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臺商投資區:城市副中心效應不斷顯現

泉州臺商投資區:城市副中心效應不斷顯現

去年九月,泉州後渚大橋東橋頭互通的建成通車,按下了臺商區“西接西進”的快進鍵。(陳起拓 攝)

去年以來,3名來自江西、黑龍江、湖南的玖龍紙業(泉州)有限公司高層次人才選擇在泉州臺商投資區購房落戶,今年2月,他們三人共享受到高層次人才安居保障資金的購房補助40萬元。他們表示,臺商區的發展環境和人才政策非常好。

伴隨區域城市建設的加速提質,越來越多海內外人才用他們手中“無形的投票器”,為臺商區發展投出珍貴的“贊成票”。

變化來之不易,十餘年來,臺商區人以不捨晝夜的奮鬥,成就了波瀾壯闊的新城建設傳奇。臺商區從寂靜的鄉村,發展成路暢景美、產業集聚的城市新區,彰顯了區域發展的厚積薄發。

展開現代城市脈絡 醞釀區域發展潛力

去年,泉州後渚大橋東橋頭互通的建成通車,按下了臺商區“西接西進”的快進鍵,進一步增強了臺商區在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春節前,泉州臺商區特色旅遊景觀大道——海灣大道的八仙段實現主路通車,明年,這條泉州版最美“環島路”就將整體走入現實。

福廈客運專線預計在2022年9月底全線建成通車,將進一步推動臺商區吸納人流與高端企業入駐,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提升臺商區作為城市副中心的深厚潛力。

在臺商區速度的引領下,每一年,我們都在見證泉州臺商投資區嶄新的城市面貌。沿著“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路線,按照“百年不落伍”的理念,十餘年來,一個個快馬加鞭施建的城市建設項目,儲備動能、集聚後勁,撐起臺商區跨越發展的“體魄”。一個國際視野、一流眼光,充滿個性、功能強大、四通八達的城市副中心正在崛起。

臺商區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十年來共展開了超百條市政道路、橋樑的設計和建設,道路建設總長超過200公里。而在城市的地下,高規格的系列管網建設也正在加緊推進,共投資29億元建成258公里的地下環城管網,為現代城市脈絡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城區功能日臻完善 激活區域發展動能

高質量的城市建設,醞釀著臺商區發展的潛力。在臺商區人的努力下,一批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和投資量大、建設週期長的重大工程,正深刻改寫臺商區的發展格局。

城市綜合體上,金茂、世茂、寶龍、陽光城、碧桂園、美的等大型房企相繼入駐,大型項目吸引廣泛人潮,星河城綜合體即將實現滿鋪開業,將打造成湖東片區商業新城、高品質生活圈。

片區建設上,白沙片區改造及安置房工程項目成為全市樣板,臺商區投資300億元建設白沙新城,由國內規劃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將打造成現代化高端國際社區、洛陽江畔城市建設典範。

道路上,伴隨南北主幹道、東西大道、海江大道一期的建成通車,臺商區與市區、324國道、周邊交通重要樞紐的往來交通更加通暢,有效激活區域發展的深厚動能。臺商區將城市交通快速通道建設的新理念新要求融入工程建設全過程,近期打造以海山大道、江城大道、海灣大道等為基礎的“口字型”快速通道骨架,遠期通過東西大道、南北大道交叉口的立交化改造形成“田字型”快速城市通道骨架,提升臺商區作為城市副中心的深厚潛力。

展望下一個十年,臺商區將堅持品質為先,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更加註重城市建設的策劃、規劃和設計,拓展城際交通,開發城市片區,不斷完善規劃建設管理,努力形成城鄉互動、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用實實在在的基礎城建成效,撐起臺商區長遠發展的脊樑。(記者 遊怡冰 通訊員 歐陽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