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相信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被嘲笑的情况,有些家长从不放在心上,当出现问题时才来重视而有些家长很着急,但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其实啊,孩子被嘲笑起因可能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比如考试考差劲了,今天的衣服穿的有些另类,跑步姿势难看等等,都可以作为同学们间的谈资,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之前堂姐家孩子,在幼儿园因为成绩太差,表现不突出,同学们都嘲笑她是"大笨蛋"。

每天在课间和放学的路上对孩子都会说出"大笨蛋"三个字。

有些家长就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年幼的孩子也会变得"势利眼"呢?

其实有些孩子嘲笑别人,大都是出于好玩或是那种满足感,孩子有的时候并没有想得很复杂。

虽然小孩子很多时候都是无心之举,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有些内心敏感脆弱的孩子,都会因此而变得孤僻自卑,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嘲笑,有的孩子会选择不告诉父母,有的选择也会向父母倾诉。孩子告诉父母自己被嘲笑之后,父母的做法很重要,一定要耐心安慰,然后做出相应的行动。

很多家长听到孩子被嘲笑后,本能的反应就是带孩子去学校理论,替孩子教训那些同学,甚至对这些同学拳打脚踢。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被嘲笑,心理特别着急,除了安慰孩子,还想尽快帮孩子处理矛盾。

但事实上,家长的安慰和介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每当孩子被嘲笑时,他会保持一种消极的情绪,久而久之,这样的消极情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和孤独,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如果不让孩子自己学会应对技巧,孩子就永远学不会如何处理被嘲笑的问题,长大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也就不知所措。

父母想要从根本处解决孩子被嘲笑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因为什么受到同学的嘲笑,才能够"对症下药"。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孩子为什么会被嘲笑呢?

孩子被嘲笑的原因很多,比如因为身体缺陷、性格缺陷、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等,任何原因都有可能成为被嘲笑的理由。但心理学家总结出以下两种类型的孩子,比较容易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1. 无故挑衅型的孩子

这种类型的孩子,最常见表现就是是烦躁不安,脾气暴躁,而且不懂社交礼仪。

容易用脏话攻击别人,也容易侵犯别人的身体空间。

当别人制止他们时,他们"不知悔改",依然我行我素。这类孩子也时常被人讨厌。

这样的孩子,为了加入某个集体活动中,通常会先嘲笑别人,但时常遭到反击,输给对方。

还会因为分不清是恶意还善意的嘲笑,他们容易对嘲笑反应过激。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2. 忧虑型的孩子

这种类型的孩子,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情感也较为脆弱,容易把嘲笑看得过于严重,所以嘲笑者喜欢对他们变本加厉地示威。

这样的孩子,虽然从来不主动嘲笑别人,也能试着做到不理会别人的嘲笑,但当事情超过忍耐极限时,他们容易崩溃大哭,或发脾气,也常常不能理解别人的幽默和玩笑,经常出现反应过激的情况。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作为家长,我们要和孩子一起直面被嘲笑的困境,科学、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会应对被嘲笑的技巧,才能化解难题。

家长找到了孩子受嘲笑的原因,如何应对也很讲求技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兼儿童社交技能领域带头人凯西-科恩,提出了以下几个应对嘲笑的技巧,以帮助孩子巧妙应对被嘲笑的困境。凯西-科恩认为即使是善意的嘲笑也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困扰和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在"心理上强大"起来。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1. 一笑了之或淡冷漠处理,让对方自讨没趣

有心理研究表明,无视让自己不快的行为,能有效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这个方法对于被嘲笑同样有效。

家长可以教孩子看到嘲笑中幽默的一面,让孩子在被嘲笑时,学会用幽默或是无所谓的态度,让嘲笑者觉得自己的行为并无法使人难过,让他作为嘲笑者的力量被削弱,无法得逞。

从而让他感觉自己的行为无趣而愚蠢,而选择放弃。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2. 作出适当的语言反击

孩子被同学挑衅嘲笑,父母可以让孩子尝试用语言反击,可以直接问对方一个不相关的问题,或者直接说事实指出对方具体的不当行为,又或者直接戳穿对方背后的议论。

在对方说出嘲笑的语言后,问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可以顺利转移话题和注意力,然后趁嘲笑者还未反应过来,转身离开,不给他们嘲笑的机会,自己也会显得非常有气。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3. 用表情反击,用凶狠的表情震慑对方

这个适应与内向,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可以教孩子练习一些书里、电视里常见的凶狠表情,像是"怒目而睁"、"眼神冰冷"、"神秘凶狠的笑容"。这些对小孩子都会有很强的震慑力。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孩子被嘲笑时,父母应该怎样保护孩子呢?

一、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作为父母我们是最了解的孩子的那个人,也是孩子最信任的那个人,当我们的孩子在某方面不如其他孩子,遭到其他孩子嘲笑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和其他人一样去指责孩子,而是应该作为孩子坚实的后盾,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这样孩子才会有自信心,并在生活中帮助孩子,让孩子有所改善,这对孩子以后的性格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反之如果家长也是嘲笑和打骂孩子,那么孩子将来一定是个不自信,自卑的人。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二、教孩子学会自嘲

让孩子学会自嘲,因为自嘲的瞬间可以消除很多的尴尬,而善于自嘲的人大多数是个乐观的人。自嘲不是天生具备的,也不是一次的临场发挥,而是靠后天的培养,是一个人在长期的轻松自在的环境中,身边也有很多这样幽默的人感染着他,慢慢养成的一种幽默的习惯。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三、绘本引导孩子

英国的教育研究专家发现:从婴儿时期就开始阅读绘本的宝宝,上小学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比同龄人优秀。

虽然,可能很多爸爸妈妈都想自家娃能够听话乖巧,可以少操点心。但事实上却是,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完美小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却也有着小心翼翼;他们有时会乱发脾气;也会害怕各种事情,害怕和爸妈分离、害怕入园、害怕一个人睡觉。

我们都知道,绘本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少不了的启蒙书。

最重要的是,绘本通过鲜活有趣的图画、生动朴实的语言、动人心扉的故事,能帮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用他们不排斥的方式促进成长。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不过,面对琳琅满目的绘本世界,挑选出孩子喜欢又对成长有帮助的绘本,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身边也经常有宝妈来找我推荐绘本,说实话,每个孩子对故事的喜好都不太一样。

不过我还是很推荐让孩子《宝宝人格情商培养好习惯》儿童绘本这套书专门为3~6岁孩子打造的好习惯绘本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那为什么要让孩子阅读《宝宝情商智力培养好习惯》儿童绘本呢?因为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这套书籍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情商启蒙,逻辑思维锻炼,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10册不过是4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站在为孩子考虑的角度,这套书有三大亮点:

一.这套书专门为3~6岁孩子打造的好习惯绘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启蒙,逻辑思维锻炼,以及语言表达的锻炼都非常的有好处。

二.精美的彩色图画设计,

典型的小黄鸭为主角,吸引孩子自主阅读。

三.纯天然大豆油墨印染,安全环保,保护孩子的视力。让阅读的同时身体健康。

李玫瑾:孩子被嘲笑时,父母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有需要的家长,点击下方“去看看”即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