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拿到“長處方”就萬事大吉?出現這四個情況一定要就醫

67歲的陳叔患糖尿病已有五年了,除了視力模糊外,沒有其他不適。陳叔自認為是一位健康的老人,平時對血糖的管理也不太重視,每個月去醫院開一次藥是陳叔對於糖尿病唯一的管理工作。近期因疫情之故醫保出臺了“長處方”政策,陳叔如願以償地開到了三個月的藥,這讓他非常開心,接下來的三個月可以不用到醫院報到了。而事與願違的是,一個月過後,陳叔就因嘔吐、腹瀉入院,入院時血糖高達20多。

醫生表示,長處方的出臺是為了方便患者,減少因開藥去醫院的次數,降低被感染幾率,但必要的血糖自我管理是不可忽視的。

糖友拿到“長處方”就萬事大吉?出現這四個情況一定要就醫


每月看一次醫生不僅僅是為開藥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葉健華指出,長處方讓患者減少了去醫院的次數,確實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幾率,但並非所有慢性病患者都適用長處方。

糖尿病需要長期綜合管理,一旦出現一次嚴重低血糖或急性併發症發作,之前管理的效果可能付之一炬。“我們要求患者每個月來開一次藥,其實也就是複診一次,醫生在開藥的同時也會問診,問診內容包含患者的衣食住行,可以發現很多患者忽略的隱患。所以對於需要長期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而言,三個月不見人是有一定風險的。”葉健華表示。

葉健華表示,如果給糖尿病患者開具長處方,那麼這位糖友必須符合一定要求,如血糖穩定、病情控制良好、沒有嚴重糖尿病併發症、沒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衰、腎衰等,以及可以遵循醫囑做好自我管理,如血糖監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等。如不符合以上要求,最好還是能夠最少一月看一次醫生。

糖友拿到“長處方”就萬事大吉?出現這四個情況一定要就醫


出現四種情況趕緊就醫

那麼,對於已經開具了三個月藥物,但又不符合上述要求、有較高風險出現問題的糖友,他們應該怎麼辦呢?葉健華表示,在居家過程中,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比較較為危險,糖友應該提高警惕。

1. 血糖超過15mmol/L。

當血糖超過15mmol/L時就有相當高的幾率發生急性併發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或抵抗力差感染等,所以此時應該儘早就醫。如果沒有測血糖,但出現明顯的口乾煩渴、多尿、胃納改變、明顯乏力、意識狀態改變、呼吸有爛蘋果味,也提示血糖過高甚至會有急性併發症的可能,應及時就醫。

2. 頻繁超過14mmol/L。

如果血糖沒有超過15mmol/L,但又偏高,是否就不需要就醫呢?葉健華表示,當出現異常的高血糖,但又沒有超過15mmol/L,可在接下來幾天的同一時間監測血糖,如果超過三天血糖偏高,即使沒有超過15mmol/L,也應立即就醫。


糖友拿到“長處方”就萬事大吉?出現這四個情況一定要就醫


3. 血糖低於4mmol/L。

低血糖的範圍是低於3.9mmol/L,所以當血糖低於4mmol/L時或出現心慌、手抖、出汗、乏力、意識模糊等低血糖症狀,應該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如喝糖水、吃糖塊等。隨後要分析出現低血糖的原因,如果找到明確原因,如運動量增加、進食減少,誤將藥物的劑量增加等等,去除影響因素即可,如果反覆低血糖,如一天之內多次低血糖或連續幾天反覆低血糖,則應該立即就醫,查找原因或是調整用藥。

4. 出現併發症或伴發症不適。

糖尿病患者本身較容易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當出現發燒、咳嗽、咳痰時要立即就醫。其次,糖尿病患者有很多伴發症,如高血壓、高血脂等,當出現胸悶、心悸等也建議儘早就醫。最後,相當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合併併發症及伴發其他慢性疾病,當出現相關的症狀是,也應該儘快就醫。



通訊員/餘子媛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