生產大隊。1967年又合為姜樓大隊,1970年再次分為姜北、姜南兩個行政村,南部的稱姜南、北部的稱姜北。姜南村姓氏姜、李、馬3姓,姜北村姓氏阮、王、吳、張、翟、潘、劉、景、姜、於、朱11姓。

西呂村 清朝中期,東呂村呂氏一家在村西建村,取名西呂村。本村姓氏呂、董、陳、李、王5姓。

太平王村 明朝,王氏在此立村,取名王莊。後來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人們希望長久太平,故改稱太平王村。本村姓氏王、曹、張、杜、馬5姓。

明機寨 元末,張氏一家在此居住,取名寨子。寨子地形奇特,周圍樹林和蘆葦較多,外地人經過這裡易迷路,人們起名“迷糊寨子”1947年“土改”時,一位領導建議,改為明機寨。本村姓氏張、李、襲、司、傅、楊、劉7姓。

士茂王 明洪武年間,楊氏遷來立村,因開鋪子,取名楊家鋪。燕王掃北後,王氏自山西遷來,出錢修廟時,在一塊石板下挖出一隻雕花石貓,改名石貓王。後又取吉祥之意,改名士茂王。本村姓氏楊、王、張、董4姓。

小 張 明朝燕王掃北時,張氏從平度張家窩鋪遷來,因種植棉花,起名叫棉花張莊。後來因張姓兄弟分家,老三遷到村南菜園居住。叫小張村,原村叫老張村。本村姓氏張、周、閆、倪4姓。

沙 李 明初,李氏一家從章丘縣遷此立村。清初因黃河發大水在此形成--座沙土崗,故取名沙窩李,後簡稱沙李。本村姓氏李、趙2姓。

東 呂 明初,官氏一家在此立村,取名官莊,後官姓失傳。明末,呂氏一家從長清縣十里河遷來定居,改名呂莊。清朝中期,因地勢較窪,遷到老官莊東一里建村,取名東呂。本村姓氏呂、王、劉、吳、曹、張、李、黃8姓。

王上司 明末,王上司一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取名王上司。本村姓氏王、呂、劉、宋、楊、魏、巨、李、趙9姓。

辛 店 元末,辛、馬、徐、王四姓人家從諸城縣西南橋頭廟陸續遷入此地,因辛姓人家遷入最早,且以開藥店為業,故村名辛店。本村姓氏王、劉、張、武、周、李、馬、席、孫、蘆10姓。

韓 辛 明末,李氏立村取名李家辛店。到清初,韓氏從章丘南關遷入,後韓一喜、韓一昌兩弟兄考中舉人,改名韓辛。本村姓氏韓、李、張、楊、劉、王、潘7姓。

東油村、中油村、西油村 明朝末年,從青州府諸城南關遷來,吳、程、楊三姓分住此地,以開油坊為業,經協商取名“油坊”.新中國成立後,分為3個行政村因位置成為東油村中油村西油村。東油村姓氏王、馬、李、鄭、劉、張、車7姓,中油村姓氏王、張、程3姓,西油村姓氏張、李、王、朱、呂、姜、劉、龐8姓。

周 莊 明末,周氏從山東諸城遷此立村,取名周莊。本村姓氏姜、周、王、宋、韓、閆6個。

宋 莊 明萬曆年間,宋景召帶兩個兒子從諸城縣南關遷來,取名宋莊。本村姓氏宋、趙、姚、潘、王、張6姓。

範 莊 明永樂年間,範氏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此立村,取名範莊。本村姓氏樊、萬、劉、賈、邵、支6姓。

小 高 明末,高氏從諸城遷來立村,因人少,取名為小高(莊),簡稱小高。本村姓氏高、姜、潘、趙4姓。

尹 屯 明萬曆年間,此處住有夏氏,後尹天章從山西遷來,一子做官,一子當將軍, 曾幾度起兵南下在此屯兵,故改名尹屯。本村姓氏王、房、徐、高、郭、黃、喬、於、張、董、谷、丁、姜、尹、李15姓。

郭 莊 明末清初,郭公行從諸城縣遷此立村,取名郭莊。本村姓氏郭、劉、張、蔡、李5姓。

蔡 莊 明朝初年,蔡氏從諸城縣遷此立村,取名蔡莊。本村姓氏蔡、張、馬、王、欒、薄6姓。

小 朱 明永樂年間,朱氏從諸城西吳朱家嶺遷來,在大朱以北半公里處立村,故名小朱。本村姓氏朱姓。

傅 莊 明末,傅寧一家從諸城南吳遷此建村,取名傅莊。本村姓氏傅、褚2姓。北 張 明末,張氏家族從諸城遷此立村,故起名張莊。因位於人民公社駐地北,習慣稱北張。本村姓氏張姓。

