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深处是希望

一夜春风来,万树李花开。3月19日,在位于南江县长赤镇斜岩村的光雾蜜李基地,一株株怒放的李花繁茂如雪。花海之中,村民忙着进行花期喷药和保果管护,时而传来阵阵欢笑声,曾经的荒山坡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花深处是希望

长赤镇斜岩村蜜李基地

“喷洒农药一定要仔细均匀。”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的是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教师陈东,也是四川蜜李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目前,公司在南江县种植光雾蜜李、紫蜜李、脆李等特色果树130余万株,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覆盖高塔镇、双流镇、红光镇、石滩镇、长赤镇等12个乡镇,带动农户3000多户,已成为当地百姓脱贫增收的骨干产业。

李花深处是希望

陈东在梨园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斜岩村贫困户何同成便是受益者之一。2018年初,自从村里开始建蜜李产业园,他便在产业园务工,挖地、栽树、锄草、管护,每一个环节都参与其中,一年下来有2万多元的工资收入。“今年的李花开得很茂密,相信又是一个丰收年。”何同成背着喷雾器,向一株株李树喷洒农药,眼里充满希望,说到此处,干劲更足了。

李花深处是希望

为蜜李喷洒营养液

陈东介绍,公司采取以流转土地为基础,大力发展“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目前,已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17个,吸纳了300多户贫困户就近就业,每人每年可收入1.4万元至2万多元,为他们稳定脱贫提供了增收路径。

老话说,桃三李四柑七年。从栽植到挂果,李树有4年漫长的生长周期,光雾蜜李也不例外。“预计到2021年,基地大部分果树进入盛产期,届时年产量将达6万吨,产值可超过10亿元。”陈东信心满满,去年光雾蜜李供不应求的试销结果也让他更有底气。

光雾蜜李为何如此受市场青睐?这源于品种的独特性。

该品种是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4年通过的李子新品种,由四川农业大学、高县脆蜜李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宜宾高县流米寺本地李实生变异地方品种经14年选育而成,具有早结、丰产稳产、风味浓郁、抗落果性强、适应性广、易栽培等特征,进入市场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李花深处是希望

果木管护

多年从事农业研发的经验告诉陈东,优良的品种只有和独特的环境结合,才能孕育出完美的果实。因此,他对种植环境的选择非常“挑剔”,先后前往凉山甘洛县、宜宾翠屏区、南充南部县等地方考察,结果都令他不是特别满意。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家乡——南江县。这里山清水秀,降雨量、温度、湿度等指标就像是为脆蜜李量身定制一般。

陈东喜出望外、如获至宝。随即,他和几个朋友联合成立四川蜜李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蜜李天下”、“光雾蜜李”两个李子专用品牌,打造集李子品种选育、李子系列果树种植推广、技术研发、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科技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他的梦想是要把这里建设成“中国蜜李之乡”。

李花深处是希望

花团锦簇

实现梦想不是一句口号,创业的过程异常艰辛。资金投入巨大、部分村民有抵触情绪、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系列问题接踵而至,陈东和朋友们咬牙坚持着,克服一个个困难,信心从未被击倒。为了产品质量,他常年穿梭在各个基地之间,采集数据分析研究,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地地道道的农民并无两样。每次回到成都,朋友都调侃他“又晒黑了”。他笑着说:“因为我的眼里只有‘李’。”

科技是农业的支撑。陈东介绍:“在种植流程上,基地严格按照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专用肥料农药供应、统一组织销售的‘五统一’标准规范运行,果园生产环境、肥培管理、蜜李采收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每个基地都安装了溯源系统。”

李花深处是希望

陈东在查看李树长势

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相关科研力量,公司还将创建“蜜李科研中心”,构建“科研院所—专家智库—协同创新—研发转化—农民培训”五位一体的蜜李产业科技研发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搞农业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才能赢得未来。”去年李子成熟的时候,陈东迫不及待地摘下一盘和几个股东朋友试吃,当甜蜜的汁水浸入味蕾,他激动地流下眼泪。经检测,果实的各项成分指标都达到了科研数据预测标准。“以前的苦都变成了李子的甜。”他表示,后期基地还将发展林下种植,进行水果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将光雾蜜李打造成地方特色产品,促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李花深处是希望

陈东科研团队在基地

“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喜欢家乡的这片土地。把课堂搬到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也是我们农林人不变的追求。”陈东说。

李花盛开漫山白,黑土地上孕育新希望。(记者 冯一鸣 袁静/文 付海旭/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