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輪複習過後,成績很不理想,特別是數學,咋辦?如何補救?

chen31821977


1.想學好,啥時候都不晚,不要以為到了高中二年級了,覺的時間不夠了,於是就慌了亂了;

2.能上高中,說明你的智商正常,正常的智商成績卻不理想,原因只有一個:你沒有用心學;

3.說以上兩條,是想告訴你,心態要放鬆、要有自信;

4.高考數學考點基本固定,就246個核心考點,130個常考必考題型,每個題型2-3個變式,共389道題目,只需掌握這些就能135分以上,其中考點裡的40%常考、必考題型,分數佔到了高考卷的90%,說到這兒,你應該知道,數學咋辦了,我的建議是做基礎題,一題題的來,一般情況下,一個知識點做十道類似題型,這個知識點,你就基本掌握了,然後做下一題......

5.其他科目,類似學法,不貪多,一個個來掌握,試想,每天掌握一個知識點,從現在到高考還有400多天,是不是大都掌握了。

我是學霸的老師,學霸都是這麼來的。


科普劉允林


方法如下:

1.從全局出發

先把小學一到六年級的數學複習一遍,只看課本,知識點百分百掌握,接下來掃描初中三年的數學百分百掌握,只看課本,接著做一套高考模擬題,如果剩下的是高中板塊的不會,恭喜,你的掃描小學初中數學課本效果很棒!

2.接著掃描高中數學課本

只看書,始終圍繞著課本複習,將基礎知識裝在腦子裡,複習完畢後,再做一套高考模擬題,估計你就知道哪兒還需要再夯實!

3.課本知識點複習紮實

先將課本知識點複習紮實,再做模擬題,主要是速度!

提高看書速度,一天看數學課本3本,因為不會的也就幾個知識點,補習起來也很快,祝您高考成功!加油!


情感勵志外星人


【1】做好學習計劃在複習的過程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沒有學習計劃,對整個數學學科框架結構沒有宏觀的認識;部分同學都是題來了做題,做完題目就不管了,對章節之間的聯繫沒有深入的探究,往往時間花費了,成績不升反降;所以學習計劃是很有必要的,看到這,你不經會問,學習計劃是個什麼東西?怎麼計劃?簡單的來說,你要明白你每天或者每週要學習的內容,你需要完成的練習量,什麼時間練習,什麼時間反思總結做筆記,定計劃的時候考慮學校的練習內容,自己的練習材料;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每天要完成的是羅列清單,按時按計劃去完成,當然指定計劃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做調整,因為你不能要求自己1小時就完成一套模擬卷;

【2】定期總結和反思埋頭刷題是不明智的,定期反思和總結一章節的內容(基本知識點,重難點,熱門題型,高中試卷的出題位置),不能章節之間獨立化,你需要建立各部分內容的知識網絡;全面、準確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加強對易錯、易混知識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問題的實質;體會數學思想和解題的方法。

【3】每次模擬考後,要做好卷評;模擬考雖然是實戰,但是模擬考後的總結和反思極為重要;通過卷評分析自己的薄弱點,哪些地方容易失分,哪些地方比較擅長,這對你接下來的複習有指導性的作用;對失分的部分,可以找同類型題目練上10多題,總結改題型的解題規律,因為高考中80%是基礎題和中檔題,多是題型相同,解題方法有章可循,但需要你自己總結的積累經驗;

【4】溝通和交流對待難題好題,與同學或者老師溝通交流是幫助你更好的理解的一種形式,它有別於獨立思考,常常在溝通中發現問題的關鍵以及自己未掌握的地方;很多好的解題方法並不是自己看書學習來的,而是通過老師介紹和同學交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所以說溝通和交流是複習階段必不可少的環節;

【5】合理規劃時間高考多個學科,數學學科只是其中一門,合理規劃好每個學科的複習時間是非常關鍵的,直接決定了你的複習效率;同時充分的休息時間是必要的,身體狀態常常會影響學習心態,適當的戶外放鬆調解也是有必要的;最後祝您學有所成!!


郭小哈是隻貓


先找出自己的問題——是學習沒用功,還是課程聽不懂跟不上,是數學思維能力差,還是其他問題。找到問題後對症解決。可以找一個輔導老師,也可以多請教老師和成績好的同學。


工農子弟陳迪橋


數學物理化學這些理科提高起來要比語文英語這些見效快效果明顯

理科像積木,一個個知識點搭起來的

文科像沙堆,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數學成績不好,那就看自己怎麼丟的分

馬虎丟的就提高專注力,強制自己平時就養成認真專心的學習習慣,認真一些再認真一些

不會丟的分,那就看看自己是什麼題不會,從把這道不會的題搞懂開始,把這道題考察的知識點搞明白,通透的徹底的那種明白,再順帶複習一下與其相關的知識點鞏固一下就OK了。

不要打怵,不要有心理障礙,不要躲著你不會的含糊的知識點。

只要你想會,就一定能會。自己看不會,就問同學問老師。

把每道題都做得明明白白的,滿分數學不是夢。

你要克服的不是題目,而是自己的內心

貪婪,懶惰,恐懼

戰勝金錢美女的誘惑,不是要燒掉金錢殺死美女,而是剋制自己的貪婪

戰勝對安逸享受的沉迷,不是要破壞安逸和享受的環境,而是要克服自己的懶惰

戰勝對自己畏懼事物的害怕,不是要消滅那隻蛇打死那隻虎,而是要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