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淀區學院路街道上線了社區疫情防控等級管理系統,通過社區防疫診斷,查找基層治理短板,從而實現精準施策。
情況不同 應對措施各異
石科院西門的大喇叭循環播放著社區防疫的最新通知。“看起來有點‘土’,但對老年人特別實用。”石科院社區黨支部書記朱淑珍表示,石科院社區屬於典型的單位大院,人員相對穩定,但老齡人口居多,如果只是把通知打印出來貼牆上,未必都能看得清楚,因此特意用上大喇叭。
但一牆之隔的富潤社區卻面臨不同的挑戰。“我們這裡流動人口比例較高,每天都有不少人返京。”富潤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俊華。
“街道總共29個社區,情況各不相同,不能盲目‘一刀切’。”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馮志明表示,只有針對各個社區乃至各個小區的需求採取不同的干預策略,才能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技術上新 瞭解社區短板
受街道委託,夕陽再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創始人、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師張佳鑫帶領團隊成員研發上線學院路街道社區疫情防控管理系統。
“系統會依據社區人口總數、居家觀察人數等9大類37個小類指標計算出疫情指數,進而劃分為五個風險等級對應著色。選擇具體社區或小區,還可以查看流動人口比例、值守人員比例和群防群治比例等情況,便於隨時瞭解社區短板。”張佳鑫表示,截至目前,系統已經收集相關數據超過18730條,覆蓋街道全部29個社區、85個小區,相關數據還會繼續動態更新。
問卷診斷 建群在線支招
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支持下,北京市委黨校教師談小燕對29個社區的212名社區工作者開展問卷調查,瞭解他們的身心狀態和具體需求等,從而形成社區防疫診斷報告。談小燕表示,通過診斷,發現社區工作者既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慰藉,也需要技能方面的幫助。如今,面向學院路街道社區工作者建立的“談一談吧”微信群已經登場。
每天晚上,談小燕等多名專家都將在線支招。“無論地圖還是問卷,本身都是一個摸底和反思的過程。”馮志明表示,疫情是對基層治理能力的難得考驗,可以藉此機會查漏補缺,由被動防疫到主動出擊,等到疫情結束後,也能將精準服務常態化。(記者 宗媛媛)
閱讀更多 大眾網海報北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