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寶釵為什麼合用一首判詞?硃砂痣和白月光,真得好難選


《紅樓夢》第五回,作者為許多女孩寫了判詞,十二金釵中的其他人,都是一人一個判詞,就連又副冊中的晴雯和襲人,也都單列著。

只是黛玉和寶釵,《紅樓夢》裡最重要的兩個女孩,卻共享一首判詞:

那一段是這樣寫的: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其中兩株枯木,自然是“林”字,“玉帶”,反過來就是“黛玉”;“雪”,諧音“薛”, “金簪”,意思是“寶釵”。

那麼,黛玉和寶釵,為什麼會合用一首判詞?

黛玉和寶釵為什麼合用一首判詞?硃砂痣和白月光,真得好難選

01、黛玉是寶玉心頭的硃砂痣: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愛讀《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寶玉的心,被一個黛玉纏綿住了。

她們初見,寶玉就情不自禁地說: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黛玉也覺得好生奇怪,倒像在哪裡見過一般,要不,何等眼熟到如此?

這裡,就引出了他們的木石前盟。黛玉要把自己一生的淚,還給寶玉;自己一生的情,付給寶玉。

因此,自黛玉來到榮府,寶黛之親密友愛,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這讓人想起李白《長幹行》中的句子: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個無嫌猜”。

只是,年紀稍長,寶玉和黛玉兩個人卻像身在廬山,橫看不知對方心意,豎看難清自己柔腸,把一個相思了無痕,也寫得錯綜複雜。

第二十回,寶玉和黛玉吵架,黛玉見寶玉不明白自己的心意,氣極之下,說:“我為的是我自己的心”。寶玉這才接道:“ 我也為的是我的心.難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這句話說出來,黛玉就明白了,低頭半天不說一語。再說時,卻是關心寶玉天冷把披風脫了。等寶玉解釋清楚,兩人就冰釋前嫌了。

他們的感情,就在這不斷的爭吵之中,不斷明瞭,不斷清晰。

黛玉和寶釵為什麼合用一首判詞?硃砂痣和白月光,真得好難選


春日裡,兩人一起葬花,一起偷偷地品讀詞藻警人的小黃書《會真記》,讀完,寶玉情不自禁地對黛玉說:“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

他用張生和鶯鶯的故事,來比擬自己和黛玉。黛玉假做嗔怒,嚇唬寶玉,但心中情意,卻隨著書中情節,源源不斷在地心中流淌。

聽到梨香院中傳來的曲子,不由得情思纏綿,想起剛才讀的“花落水流紅,閒愁萬鍾”,更是心痛神痴,眼中落淚。此時,她對寶玉的情,正如熱情如火的紅玫瑰,熱烈奔放,卻又含蓄內斂。

而寶玉也對著黛玉,說自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分明把黛玉當作自己心頭的硃砂痣。從此,兩人心有靈犀一點通,一個眼神,黛玉就能明白寶玉心中所想。

02、寶釵是清冷的白月光:金玉良緣,如影相隨

只是,與木石前盟如影相隨的金玉良緣,卻已初露端倪。


黛玉和寶釵為什麼合用一首判詞?硃砂痣和白月光,真得好難選


那一日,寶玉去看寶釵。寶釵說未曾細細地賞鑑寶玉的玉,今兒倒要瞧瞧。於是,寶玉就將自己的玉拿下來,給了寶釵賞鑑。

寶釵仔細看過,還將上面的字念出:“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感覺就是故意想讓別人聽見似的。

果然,寶釵的丫環鶯兒說:“這兩句話,倒象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這成功引起了寶玉的注意力。寶玉就纏著要看,原來上面刻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字,連寶玉也覺得與他的是一對兒。

鶯兒又在邊上多嘴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鶯兒這話,明顯是想給寶玉傳遞信息,寶釵接下來的行動,卻有些欲蓋彌彰、欲迎還拒的嫌疑。她一面嗔怪鶯兒不去倒茶,一邊又引著寶玉說話,岔開這個話題。但是,金玉良緣的說話,已經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帷幕。

而後來幾次,寶玉和黛玉吵架,寶釵卻急急拉了寶玉就走,讓人對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的寶釵就有了些想法.

黛玉和寶釵為什麼合用一首判詞?硃砂痣和白月光,真得好難選


及至第二十八回,三人都往賈母那裡去,寶釵卻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 等語,所以遠著寶玉。然而,這句話說出來,無異於說:“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王二不曾偷”。如果無心,為什麼不能大大方方、毫無芥蒂地正常交往呢?

