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大多數家長都會對孩子任性發脾氣的狀況感到非常的惱火。面對這種情況,不少家長總是習慣於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耍脾氣這個表層行為上,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責罵甚至是打罵,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但卻似乎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到底是哪些原因,才會導致孩子總是會動不動就發脾氣。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有哪些?

  • 對於孩子言聽計從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是自己未來的希望與情感寄託。

因此,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會對孩子言聽計從。就算是無理的要求,也會在短暫的猶豫之後答應下來。那麼這就會讓孩子形成一個過於自我的性格。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 孩子要什麼都給

或許有些家長是為了讓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所以才會造成孩子要什麼都給的這麼一個尷尬局面。但要明白如果家長妥協了第一次就會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認為自己想要什麼家長都會給自己。那麼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在以後會成長為一個不懂得珍惜,並且無法懂得延遲滿足的人。

而無法懂得延遲滿足的人會非常缺乏耐心,不能夠靜下心來好好鑽研遇到的難題。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 同伴交往機會缺乏

很多家長會把孩子的活動範圍限制在家庭當中,希望孩子能夠遠離一切危險因素。那麼對於孩子來講,與自己接觸頻率最多的就是爸爸媽媽或者是家裡的長輩。這類孩子很少有能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而同伴交往機會的缺乏會讓孩子無法從其他的優秀的小朋友身上學到優點,也無法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養成分享的好習慣。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著名的主持人蔡康永曾經說過:人不要太任性,因為你是活給未來的你。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你。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養成任性的性格會對自身和他人都造成不小的困擾。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家長的我們又該如何來教育任性寶寶呢?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孩子任性、亂髮脾氣,家長到底該怎麼應對?

一、明確要求,預防在先

並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被滿足,有些無理的要求一旦被滿足,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家長需要先跟孩子明確要求。跟孩子說明在哪些情況下是可以向爸爸媽媽表達需求的。在哪些情況下,爸爸媽媽是絕對不允許的。家長如果能讓孩子慢慢建立規則和約定意識,這會對解決孩子的壞脾氣有很大的幫助。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二、家長教育孩子的要求、觀點應保持一致

每個人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都不一樣,但作為一個家庭中的成員,首先是父母要保持一致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心往一處使。如果兩者出現分歧,很有可能會讓孩子陷入茫然,而孩子也很會察言觀色,他能夠明白哪一方才是對自己更有利的,那麼另外一方的家長的威信就蕩然無存。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三、對孩子進行冷處理

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鬧就會去哄,但這種方法其實會讓孩子形成一個錯誤的認知,會將發脾氣的方式當作對付父母的武器。這就會讓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處於被動的地位。可以嘗試的辦法就是對孩子進行冷處理,不要去理會孩子或者直接走開,讓孩子明白自己耍脾氣的行為是完全沒有任何效果的。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所以說,如果孩子出現總是喜歡耍脾氣的現象。很有可能是因為家庭成員過於寵愛,讓孩子失去了站在他人角度考慮的能力。那麼今天分享的3個方法,也希望能幫助各位家長搞定家裡的“任性娃”,讓自家孩子能成長為一個討人喜愛,並且具備高情商的人。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最後萍萍推薦2本培養孩子好性格的繪本——《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與《陪你長大》早教互動書。《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共有12冊,用浣熊一家的故事彙集了孩子容易發生的問題,貼近孩子生活,更容易讓孩子明白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陪你長大》分為健康、科學、社交、語言以及藝術5個主題,每個主題6冊,全面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生活獨立能力以及藝術天賦等等,幫孩子養成好性格。


孩子總是愛“耍脾氣”,家長牢記3個方法,輕鬆應對“脾氣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