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黨史研究室:全力以赴、共克時艱,助力社區築牢“紅色防疫網”

市委黨史研究室:全力以赴、共克時艱,助力社區築牢“紅色防疫網”

每天早上7點整,市委黨史研究室駐路口社區聯絡組全體成員集合完畢,出發前往17公里外的路口社區農貿市場,助力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市委党史研究室: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助力社区筑牢“红色防疫网”

昭山鎮路口社區位於長株潭三市交界的核心地帶,是城鄉結合部的重要位置,地理位置特殊,芙蓉大道、紅易大道交匯於此,附近有京港澳高速公路、滬昆高速公路兩個出入口,有長株潭城鐵昭山站,農貿市場、摩托車市場、布匹批發市場等重要場所。人員構成較複雜,具有流動人口多、外來務工人員多、租戶多的特點。據瞭解,路口社區有10個居民組,常駐人口1300餘人,但居住較為分散,沒有封閉的小區,防控任務重,防控力量有限。

市委党史研究室: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助力社区筑牢“红色防疫网”

按照市委統一安排部署,市委黨史研究室迅速響應,派出肖韌、譚平、李騰三名防疫聯絡員,充實到昭山鎮路口社區疫情防控隊伍中,與基層黨員幹部群眾一道共同戰“疫”,構築起群防群治的銅牆鐵壁。

3月1日以來,聯絡組成員風雨無阻,始終按照市委“兩協助、兩督促”的要求,開展人員摸排、體溫監測、人員登記、防疫宣傳等工作。聯絡組組長肖韌說:“作為黨員幹部,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帶著初心、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當好一線戰鬥員、問題協調員、信息收集員、政策宣傳員。”

01

夯實保障支撐

為打贏戰“疫”保駕護航

下沉社區以來,聯絡組不定期向單位領導彙報工作情況,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和困難。室領導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關心一線抗疫幹部,召開室務會研究部署,力所能及為社區抗疫解決資金和物資。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易小蘭到社區調研慰問,要求聯絡組要提高政治站位,堅守初心使命,與社區共同織起一張“紅色防疫網”,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史志人的責任和擔當。副主任黃小平、趙永華到社區進行了調度,具體指導聯絡組開展防疫工作。

市委党史研究室: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助力社区筑牢“红色防疫网”

02

守住老百姓“菜籃子”

把守食品安全防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您沒有戴口罩,按規定不能進入農貿市場,請配合支持我們的工作”“市場內禁止殺活禽,請立即停止”。遇到類似這樣的情況,值守人員都要一遍又一遍的進行耐心細緻的勸導。為落實我市《進一步嚴格農貿市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精神,聯絡組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對市場的開業時間,通道管控,人員體溫監測和口罩佩戴,以及野生動物、活禽是否零交易,是否保證了日清洗消毒等各項防疫工作落實進行了巡視和督查,確保了市場的秩序暢通。

市委党史研究室: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助力社区筑牢“红色防疫网”

03

摸排重點人員

落實隔離人員管控措施

“你們居家隔離期間,每天有人監測體溫嗎?一天幾次?生活上有什麼困難?隔離期間,請一定配合社區,不要外出”。這是聯絡組同志與一名湖北來潭人員的日常對話。通過前期摸排,共摸排住戶500餘戶,1300餘人,發現來自湖北省的有6人,按規定全部進行了居家隔離。

在鎮衛生院,聯絡組每天查看隔離人員的健康監測記錄,並仔細詢問醫務人員,有沒有發生什麼異常情況,監測其健康狀況。

市委党史研究室: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助力社区筑牢“红色防疫网”

04

發動人民群眾

全力織密疫情防控網

加強社區門店、居民戶的疫情知識宣傳,通過在顯要位置粘貼畫冊、發放知識小手冊、送知識上門等方式,普及疫情知識,科學指導群眾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引導群眾不串門、不聚眾、不傳謠、出門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活動,為轄區居民提供衛生安全保障。發動群眾力量,發現有新的外來人員,及時向社區報告。截至發稿,聯絡組配合社區發放宣傳冊600餘張,登記外來人員90餘人。

路口社區劉剛前書記說:“在防疫工作最吃勁的時候,市委、市政府派駐了三名黨員幹部協助我們開展防疫工作,給社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充實了社區防疫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