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无症状患者如定时炸弹,或导致新一轮疫情爆发

随着世界范围内冠状病毒的爆发激增,研究团队正在竞相了解一个至关重要的流行病学难题:多少比例的受感染者有轻度或无症状,并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Nature:无症状患者如定时炸弹,或导致新一轮疫情爆发

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发表了题为: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 的报告,指出30%-60%的新冠感染者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但他们传播病毒的能力并不低,这些隐性感染者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疫情大爆发。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定义,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


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原所长刘又宁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确认“感染”却无症状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尚在潜伏期,潜伏期一过就会有症状,另一类则自始致终无症状。


多地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早在2月2日,中国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所长寇增强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已出现14例无症状感染者。同日,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健行表示:广东也已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辽宁、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陕西等至少7地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


2月23日,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在medRxiv发表文章,推测游轮上无症状患者比例为34.6%,其中大部分感染发生在隔离前。


在3月23日最新的境外输入通报中,中国邢台和襄阳各自新增一例无症状感染者。


Nature:无症状患者如定时炸弹,或导致新一轮疫情爆发


无症状感染者为何不纳入确诊病例?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定义,疑似及确诊病例,需具备临床表现。


无症状感染者因无临床表现,需要集中隔离14天并做进一步的检测来进行判断。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出现了症状,则将其作为确诊病例报告并公布。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等于具有传染性?


对于这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表明: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具有新型冠状肺炎症状的患者。虽有少数案例显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但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是感染后不出现症状,成为一个健康的带毒者,还是处在疾病潜伏期,都待进一步明确。


人民网记者就此问题在采访华大基因的时候了解到,“无症状感染者”与“复阳”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均可为阳性,核酸检测阳性指的是该次测验在取样部位处发现了病毒的核酸。但是核酸来自“活病毒”还是“死病毒”,需要对病毒进行培养才能确认。刘又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核酸检测阳性不能判断病毒的浓度和活性,更不能判断是否具有传染性。


另一种观点则更为直接,据腾讯网3月14日报道的国外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是最大的传染源。研究人员通过对天津等地病例进行样本研究发现,即使是按照最低数据估计也显示,无症状感染者仍然大量传播了新冠病毒。


3月8日在医学预印本上发表的一篇题为《Virological assessment of hospitalized case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的论文似乎也证实了研究人员的担忧。

新冠患者在症状最轻微时,释放大量病毒传染性最强。


该研究表明,许多人在表现出轻微的、类似感冒的症状时可能是传染性最强的时候。这或许暗示了为什么这种新病毒如此容易传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研究只包括9名新冠肺炎患者,样本数量较小,是否具有普适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疫情或反复,仍需警惕


3月17日,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邀请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以视频连线方式举办专题讲座。


谈及这些病例什么时候能得到大幅度控制,张文宏表示:预计今年夏天大多数病例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疫情会经历一个低谷。但是过了夏天,到下一个冬天是不是再复发,现在不好说。过了夏天以后病人会减少,但是一直会有散发的零星病人出现,延续到今年冬天,然后到了明年春天,又有可能有一个小的高峰,然后慢慢再下来。


这当中还不排除和对面的南半球进行交流,因为北半球夏天病例变少,但是南半球是冬天,也会相互输送病例。来来回回,就算持续一两年也是正常的。但我们要相信这么多年这么多次,我们都过来了。所以这一次一定也会挺过来的,肯定的。


图灵君也再次提醒大家,疫情暂时控制住的我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保持日常防护不放松。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822-x

https://new.qq.com/omn/20200314/20200314A0AG2Z00.html?p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