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才是真正的良心科技!做好準備,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

用《資本論》解讀瑞幸咖啡

馬克思曾在《資本論》德文第一版序中這樣寫道:"資本主義生產的客觀規律必然要引起激烈的社會對抗,但問題本身並不在於對抗的發展程度的高低,而在於這些規律本身,在於這些規律發生作用的必然性及其正在實現的趨勢。"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物流、雲計算、中國製造……此刻的中國比過去擁有了太多,舊的商業秩序正在崩塌,而新的商業秩序尚未完全確立。這便是我們面對的偉大而充滿迷霧的時代。距離上一次工業革命已逾百年,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一些深刻且劇烈的變革,當我們再讀《資本論》,無論是對企業抑或是個體的註解似乎都有了一番新意。

瑞幸咖啡才是真正的良心科技!做好準備,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

小藍杯在納斯達克上市:"中國咖啡和美國咖啡差距在哪兒?""差在自信。"

以瑞幸咖啡為例。當大多數傳統企業還在盲目地投入重資產開沒有產出的店(結果卻變成負資產)時,瑞幸咖啡已經敏銳地抓住時代變化帶來的新紅利,對所處環境的資源的整合與利用,而不是守著過去的邏輯去思考問題。首先,用戶必須全部留存在瑞幸咖啡App和小程序上,可以第一時間完成移動支付。在前端,因為物流體系高度成熟,瑞幸可以通過和順豐合作完成最快速配送;在後端,瑞幸和最好的冷鏈商合作,完成貨物的分發和倉儲。其次,中國製造的能力能夠低成本且高效地滿足瑞幸的快速擴張,無論是在裝修還是設備,抑或原材料方面。最後,因為高度重視雲計算,瑞幸在成立初期一家店都沒有的時候,第一批員工基本都在搭系統和研究算法。雲計算產生的紅利在後期集中地體現了。通過一系列高效的成本供應鏈壓縮,根據19年Q3財報顯示,瑞幸咖啡單杯成本僅僅只有9.1元!這是技術革命的勝利!

瑞幸咖啡才是真正的良心科技!做好準備,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

瑞幸財報顯示:單杯成本逐季降低

在過去,機器大工業被當作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入成熟階段的標誌。馬克思說:"資本家使用機器,不是為了減輕工人的勞累和辛苦,而是為了降低商品的價值。採用機器,將對那些首先成為機器競爭對象的舊有手工業和工場工業中的工人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誠然,技術的革命會在短期造成勞動力的過剩,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同樣增加了工人和企業的收益。這樣的趨勢是歷史的必然。

《資本論》中提到:"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來決定。"如果這樣,那麼,是否一個人越懶,技術越不熟練,製造商品花費的時間越多,他的商品就越有價值?肯定不是。因為,形成價值實體的勞動是相同的人類勞動,即是同一的人類勞動力的耗費。而體現在商品價值中的社會的全部勞動力,在這裡是當作一個同一的人類勞動力,雖然這個同一的人類勞動力是由無數單個勞動力構成。那在現在同一社會條件下,計算一個商品價值的勞動量不是個別人的勞動時間,而是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瑞幸咖啡才是真正的良心科技!做好準備,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

瑞幸自動咖啡機將逐步實現物聯網化

例如,瑞幸的自助咖啡機全面接入了IoT(物聯網)硬件,不僅可以實時同步銷售額,實時知道咖啡豆、牛奶、純淨水的儲備量,並自動及時地通知後臺補貨,而且可以準確地知道設備內的溫度,一旦出錯就自動通知後臺報修;如果完全依賴人去檢查,就不可能做到如此實時全覆蓋,過去需要專門的人員維修機器,一個人也僅僅只能負責9臺左右的機器,而在瑞幸的數據驅動下,瑞幸可以基於現有的門店網絡進行補充性覆蓋,在現有門店可以輻射的範圍內,自助咖啡機的補給和維護就不再需要額外加人了,可以讓現有的店員完成,從而節省了人力成本。自從瑞幸開始實施無人零售戰略,用物聯網技術能夠將人員壓縮了一半以上。但實際上傳統的人員維修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依然像採用自動販售機以前一樣多,那麼傳統維修人員幾個小時的個人勞動,也就只相當於現在同以社會條件下半小時的社會勞動,而傳統維修人員勞動價值也只有以前的一半。


