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瞬间失去意识,几秒又恢复了是怎么回事?

像风一样ziyou


「晕倒」意指突然的意识丧失。如果晕倒后必须透过介入处置才有办法醒来,这种情形比较严重;有时虽然晕倒,但几秒钟或几分钟后会自己醒来,代表这种晕倒的原因是可逆的,也是本篇讨论的重点。



迷走神经受刺激 昏厥症最常见原因

晕倒最常见的一类是「昏厥症」(syncope)。其起因在于,大脑需要血液提供营养和氧气,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大脑血流不足,就可能突然失去意识。晕倒后人躺下来了,大部分的情形刚好能让不顺的血液流动获得改善,因此才会多在几秒钟后就恢复意识。

但为什麽脑部会血流不足呢?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

血管迷走性昏厥

这种神经性的昏厥是昏厥症裡最常见的原因。迷走神经从大脑分布到头胸腹部的各个重要器官,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就会让心跳变慢,而交感神经的抑制会让全身的血管扩张。心跳慢会导致血液输出量减少,双脚血管扩张也会让血液不容易回流,如此情形都会造成脑部得不到足够血液,因此晕倒。



这种神经性昏厥的情形常见于某些特定情境,比如升旗久站、拉肚子、身体疼痛、被惊悚画面吓到(比如有人看到打针或是手术画面会很害怕)、心裡处于恐慌的状态(比如在人潮众多处或是在密闭空间的情况),或是颈部受到异常刺激,常发生于刮鬍子或按摩时压到颈部的血压控制中心,上述情形都可能影响迷走神经导致心跳变慢。

心因性疾病

一种是心律不整引起,不管是心跳太慢或心跳太快,都可能让脑部血流不足。另一种是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肌缺氧性病变等结构性心脏疾病,例如发生主动脉瓣狭窄时,血液也无法顺利流出心脏到达脑部。

血管狭窄

例如颈动脉狭窄,也会影响血流进入脑部。

姿势性低血压

人体躺平时全身的血流通常流动较为顺畅,一站起来,血液因为重力会集中在两脚,此时于正常状态,两脚的血管会收缩以使腿部血流较容易回流心脏,但自主神经失常的人因缺乏这个机制,导致一站起来的时候脑部血流量不足,所以容易晕倒。

心脏疾病也会引起脑部缺血晕倒

从上述的病因可以发现,心脏疾病也是引起昏厥症的主因之一,所以出现突然晕倒的情形,就医时可以看神经内科或心脏内科,医师诊断后,会转介给最适合的专科接续治疗,比如若有心律不整问题,应该由心脏内科处理。



临床上看到的患者随著年龄层不同,诱发昏厥症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10多岁的学生被家长带来,担心年纪这麽小怎麽会突然晕倒,一问之下常是因为朝会升旗久站或打预防针的情境下,产生血管迷走性昏厥;青壮年很多是在急性肠胃炎时发生,因为频繁拉肚子导致脱水,加上拉肚子以及疼痛,也是刺激迷走神经的危险因子;年长者很多是心脏或血管疾病引起,其中有些人是因为突然晕倒,就医检查才发现心脏有问题。



根据晕倒情境及症状 配合检查找病因

多数昏厥症患者在晕倒会有前兆,比如眼前发黑、耳鸣、头晕、心悸、冒冷汗、全身虚弱等都有可能。

昏厥症其实比较像是一种症状表现,诊断的重点要先了解晕倒发生的来龙去脉,包括患者的病史、前兆的表现、发作之前在做什麽、晕倒时间多久、发作的时候有什麽表现(比如手脚会抽搐吗)、是几秒钟后清醒还是较长时间才慢慢恢复等,医师透过这些讯息来判断可能的病因,再安排检查。 若问诊后怀疑是心律不整会安排心电图检查、怀疑心脏瓣膜问题则做心脏超音波;若怀疑是癫痫发作,会安排脑波检查或其他脑部影像检查。



假如透过问诊可初步排除心脏疾病和癫痫,而患者发作前很明确处于容易刺激迷走神经的情境(如疼痛、久站、恐慌等),这种血管迷走性昏厥,大部分不太需要排检查、也不需要用药治疗,较重要的是对病患及家属进行卫教,提醒患者减少那些诱发因子的刺激。而如果有不舒服的预兆,当下应该赶紧坐下或躺著,让血流顺畅些,如此有机会可避免真的晕倒,并预防倒下后可能造成的撞伤或危险。

a迷梦a


这有可能是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的表现,需要保持夜间睡眠充足。可以吃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血塞通等对症治疗。建议最近一个月少熬夜,多休息,可以做适量的运动 饮食多蔬菜少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