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资骗钱到消费保健品,谈谈中国老年人的“七怕”!


前几天发表了一篇文章《行业高人揭秘:旧老人,小钱不好挣,大钱好骗;新老人,钱好赚,不好骗!》,反响特别热烈,后台留言特别地多。


我想,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了,时代在进步,顾客也在进步,在变化,而如何掌握变化中的顾客消费心理,则是我们的工作重心。


如果还是按以前的会销眼光看待你的衣食父母,那一定搭不上潮流的列车了!


从融资骗钱到消费保健品,谈谈中国老年人的“七怕”!


首先,我们研究一下两个案例:


第一,互联网理财金融。


当然骗人的多了,为什么能成功呢?人到退休后,怕家里人说没用,也赚不到钱。所以他就想把自己的钱拿到投资理财那边,去赚更多的钱,从而偷偷的投资,也不跟家人说。


他想等我赚到钱以后,跟家里人一说,家里人一定表扬认同自己多能干,很多老人要扔了5-10万。当然了,这部分老人一定是有钱的,当干部的、当领导的老人。


第二,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就是各种老年大学、各种旅行社、同好组织等,其实都是为了出来打发时间的。


以前则是电韩国引进来的体验营销,解决了怕孤独,其实他不是解决治病的问题的,首先是解决怕孤独的问题。


第三,就是我们卖保健品的;因为老年人一般都有健康焦虑症。


因为焦虑,更愿意主观上相信所谓保健品的功效,怕有病,咱们就吃保健品身强体健、延年益寿,同时不给儿女增负担,咱们就要少得病,不得病,少去医院,不去医院,多吃保健品少花钱。


从融资骗钱到消费保健品,谈谈中国老年人的“七怕”!


我们常说老年人有“七怕”:怕死、怕病、怕花钱、怕被骗、怕没用、怕失眠、怕孤独。


一、怕死。怕死是离不开宗教的,离不开关怀,离不开医院,离不开精神慰藉和他的信仰。越是无神论者越怕死,越有宗教信仰的越不怕死。


老年人的第一怕,体现了他们对宗教的需求,宗教能够安放他们的灵魂和寄托。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只解决一点点了,团队活动多多引导,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了。


二、怕病。健康的身体,给老年人带去的是安全感,老人子女也更放心。这也是保健品为什么卖的那么火的原因了, “吃了保健品可以预防疾病。”


三、怕孤单。中国老年人特点是长寿不健康、慢性病缠身,怕花钱,怕孤单,因此门店的活动应该更加注重社会效益,让老年人感觉很贴心很温暖,功能室的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对老年人的心情及身心也有很大的好处。


四、怕被骗。中国的老年人被骗怕了,却还在继续被骗中。其实他们往往被骗,因为爱占便宜,让好多的老年人血本无归。


五、怕花钱。对自己抠门的不得了,钱要留给子女。


六、怕失眠。老年人退休综合症,会得抑郁。


七、怕无用。喜欢被鼓励和认可。


从融资骗钱到消费保健品,谈谈中国老年人的“七怕”!


随着中国进入老年社会,我们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年轻,比如广场舞大妈,但有没想到一点,要让广场舞大妈买你的保健品,还是很人难度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顾客分类:


  • 1、80岁以上的,这些人基本在养老院;
  • 2、70-80岁的,年龄偏大的,身体有明确重大疾病,这些主要是会销型顾客,喜欢开会旅游热闹;
  • 3、55-70岁的,喜欢老年大学、旅游玩儿,思想新颖,互联网无障碍使用。


第3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老人”,他们不再围着儿孙转,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方式,对于社交、旅游等享受型消费有着很大需求,互联网消费印迹显示;


他们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节衣缩食、足不出户、在家抱孙”的刻板形象,多数在拥抱和融入数字生活,消费上也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服务便利。


从融资骗钱到消费保健品,谈谈中国老年人的“七怕”!


从以前偏重:

• 1、生理痛点(健康养生)

• 2、功能需求(防寒保暖)

• 3、比价思维(是不是最低价)


现在转变为:

• 1、转变到心理需求(自我实现)

• 2、时尚需求(气质、显年轻)

• 3、性价比思维(品质够不够好、品牌有没有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