況且 元春所賜的節禮,獨她與寶玉一樣。她那人素不愛什麼花兒粉兒的,屋子裡也極其素淨,卻整日把一個項圈,沉甸甸地掛在脖子上。現在,又把一串紅麝串子籠在左腕上。寶玉想看紅麝串子,卻看著寶釵雪白一段酥臂, 不覺動了羨慕之心。忽又想起金玉一事來,又見寶釵嫵媚風流,不覺呆了。

想必這一刻,寶玉對寶釵,也是心動的。而寶釵,心下也是不好意思。

及至寶玉被打,寶釵手裡託著一丸藥,交待襲人用法,又問寶玉,可好些了,若寶玉早聽她一句話,也不會今天這樣。說著,不覺就紅了臉。寶玉此時見她嬌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早把自己的疼痛忘到九宵雲外去了。

此時,在寶玉心裡,寶釵待寶玉,也是有情的吧!只是,她的情,是遙遠天際一抹清冷的白月光,是海上共潮生的明月,皎皎空中,孤寂清冷。雖有情,卻遠不如紅玫瑰之光豔。但即使如此,她也冷淨自持,在茫茫人海,相望庭中。

黛玉和寶釵為什麼合用一首判詞?硃砂痣和白月光,真得好難選


03、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黛玉對寶玉情根深種,自是人人皆知。而她出眾的文學才華,也是眾人共知的。所以,作者用“詠絮”來暗喻她。

“詠絮”是晉朝的典故。

謝安召集眾子侄談文,正好,雪至。謝安便問:“白雪紛紛何所似也?”謝安的侄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的侄女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因此而大為稱讚。後世也就稱有文學才能的女子有詠絮之才。

在《紅樓夢》中,最有文學才華的女子,當屬黛玉,因此,“詠絮才”指的是黛玉。

那麼,“停機德” 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其中也有一個典故,是《列女傳》裡樂羊子妻的故事。樂羊子因為思念妻子,求學未成就回家了。他的妻子就割斷了正在織的布,以此鼓勵他不要中斷學業。後來,樂羊子聽從妻子勸導,繼續求學,他的妻子也因此成為古代女子的典範。

這裡,比喻薛寶釵也和樂羊子妻一樣,有合乎禮儀的美德,是標準的賢妻良母。

作者用“可嘆”“堪憐”這樣的詞語,來評論兩個最重要的女子。其實,不過說她們無論怎麼樣的優秀,在感情裡,都是值得人同情的。

寶玉愛黛玉,自然是真的,他把自己的心給了黛玉,黛玉是他心靈上的妻子。在他的心底,他任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寶釵與他人好與不好,皆與他無關。

只可惜,黛玉生來,只為還淚,只在感情世界裡與寶玉纏纏綿綿,雖遇著寶玉,心事卻終歸虛化。她對於寶玉,就是那鏡中花,雖美豔朦朧,卻始終不能明媒正娶,只能把眼中多少淚珠兒,從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而寶釵,卻最後成了寶玉世俗裡的妻子。嘆一聲,造化弄人。即使寶玉終不忘記黛玉這個世外仙姝,他也得與寶釵這個山中高士晶瑩白雪朝夕相對。


黛玉和寶釵為什麼合用一首判詞?硃砂痣和白月光,真得好難選


他把情給了黛玉,把愛給了黛玉,也把尊重和應有的禮儀給了寶釵。

這兩個女子,都是他青春世界裡,無法磨滅的往事,她們交錯著出現在他的時空裡,把他的心緒攪亂,讓他婉轉的情思,逗留。

他怎麼能分得清,到底是硃砂痣妍麗,還是白月光溫柔呢?他的心裡,分明有一種理想,一種奢望,他希望釵黛合一.黛玉是他的理想,寶釵是他的現實,他希望在她們身上,實現他理想與現實和統一,夢想與真實的和諧。

他分不清她們,時時地把她們一起放在自己身上,那麼,判詞又怎麼能分開呢?黛玉和寶釵,一個是硃砂痣,嫵媚風流;一個是白月光,晶瑩如雪,無論是愛,還是責任,她們都在他心頭停留。所以,還是用一首判詞來得合適。


注1:作者簡介:池邊梅,家庭婦女一枚,喜讀書,愛旅遊。夢想有生花妙筆,寫情文並茂文章。公眾號:晴雪曉園。

注3、我的其他文章,歡迎閱讀、點評、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