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

首先,大家要知道,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並不是狹義上的自由支配,更不是自由氾濫。而是高度建立在人的內心固有的“良知體”層面上而高揚。是非常嚴謹的心學思想學說。


論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

為此,很有必要先來正確理解一下“主體精神”和“良知體”的意思和含義,再闡述產生具有一定的哲學原理。

一,主體精神一一是人對事物在生產實踐活動過程中,影響大腦產生出來的感悟,知覺,在思想上形成意識形態反應。

也是人對社會精神生活意識的體驗和思考,人的精神是由外界的事物(或一種信仰)感知意念產生進入人體內,形成的並具有一定的哲學理念。

二,良知體一一是由儒家學說“天人合一”哲學概念下構思而倡導的。把玄妙而不可觸及的天理拉回存放到人們的“心”裡,通過自我的道德修養就可致“良知”即天理。

從“心外無理”引申到“心外無物”論出發,而形成存在於內心固有良知體來合乎天理,就叫做人的“良知體”。

三,陽明《心學》就是基於人的“主體精神”和人的“良知體”有機結合,相互緊密相連,互相作用在一起。如有一方產生偏離(不中狀態)就會對立,必須達到統一,才會達到高揚“主體精神”效果。並有著對立統一的哲學原理。

以上就是王陽明高揚“主體精神”的初心和目的,最終成就了王陽明思想心學學說這一哲學理論基礎,著作了《心學》全書。王陽明本人也成了思想家,心學大師稱號。


論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

從陽明《心學》中就會得知,王陽明其本人經歷過程,他把自己的“主體精神”和自己內心固有的“良知體”緊密相連,發揮得淋漓盡致。“主體精神”發揮到了最大化效果,最終取得了人生的輝煌。

為此,反應在《心學》中"良知體″的核心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感知到人的“主體精神”中去。就會高揚主體精神,突出主觀意識的能動性,對個人自我發展將產生積極的現實意義。

01

“求理於吾心”和“聖人之道,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五經臆說》

這是王陽明兩句經典立言,就是把“心即理”這個核心思想,感知到人的“主體精神”上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人追求上進的源泉和動力。做自己該做的事,走自己該走的路,人生就會很充實。

只要自己堅定了信心,從而就會全力以赴向前邁進,把自己真正的潛力發揮到最大化。

遇到有困難,煩事不決,只有求助於自己的良知來解決。“求理於吾心”,“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是陽明《心學》教導,一切問題只能自己解決,求助於別人解決是完全沒有用的,甚至還會誤事!

論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

02

“我曾經說過,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實;知是行之始,行是知的結果。”王陽明《傳習錄》答言。

王陽明針對當時社會上言行不一的現實以及朱子知先行後說的弊端而提了“知行合一”之說。

其實,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客觀存在的,並有實現的必然性,是合乎“知行合一”思想精神的。

然而,當今社會也同樣存在著類似的知和行不能統一弊端。有不少人士,持別是年輕人士,志氣高昂不切實際,導至謀求發展並不理想,造成士氣低落,產生了自卑心裡。

為此,就要用陽明《心學》核心思想“知行合一”感化到人的“主體精神”上來。從自己認知上找原因,最起碼要從認知上做起,不要有一步就蹬天的妄想。

被如:從小經營做起,慢慢做強做大。或從普通打工者做起,認真為人做事,逐步得到領導的賞識並重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只要把知和行結合為一個良知體認明白,與自我“主體精神”統一,成功一定會屬於你!

論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

03

“無善無惡是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傳習錄》。

這是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之教,也是一個人“致良知”的修養學說。“致良知者,誠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實。”這是一個成功人士必須具備為善去惡的“良知體”。如一個人沒有“致良知”的“良知體”,談何成功,這是不合乎人的“主體精神”。

為此,一個成功者必須把“致良知”的固有“良知體”融入到人的“主體精神”上來,才能將自己內心固有的“良知體”認明白,即可達到聖賢氣象,人人皆可為舜堯,這就是高揚“主體意識”的覺醒。

當今社會,同樣強調個人價值和自我發展,注重人性的自我道德修養。把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致良知”的內心固有“良知體”,認知到人的“主體精神”上來,才能夠做好自己的一切。

有了這樣一高度“致良知”的“主體精神”,人就會有往高處走的心態,又有水往低處流的胸懷。王陽明本人從一個朝廷高官,滄為一個鄉下小小官員,他就是有著高度“致良知”的“主體精神”胸懷。既不怨恨他人,又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一切,最終取得了自己事業上的成功。

因為王陽明一生親身體驗,注重高揚人的“主體精神”,並取得了成功。所以也為後世樹立了高揚“主體精神”的榜樣,值得當今全社會人們學習並隨之高揚“主體精神”。

論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

綜上所述

人的“主體精神”與人的內心固有“良知體”緊密結合,產生出主體意識併發揮出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投入到社會的各項事業活動中去,為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作出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陽明《心學》中的心,是心靈之本體,感知意識產生出來的“良知體”,是高揚“主體精神”的源泉和強有力的動力,將人們的內心迸發出巨大的智慧和能量,調徹善惡,明辨是非,使之接受現實的“主體精神”境界。

論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

總之,當今社會,倡導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對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進步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