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並非國花,國花的標準是什麼,國花為何至今空缺


國花是代表一個國家的符號。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中國是尚未確立國花的為數不多的大國。


世界上最早的國花是由希臘確定油橄欖為國花,中國正式有國花始於1904年清王朝曾敕立牡丹為國花,並在北京頤和園為牡丹建立國花臺,慈禧親命刻“國花臺”三字於石上。當代學者大都以為此乃中國有國花的起始。在1929年,國民政府將中國國花從牡丹改為了梅花,梅花在中國確實也有著一種非常高的地位。


牡丹並非國花,國花的標準是什麼,國花為何至今空缺


國花是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花卉。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國花代表一個國家的氣質,人民的品格,反映了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和濃郁的民族感情,是國民人格美德的精華,國花是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一個國家的國花應該與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和遺產相聯繫。通過一個國家的國花也能看出該國的文化底蘊及歷史。國花對提升國家在世界上的形象,以及維護國家的品質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其實國花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在國花的選擇上必須要慎重。

牡丹並非國花,國花的標準是什麼,國花為何至今空缺


國花評選的條件是十分苛刻的,經組織專家研究討論,確定我國國花的基本條件是:一是要原產於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種植區域廣,品種資源豐富;二是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要兼顧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能在56個民族中犯忌,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性格特徵;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為大眾所熟知,雅俗共賞;四是要有廣泛的用途,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牡丹並非國花,國花的標準是什麼,國花為何至今空缺


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在中國林業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站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廣大人民群眾徵詢意見,總共有36萬人參加此次投票,投票結果如下:

贊同牡丹為國花288747票,佔79.71%;

贊同梅花為國花44551票,佔12.30%;

贊同蘭花為國花8976票,佔2.48%;

贊同荷花為國花6847票,佔1.89%;

贊同菊花為國花3487票,佔0.96%;

贊同月季為國花3086票,佔0.85%;

贊同茶花為國花3066票,佔0.846%;

贊同桂花為國花1596票,佔0.44%;

贊同杜鵑為國花1116票,佔0.31%;

贊同水仙為國花792票,佔0.22%。


投票結果顯示牡丹成為國花是得到最多人認同的。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做中國的國花,自古以來,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將它作為國花,能夠展現出國尊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安康的現狀。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雖還不是國花,但它已是中國洛陽、菏澤、銅陵、寧國市、牡丹江市的市花。而且,在一元硬幣上也印有牡丹,足以說明人們心中地位之高。

牡丹並非國花,國花的標準是什麼,國花為何至今空缺


這次投票活動中梅花得票數僅次於牡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花秀雅不凡,冰心玉質,古香自異,象徵堅強不屈,百折不撓,奮勇當先,發憤圖強的精神品質。梅花的品格與氣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的真實寫照。

牡丹並非國花,國花的標準是什麼,國花為何至今空缺

也有人提出一國雙花(牡丹和梅花)、一國四花(梅蘭竹菊)以及一國五花(牡丹和梅蘭竹菊)的方案。國花對於一個國家意義重大,所以慎之又慎,遲遲未定。看到這想問各位:你心中的國花是哪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