瑞幸咖啡才是真正的良心科技!做好準備,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

瑞幸員工信息完全留痕

但我同時我也並不認為這樣的商業革命只會讓企業受益。在機器極大提升效率的同時,他也給工人培訓降低了難度、店鋪運營變得更加輕鬆。傳統的連鎖餐飲企業都是每個店長每天訂貨,訂多少都是由人決定的。而瑞幸系統根據算法建立模型,解決每個店每天到底進什麼樣的貨以及進多少的問題,既省去了培養店長相應素質的勞心勞力,精確度也比人工高得多。而且在薪資水平上,瑞幸並絕不輸於星巴克。我曾經研究過幾家咖啡店的兼職情況:瑞幸培訓期工資18元/時,上崗 20元/時,認證咖啡師之後25元/時;而星巴克在上海的上崗薪資也僅僅只有17.5元/時。星巴克培養方式是師傅帶徒弟的模式,成長週期比較長。而瑞幸採用的是線上教學,保證標準化,全國的瑞幸學員在觀看完同一套操作類課程視頻後參加線上考試,考試通過才可以入職。這樣一來,在試用期內的所有員工對配方以及操作流程的記憶和達到的標準化程度都是沒有問題的。在薪資預期稍低或跨界的人才市場中,瑞幸用線上線下一套流程篩選出合適的店員,給他超預期的工資,他的工作付出普遍遠高於預期工資更高的人。他不僅更少抱怨,還能承受更大的工作強度。而當他看到公司潛力之大,店面增長之快,晉升機會之多,就會被激發出更大的動力。阿里的衛哲曾經提出過一個"地極差"的概念,就是說,如果能用8000元月薪找到一個期望薪資為每月4000元的合適候選人,他的幹勁、對公司的忠誠度,以及接受培訓和考核的抗壓能力,都將得到指數級提升。


瑞幸咖啡才是真正的良心科技!做好準備,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

瑞幸簽約天價代言人,如湯唯、張震、劉昊然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從資本家消費勞動力的過程來看,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的勞動屬於資本家,而資本家為使勞動正常進行,使生產資料用得合乎目的,對生產勞動進行監視,尤其是教導工人像為自己勞動那樣節約成本。當然,勞動工具受到的愛惜,也不過是僅限於勞動使用上必要的程度而已。"我認為他有刻意製造和誇大工人與資本家的對立的嫌疑。有段時間996的爭議甚囂塵上,許多人總是舉起資本論的大旗,用來類比員工和企業家的關係。我不認為是這樣,996是等價交換,不是在榨取剩餘價值。經濟學上有一個理論,是說買家和賣家之間,從來是不競爭的。競爭永遠發生在買家與買家之間,或者賣家與賣家之間。老闆的出現,永遠是多一份工作的選擇;真正的競爭對手,永遠是其他員工。其實真正的矛盾並不在員工和企業家之間,而是其他的員工的更願意付出。

如果沒有好的家庭出身,不能讀個名牌大學,不能結交名流貴友,不能嫁給富豪,又沒有天生神力,又不想勤奮努力拼命在行業內去的一席之地的話,我很難想出其他的辦法,能讓自己與時俱進。但其實歷史的發展就是要碾碎無數跑得慢的人的血肉,用他們的血和淚灌溉金字塔頂部的精英,實現財富的不斷流轉和聚集。歷史就是為少數精英所推動,所謂的大眾,就是相信政治正確和主流媒體的墊腳石,於是沒有翻身可能。今天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是確定的,所有的經驗和教條都可能被打破。想要爭取更好的生活,我認為除了更努力的加班和自我學習,好像真的沒有別的辦法。

我們這代人終究無法迴避的問題是,我們到底與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有什麼樣的關係。太多的新鮮事物和詞彙不由分說地向我們湧來,下沉市場、中國企業出海、數據石油、AI、5G……一方面,我們收穫了前所未有的激動與興奮;另一方面,我們難免感到疑惑,感到彷徨。我想最好的答案便是,用你最擅長的方式,用盡全力傾情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