史 莊 清初,史氏從山東諸城遷此定居,取名史莊。本村姓氏史、張、田3姓。

滕 莊 明末由趙氏在此建村,取名趙官屯。清初此地發生瘟疫,人口稀少,後滕氏家族由諸城遷來,更名為滕莊。本村姓氏滕、劉、胡、曹、宋、李6姓。

王 樓 明末,王姓一家從諸城遷此立村,取名王莊。後來又建了一座小磚樓,又改名王樓。本村姓氏王、劉、曹3姓。

張 橋 明末,張大亮兄弟三人從諸城遷此,和王姓立村,為張王莊。張姓在村西趙牛河建一座橋, 村改名張橋。本村姓氏張、王、朱、石4姓。

單 莊 清康熙年間,單氏從山東諸城縣遷此立村,取名單莊。本村姓氏董、王、宋3姓。

官 莊 明洪武元年間,官貴由平度遷來此地立村,起名官莊。本村姓氏官、劉、張、王4姓。

袁 莊 清初,袁氏由山東諸城縣遷此立村,取名袁莊。本村姓氏李、王、朱、韓4姓。

大 朱 明永樂年間,朱景由諸城遷入齊河城北朱君村,後人朱莊坤遷居此地立村,取名朱莊。後因村北有小朱村,改村名為大朱。本村姓氏朱、丁、張、馬、曹5姓。

楊 莊 明朝,楊氏一家由諸城縣遷此立村,取名楊莊。本村姓氏滕、張、楊、韓、王、姜6姓。

韓 莊 明萬曆年間,韓氏從諸城遷此建村,起名韓莊。本村姓氏韓,宰、光、曲、劉5姓。

白 莊 清初年間,白氏三兄弟從洪洞縣遷來,故取名白莊。本村姓氏白、陳、徐、周、朱、官、張、解、譚、焦、胡11姓。

前 孫 明燕王掃北時,從莊刻頂遷來孫太總,起村名為孫莊,後習慣稱前孫。本村姓氏孫、亓,官3姓。

曹 莊 明末,曹向青、曹向榮兄弟從山東諸城縣遷此立村,取名曹莊。本村姓氏曹、聶、孫、王4姓。

閆 莊 明末,閆氏兄弟二人由山東諸城遷此建村,取名閆莊。本村提氏王、徐、張、邢、鄭、李、蔡、柴、藤、費10姓。

大馬莊、小馬莊 清雍正年間,馬氏兄弟二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取名馬莊。後來兄弟分家,老大住馬莊,稱大馬莊,老二遷出立村取名小馬莊。大馬莊姓氏馬、張、劉、曹、於5姓。

甄孫莊 明末,從山東諸城大槐樹陸續遷來孫、甄、盧3姓,當時因盧家人多,起名為盧莊。後因盧姓人口不旺,甄、孫兩姓超過盧家,故改名甄孫莊。本村姓氏甄、孫、盧、袁、張、李6姓。

姜 莊 明洪武三十三年,姜氏始祖姜子忠由萊州府平度州遷此立村,取名姜莊。本村姓氏姜、朱2姓。

華 店 明末,該村是高唐恩平、夏津,武城通往濟南的必經之路,後從諸城縣遷來華、國兩姓人家,以開店為業,各佔一街,古稱華國二街,清朝改名華店。本村姓氏馬、張、柴、丁、邢、李、蔡、曹、薛、賈、王、孫、國13姓。

前營村、後營村 宋末,全村因出過有名的大夫,故定名大夫營。每逢過年,大夫營的群眾就組織玩燈,因後營村民比較富有,就出錢,前營會玩燈的人多,就出人。1929年,後營提出前營也要出錢,前營不同意,就自己單獨舉辦,從此分為前營村、後營村。前營村姓氏張、王、李、齊4姓,後營村姓氏李、單、王、趙、齊、段、邵、劉、殷9姓。

前王村 明朝年間,由平原縣遷來孫氏兄弟二人,建村取名為孫莊,後又移來王、趙兩姓。因王姓人多,改名王莊。為區別鄰村王莊,改名為前王村。本村姓氏王、趙2姓。

範 樓 明朝年間,村民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居住,當時村稱老官莊。後有範姓人做了官,並在村南建樓,故取名範樓。 本村姓氏範、姜2姓。

西小楊村 原名前官莊。1413年間,董姓和齊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姜姓也由外村遷入。因村前有幾棵大楊樹,故取名為楊莊。因村人數較少,被稱小楊村。2000年劃歸祝阿鎮,為與另一個小楊村區別,稱西小楊村。本村姓氏董、齊、姜3姓。

