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 如果说爱情的光耀眼,那么这束穿透云层的光便是对爱情的坚守,突破层层包围,把温暖带给大地,无疑诠释爱情是非的《荆钗记》便是这一束爱情的光。
  • 《荆钗记》是卷入涛涛世俗的映照,也是对爱情的宣判。
  •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一、《荆钗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仕途之路爱情的双重命运。

    王十朋和钱玉莲本就是青梅竹马,即约定好婚约,但无奈寒门弟子想出人头地必仕途一搏。高中状元皆大欢喜,但古代女子半喜半忧,钱玉莲也不例外,喜相公出人头地,犹恐相公做负心郎。如若相公落榜,仍是贫困潦倒,可知古代女子在矛盾中挣扎,把命运寄于自家男人身上,何为悲哀?

    1,《荆钗记》解释了仕途与爱情的可调节性。

    王十朋与钱玉莲的爱情之路可谓坎坷,王十朋考中状元派人送来书信,可谁知被孙汝权陷害,以为王十朋做了负心郎,万般痛心投江自杀,被钱载和救下认为义女。而王十朋以为爱妻已死,伤心欲久。但最终他俩相遇,永成眷属。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荆钗记》描写主人公爱情的坎坷,前半段解释仕途之路功成名就因误会被认为负心郎,爱情沦为悲哀的漩涡,揭露出古代爱情的矛盾处。而它画龙点睛之处便是爱情中男女经历磨难,最终相认,即考取了仕途之官,也收获了爱情果实。这充分解释着仕途与爱情的可调节性,也在一步步改变人们对矛盾双方的悲哀观念。

    2,《荆钗记》歌颂了“守信守节”坚定不渝的夫妇之爱。

    追随到宋时期,社会风气称赞书生,追求思想独立,一定程度上摆脱世俗的枷锁,而《荆钗记》符合此时的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潮流相吻合。《荆钗记》的创作无疑为“重文轻武”的宋代风气锦上添花。

    总而言之,《荆钗记》的创作仿佛要冲破道德的枷锁,改变道德的约束,如同一只桀骜不驯的雄鹰,展翅翱翔,让人信服乃至感叹。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二、《荆钗记》是卷入涛涛世俗的映照,悲剧源自科举。

    • 一部作品是当时国家的一面镜子,以作品为鉴,可以观人生,观国家。
    • 而涛涛世俗也将以作品呈现,随着作品永久流传。

    1,《荆钗记》深深扎根于它的悲剧性。

    作为古代南戏剧本,深深根植于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男女主人公虽然坚守着“义夫节妇”的爱情之心,有意冲破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价值观,与儒家大背景相背离,可想它代表着反现实主义思想。虽有心追求独立,但无奈背离时代所接受的儒家思想,更代表着它背离着整个社会,作为反现实主义的它,难免有它的悲剧性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2,《荆钗记》摆脱不了的世俗烙印,源于科举制。

    无论是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王十朋荆钗记》,还是明初李景云改编的《荆钗记》。它所讲述的都是王十朋与钱玉莲的爱情故事,深受仕途考官、官僚打压,受古代收养义女风气影响。世俗的烙印紧紧刻在作品中,考中状元飞黄腾达,但官场险恶,门第挤榨等压力随之而来,是出人头地还是自甘堕落,自身选择尤为重要。

    追溯到古代科举制度,它一方面让许许多多寒门弟子光祖耀祖,吸收中下层阶级来到统治阶级,体现了国家的进步性。但对于功成名就之人,古代婚约风俗难免受到挑战,多有宦官达人为自己女儿挑选女婿,此风俗更体现在此作品中。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3,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大背景,有其塑造效用。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社会不断进步,受理学影响,思想得到一定程度开放,宋代农商并重的措施使得经济得到大规模发展,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使得人们不仅满足于衣食住行基本要求,更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瓦舍的出现,为迎合古代人们喜好,话本出现,灯红酒绿,人们沉浸其中。

    《荆钗记》便是在这样大背景塑造下产生,追求“富贵不能动其志,威逼不能移其情”的思想解放,近世俗,甚是反映世俗。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三、《荆钗记》是对爱情的宣判。

    1,纵观《荆钗记》所讲故事,古代女性命运如何?

    钱玉莲在被人陷害得知夫君成为负心汉时,选择投江自杀,被人施救。细细想来,这部作品有它独特的戏剧性和夸张性,而现实中的女子又有多少幸运,自己命运被主宰在他人身上,女子的思想受几千年男尊女卑观念影响,已经深深刻画在自己身上,已被灌输的无法自拔。难免会有一两个女子试图冲破封建顽固思想,成功者寥寥无几,因为她背离时代,在当时社会,难免落人话柄。

    2,反抗与宣判是不同程度相同层次的挑战。

    如同贝多芬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对爱情这一方面的反抗正是如此,不满世俗沦陷,宁愿打破时代枷锁,逃离一个处处压迫的时代。捍卫爱情,反抗封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德观念,非爱妻不娶,非夫君不再嫁,对封建道德的宣判,在整个宋代社会掀起一股风浪。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荆钗记》充满着极大的悲剧反抗精神,即使结局是圆满的,但它骨子里的悲剧也依然存在。它的反抗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封建思想早已腐蚀人们的观念,处在被腐蚀的社会反抗也无能为力,改变不了现实,成为悲剧永久存在。无疑宣判也充满着悲剧性色彩,挑战的失败也成为必然。

    但《荆钗记》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科举制的繁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思想的一定程度的解放,随之到来的反抗世俗压迫,追求思想平等观念产生不足为怪。经过朝代的更替,统治者观念的不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荆钗记》的命运,终究逃不过封建思想洗礼,充满浓厚悲剧色彩。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四、文人笔下的悲剧性,与西方对爱情的捍卫异曲同工。

    纵观古今,人们对《荆钗记》的评析仅仅局限在它的道德观念,它的传统文化成就,却往往忽略它的悲剧性。

    它是涛涛世俗的映照,无奈悲剧性也在于此,对世俗的无奈,文人志士通过话本表现出来。在重文轻武的宋代大背景下,也更大程度上包容文人雅士。因此文人笔下不免有挑战权威的文章出现,而更加流行于民间,更大程度上与民众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慰藉。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在文人的引领下,出现了一系列的反抗,而与之对应的西方也出现对爱情的捍卫,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同《罗密欧与朱丽叶》,它诠释爱情可以超越一切,被普通的英国人视为重要的心灵启迪

    爱情可以超越权贵,门第,家族偏见,可以凌驾于任何事情之上,但最终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爱情而死,让人敬佩,故事流传至今,成为西方解放思想的奠基石之一。但是相比《罗密欧与朱丽叶》,《荆钗记》对中国的影响却少之又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古代中国是中央集权国家,扎根于封建土壤,受儒家思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影响,几千年的文化很少能够受到独立思想冲击,可想悲剧性的反抗也理应出现。

    《荆钗记》卷入涛涛世俗,也有对爱情的宣判,但它悲剧性的反抗也毋庸置疑。

    悲喜交加,矛盾交错,成就了一部《荆钗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