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注:本文來源一起設計

ID:together-design


設計奇才

Thomas Heatherwick


大部分的設計師都學過三維設計,一般就是用3Dmax或者SKETCHUP畫畫草圖效果圖。


今天這位大神——托馬斯·亞歷山大·赫斯維克(Thomas Alexander Heatherwick)學習的專業就是三維設計。就讀於曼徹斯特理工學院和皇家藝術學院。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1994年,他創辦了Heatherwick工作室,剛開始做一些三維的公共桌椅或者改造項目。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工作室雖小,但設計一向以創新的解決方案和材料的開拓性。提出一些改變公共設置的方案設計,但都沒有被採納。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某發電廠的外觀改造方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個好設計,是與生活息息相關,與城市裡的人緊密相連”


——托馬斯·亞歷山大·赫斯維克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在沒人理會他的設計方案的時候,Thomas 卻孩子氣地說『創造力是大腦的事,舒適感是屁股的事,主宰世界的是大腦而不是屁股』


這一番“大腦屁股論”也成就了一把奇妙的椅子,別具一格的創意,給公園裡休閒的人們帶來久違的童趣。


Spun Chair▼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還設計了只要一拉就可以從圓桌變成長條桌的桌子


Friction table▼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一座不僅外形奪人眼球,功能也相當便利的報亭,有著階梯狀的內牆,賣報人可方便的安放報紙雜誌,兩邊的推拉門都可開啟關閉。


Paper House▼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直到有一天,一座橋的設計讓他轟動全英國,這就是位於大聯盟運河的一座步行橋顛覆傳統的運河橋。


Rolling Bridge▼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這樣的打開方式,卻不是隻為了炫,而是真實的功能需要,一方面要讓步行的人們通過,也要讓居住在河邊的船屋通過。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可捲曲的橋身創意十足,同時也非常嚴謹,讓船和人的動線實現了水平的交叉,這座橋為Thomas 獲得了眾多獎項。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這一個模型是原來那座橋的進化版,構造更加複雜,是原來的二十倍大,他的設計理念就是讓一座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橋,摺疊後成為兩個心的形狀▼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從這開始他的名氣大增,開始做一些更大的改造案。


Guy’s Hospital改造前的樣子▼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草圖▼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外觀用108塊編織紋樣的不鏽鋼構成,當夜晚降臨,透明外衣,一個柔和的外牆去除了原有的冷漠感。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紐約SOHO區Longchamp店,首層建成流水形的"山丘",把購物者不知不覺地引領到二層的購物空間,日光將從18米高的中庭,特製的PETG鍍層玻璃樓梯。


Longchamp店▼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真正讓他走向世界的地方其實是在中國,正是因為世博會英國館的成功,他才開始獲得全世界的關注,中國是 Thomas 的福地。


2010年世博會英國館▼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Thomas 的方案和其他人的都不一樣,不是做一個方盒子裡麵包裹著展品,而是直接用展品去做建築,用6萬根存放了各類種子的透明亞克力杆。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6萬多根亞克力管放入250,000粒植物的種子,組成了富有生命力的“種子聖殿”。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每一根管子都有7米長,他測試過只有日光才能照進7米長的亞克力管。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這個展館的設計也徹底改變了 Thomas 的命運,讓他有機會做更多中國的項目。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新加坡南洋技術大學的設計項目,Thomas 並沒有把它看作是的常規校園建築,而是“基於互聯網時代的大學作為一個交流中心”的認知,設計了這個新的建築形式。


南洋理工大學教學中心▼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平面佈局概念圖▼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模型圖▼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南洋理工大學教學中心的外牆,由1050件混凝土板組合而成,混凝土板由模具製造,為了增加一點特色,就從板的表面下功夫。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不同於一般混凝土的深灰色,表面其實加入了顏料,要達到這種效果,必須經過無數次的模擬實驗。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單純的混凝土和多變的中庭,完成後的效果也是非常震撼人心。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倫敦奧運會主火炬由204瓣花瓣組成,象徵著204個參賽國家匯聚在一起,銅花瓣雖然既小又普通,但就像蒲公英一樣將奧林匹克精神傳播世界各地。


倫敦奧運會主火炬▼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嚴肅的英國人對巴士情有獨鍾,復古造型隨處可見但 Thomas卻在巴士上動起了腦筋,結果打造了史上超性感的巴士,再次已經成為倫敦的標誌之一,在倫敦奧運會期間也是搶足了風頭。


性感巴士▼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孟買藍寶石杜松子酒公司擴建項目▼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在原有紅磚建築基礎上,又增加了兩個大型玻璃體塊。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該設施也將向公眾開放,併成為該品牌的所在地,到了晚上有著不一樣的絢麗。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南非 Silo 酒店▼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曾經作為南非洲很高的建築物(高 57 米),這棟樓的前身也並不簡單。它建於 1924 年,存儲著大量的穀倉貨物 ▼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改造後為酒店,從外部看裸露的混凝土表皮下超耀眼的,是由手工切割玻璃拼接而成的窗戶。膨脹的玻璃窗,像是被充氣了一般,從各個角度都能反射光。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筒倉將酒店入口與博物館分隔開,通過切割筒倉形成建築的中庭部分,將光線引入到空間內。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整個博物館圍繞著巨大的中庭,以一粒穀物的形狀為基礎放大,跨越了整整 27 米的高度 。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中庭內的空間十分廣闊,而且有複雜的結構 ▼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前文說到自從上海館的成功之後,就在中國接起了大大小小的項目,其中為代表的是就只這棟。


復星藝術中心▼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復星藝術中心的設計,從中國傳統戲劇舞臺汲取靈感,營造出一個被移動幕簾所包圍的多層藝術空間。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創新的三層獨立且可移動“流蘇”簾幕系統,使建築展現與眾不同的動態之美。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還未完工的上海的普陀區莫干山路蘇州河邊上一個龐大的建築群!Thomas把他的項目叫做「1000 Trees」,地產商還有個接地氣的名字天安陽光半島。


1000 Trees ▼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據說在400個相互交錯的露臺上,高低錯落的種了1000棵樹,目測要完工還有段時間,不過在可以想象的將來,這無疑又將成為上海蘇州河旁的新地標。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不過目前他收到矚目的項目,當屬在紐約的 Hudson Yard,這個被眾多高端地產包圍的公園的中心區域,一座倒三角形的鋼結構,被戲稱為“紐約的埃菲爾鐵塔”。


紐約Hudson Yard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這座耗資兩億美元高150英尺的建築物,由154段相連的階梯組成,總共有2500個臺階,還有80個平臺,可與人互動,人們可以攀爬、探索、遠眺,去感受這座建築的魅力。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跨界”讓Heatherwick很難去歸類他的作品,不知怎麼去描Thomas Heatherwick,他的教授非常得意地稱他為“我們時代的達芬奇”。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唯一確定的是所有人都喜歡他靈動的建築設計,讓傳統的建築被賦予了藝術和美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