后王村 明正統八年,王氏從諸城遷來立村,取名王莊,為區別臨近王莊,改名為后王村。本村姓氏王、安、翟3姓。

董 莊 明初,董氏從城西老官莊遷來立村,取名董莊。本村姓氏董、李、喬、畢4姓。

翟 莊 明正統八年,翟氏(另有宋、王、候氏)由山東諸城來此建村,因翟氏人口居多,故取名翟莊。本村姓氏翟、候、何、張、姜、王6姓。

王 樓 南宋年間,王氏遷此建村因地勢較高,像樓樣高。取名王樓。本村姓氏楊、王、張三姓。

倪 莊 最初村名顧承鄉,有顧姓。後來黃河漲水淹沒顧承鄉,蘇姓在此居住,改名老官莊。明朝倪氏兄弟3人從萊陽南關老槐樹遷來落戶,改名倪莊。本村姓氏倪、李、董、姜4姓。

東趙店村 明洪武二年,趙氏兄弟3人從登州府菜陽縣鳳凰山來此立村。因緊靠鹽道,設有店房,故取名趙家店。村西有一河,後來有人遷往河西立村,稱西趙店村(隸屬劉橋鄉),河東稱東趙店村。本村姓氏趙姓。

巨 莊 明洪武年間,巨氏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先住王上司村,後在此立村,取名巨莊。本村姓氏巨、董、範3姓。

白毛李村 清初,祖先山西洪洞縣老鴰窩遷到山東肥城李家哨門,後李天開、李運開、李成開、李文開四大支遷至該村,因李氏夫妻白髮,人們習慣叫白毛李村。本村姓氏李、顧2姓。

後庵村 清初,吳姓和姜姓從外地遷來立村,後吳氏人財興旺,出錢在村前修了一庵院, 取名吳家庵。因庵前有廟,後改名後庵村。本村姓氏姜、焦、左3姓。

三堂村 村西頭有一大廟(民國縣誌稱為陳姑廟),又名三教堂,供者老子(道教)、孔子(儒教)、如來佛(佛教)三個神像,每年二月間,遠近的群眾在這裡趕廟會,因廟出名,村莊取名三教堂,後簡稱為三堂村。本村姓氏董、張2姓。

龍 莊 元末,龍姓自膠東遷來立村,取名龍莊。本村姓氏呂、王、趙、巨、朱、楊、董、高、吳、劉11姓。

賈 莊 原名洪莊。1570-1596年間,賈氏由諸城遷此建村,後取名賈莊。本村姓氏王、賈、孫3姓。

大楊村 隋末,楊氏兄弟3人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楊莊。後又遷來他姓。為區別附近的楊莊,改名大楊村。本村姓氏楊、孫、吳、劉、範、武、李7姓。

小田村 元末, 村有姓田富戶,取名田莊。為區別劉橋田莊,改名小田村至今。本村姓氏華、周、趙、盧、張5姓。

邱 鋪 元初,原名鋪子。後邱家人多,故取名邱家鋪子,簡稱邱鋪村。本村姓氏王、馬、翟、李、董、劉、杜、範、韓、邱10姓。

大 周 明洪武年間,周氏從山西洪洞縣遷移至此,形成30餘戶的小村莊,當時有周、李二姓,村名周李。後來周家發財致富,改名大周村。本村姓氏趙、李、徐、謝、楊、宋、高、劉、朱9姓。

後 拐 曾名蘇家館(拐),是趙井村拐出去的一部分。後趙氏於清康熙年間從樓王村遷至,稱後拐村。本村姓氏趙、蘇2姓。

馬 井 明中期,肖氏從老肖莊逃荒在此立村,後來買了翟莊姓馬的一塊地,因此地有井,故稱馬家井,後稱馬井村。本村姓氏肖、李、賈3姓。

趙 井 明洪武年間,趙氏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來在此落戶,打了一眼水井,取名趙(家)井村。本村姓氏趙、蘇、吳、曹、田、徐、張、董、石、潘10姓。

侯 莊 明朝末年,侯龍、侯虎兄弟二人從諸城遷來建村,取名侯莊。本村姓氏侯、王2姓。

樓 王 明末,從諸城遷來趙、王二氏建村,取名樓子王,簡稱樓王村。本村姓氏趙、姜、王3姓。

於 樓 原名於莊。清道光年間,於起中舉後,蓋一座小樓,取名於樓,後村隨樓名為於樓村。本村姓氏於、鄭、趙、宋4姓。

李 舍 清初,即墨縣李氏3人遷此建村,後來老大老二外遷,舍下老三在此,故取名李舍村。1948年,自然村東辛村併入。 本村姓氏侯、李、安、王、金、丁、姜、戎、池、席、趙11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