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根據日本教養雜誌《AERA with Kids》調查發現:有高達80%的父母每天多次對孩子催促“快一點”,催促頻率一般集中在早上出門時、晚上寫作業時、收拾玩具時、洗澡時、睡覺時……說中你了嗎?由此可以看出來

天下孩子一樣“磨”,天下爸媽一樣“催”,大人們總希望孩子能夠跟上自己的生活節奏,但是家長們不曾想到的是總催促孩子“快一點”,會帶來負面影響。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總被催快一點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1、父母經常催促,會增加孩子未來的焦慮隱患

少許的壓力會成為孩子不斷前進的動力,但是當壓力過多,就會導致可體松的分泌加快,抑制孩子的思考和記憶保留能力,給孩子帶來焦慮。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除此之外,家長在催促孩子“快一點”的時候,語氣一般都比較差,往往伴隨著怒吼或指責,這又大大增加了孩子內心的壓力的焦慮,雖然很多家長都會盡量少做一些導致孩子焦慮的事情,但是總有一些家長不知道這樣做會導致孩子焦慮,也就是無形中影響了孩子。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難怪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說,對孩子影響最糟糕的媽媽,就是著急的媽媽。

2、父母經常催促,容易養成孩子馬虎、不思考的習慣

由於孩子出生時,大腦是一片空白,對這個世界一竅不通,所以此時孩子需要一遍觀察一遍思考,但是由於心智的限制,思考速度較慢,需要更多的時間。不過雖然滿,但是這個過程還是很有必要的,經常思考的大腦,將會變得越來越擅長思考這是大腦神經元“用進廢退”的原則。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而家長們的一再催促,會打斷孩子思考的過程,這也讓孩子從小丟失了思考的能力,孩子在學習時、或者做事時總是馬虎大意正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3、父母經常催促,會給孩子帶來習得性無助

孩子小的時候,雖然磨蹭,但是也在按照自己的生活節奏來成長,家長頻繁的催促,相當於否定孩子的做事方式,時間長了會給孩子帶來習得性無助。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簡言之就是放棄努力和嘗試,什麼也不做。

4、父母經常催促,還容易導致孩子對自我否定

有一個朋友跟我分享過他小時候的事情:在他五六歲的時候,跟爺爺學做飯,不過因為那個時候家裡的大米並不是特別乾淨,他打算多洗兩遍,但是一旁的爺爺卻不斷催促,還說“等你做好飯,我們都餓死了”,洗米的時候催促“快一點”,生火的時候催促快一點,結果一著急還把碗打碎了,手指也在炒菜的時候被燙傷。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做過飯,他說“老被催促,是一件很沮喪的事情,那一聲聲催促,總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無能……”

由此可見催促對孩子的影響多麼巨大。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其實對於孩子磨蹭這件事家長並不用過於擔心,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瞭解每一個行為是為什麼這樣做,以及每個行為大致要多長時間完事,家長做好這兩點,就能避免孩子產生這4大缺陷。

而對於幼兒行為習慣培養小風推薦《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親子兒童繪本》,這是一套幫助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提高情商的繪本,適用於0-3歲的孩子,這個孩子對於時間認知太少,對很多事情都沒有具體的感念,這套30冊的繪本,足夠讓孩子瞭解大部分的行為,同時還有助於情商的提高。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而4-9歲的孩子更適合這套《我有好習慣系列課外閱讀》,正好符合孩子培養習慣的黃金期使用,此時培養孩子好習慣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美國詩人梭羅說:“如果一棵樹一開始成長得比較慢,它以後必然有強大的根基。我相信人類的成長也是如此。”

所以,當孩子表現出各種“磨”時,家長不要著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後,孩子將會變得更加優秀。

總被催促的孩子,將來會有這4大“缺陷”,愛“催”的父母該留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