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出轨的人,违法了吗?法律规定是怎么写的?

“婚姻是我们在一定年龄阶段之后都要面对的事情,然而现在社会上普遍现象就是离婚率越来越高,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有人在婚内出轨,那么婚内出轨到底是否是违法行为呢?法律上又是如何规定呢?”


婚内出轨的人,违法了吗?法律规定是怎么写的?

一般情况下,出轨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实际存在的时间内任何一方同婚外的异性发生了性关系的行为,而对于婚内出轨违法这点法律其实也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来看,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忠实,家庭成员之间也应该互相帮助,建立平等和谐的婚姻关系,但按照具体情况来讲,即使婚内出轨违反了法律,不同的情况所对应的后果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1、如果是在婚内出轨出轨的一方同他人的夫妻生活在一起,那么就构成了重婚罪,涉嫌重婚罪,很可能会被判刑。

2、出轨的行为偶尔出现就是属于道德问题,并不构成犯罪,起诉离婚的一方在最后离婚的过程中可能会得到多一点的补偿。


婚内出轨起诉离婚之后又会怎么判刑呢?

因为婚内出轨的原因最后起诉离婚的,法院一般在确定夫妻感情破碎的状况下,就会做出同意离婚的判决。

有下列几种情形的,就会确定为夫妻关系已经名存实亡。

1、是一方在有配偶的情况下,同他人生活在一起;

2、一方对另一方实施家暴行为,对家庭成员进行遗弃的;

3、有一方吸毒等恶性行为,经过多次教育还没有改正的;

4、夫妻双方感情不和,分居时间满两年的;

5、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起诉离婚的;

6、夫妻关系中夫妻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

那么总而言之,婚内出轨并且与他人居住在一起的情况是属于法定情形的,这种情况不会被同意离婚,倘若不属于上面的情形,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对夫妻的感情造成破裂的,法院才会做出离婚的判决。

而由婚内出轨提起离婚诉讼的对子女的抚养权以及财产分割问题,法院会按照下列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对财产进行分割,没有过错的一方进行额外的照顾。

第二对子女的抚养权,法院在判决的时候对这个问题会先进行考虑,如果是婚内出轨并且对孩子不利的情况,那么就会被定义为过错方。

最后在婚内出轨并且起诉离婚的时候。如果一方的错误还没有达到被判决离婚的程度,比如说没有和他人居住在一起,或者过错的一方拿不出足够的证据,那么最后被判决的离婚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