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疫情期間,體制內的工作優勢盡顯,不用擔心復工,更不用擔心工資。

表哥過年期間休假一個多月,工資6000多一分沒少,而表弟在一家小企業工作,分成收入沒有不說,底薪還減半。

我細細一打聽,現在體制內人的收入不僅穩定而且也不低,大城市年收入15萬的公務員比比皆是,這不比一般的上班族差呀,關鍵是人家富餘時間也很多。

有體制內的牛人甚至能年入40萬左右,他們一手主業,一手副業,口裡喊的是終身學習,手上踐行的實事求是,混得風生水起。

這還是我以前認識的體制內混吃等死的人麼?怎麼個個比體制外的人還能拼呀?

以前很多人不想進體制內,是看重體制外機會多、可能性多,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大規模普及,體制內也孕育了許多“發財”機會。

不是我說的,國務院說的。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2019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更新發布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鼓勵事業單位人員在職辦企業,不用辭職。

有官方文件背書,有成功案例支撐,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工作怎麼選,是應該換一種眼光了。


01

體制內也產牛人:把安穩和墮落劃等號,是對體制內工作的最大偏見

不想進體制的人是擔心過於安穩,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

一眼望到頭,沒有新鮮感和刺激感,在重複性勞動中變成油膩中年人,最後了此餘生。

見多了抗拒體制內工作的理由,你甚至能在其中聽到一種莫名的優越感,有人似乎潛意識的把安穩視作不上進,以前的我就是如此。

把安穩和墮落劃等號,是對體制內工作的最大偏見。

越細緻瞭解,我越發現這句話的正確性。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大學後一直在山西陽泉娘子關的火電廠做計算機工程師,他的本職工作是發電廠的計算機網絡和監控。

在火電廠工作閒散時間多,他利用業餘時間出版了13本小說集,包括《球狀閃電》、《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三體》前兩部等。其中《三體》第一部獲得了科幻文學的最高獎項雨果獎。

還有《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利用下班的閒餘時間創作,寫出了自己的暢銷書,2011年他憑藉這一部小說的版權收入,位居中國富豪榜第8名。

安穩並不等於墮落,體制內並不等於不上進,一邊工作一邊賺錢,勤奮向上的人大有人在。

有人會說這是極端案例,寫小說有幾個人能達到他們的水準?

閱文旗下擁有近770萬作者,2018年,閱文各平臺上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作家僅1000餘人,而“白金作家”及“大神作家”的人數為403人。

對,想成為下一個劉慈欣,跟被雷劈中的概率相當,但我們要的不是成名,而是改變收入配比,增加收入。

我表哥在體制內某市機關單位工作,因為經常業務應酬,他開始研究酒文化。

從紅酒,威士忌,白蘭地,白酒等各種類型去學習,然後考品酒師,伺酒師,逐漸成為圈子中酒方面的意見領袖。

很多人找他推薦酒,慢慢的他拿了一些值得推薦的代理產品,又創立了屬於自己的酒莊品牌。

上班做自己該做的,下班就經營自己的酒莊,每月工資以外多收入兩萬塊左右,生活愜意。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還有個朋友工作以後開始做自媒體, 一邊寫文章一邊上班,前幾天我看她剛推出了自己的一個寫作專欄,然後每個月工資以外可以多收入八九千。

每月2萬左右的收入,很多體制外的人也達不到這種水平吧,所以你還會覺得體制內的人就是混吃等死麼?

體制內也產牛人,有很多積極上進且混得好的普通人,他們混得並不比外面的人差。


02

“體制不是鐵飯碗,能力才是鐵飯碗”

很多在體制內混得很好的人,他們的安全感不是制度帶來的,而是思維能力。

仔細分析在體制內依然混得好的人,你會發現他們有以下幾個特點。

1.風險思維: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在投資領域,不同的投資產品對應著不同的風險和收益,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低收益一般對應著低風險。

要想風險和收益兼顧,最穩妥的方法是什麼呢?把一份投資的錢的80%配置給低風險低收益產品,20%配置給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

這樣“一籃子”投資產品的產物叫混合基金,因為沒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抗風險能力比較強。

體制內工作,先有穩定的基本收入,再花精力去研究其他收入,它的底層邏輯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

這種模式抗風險的能力,進可攻退可守,不易因外部環境的波動而遭受毀滅性打擊,明顯比押注在一個職業上要強得多。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2.效率思維:把資源最大化利用起來

體制內混得好的人都是時間管理的高手,他們的時間資源利用得非常好。

有個姐姐在事業單位工作,休息時間就開教學班教人下圍棋,由於段位高,顏值、聲音都在線,訓練營口碑不錯。

外面的人抱怨996辛苦,她卻007全年無休,她說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要想活出自己的價值,就必須勤奮,而且是可怕的勤奮。

週一到週五9點上班,她六點就起床,有時候是備課,有時候是看書或者寫課程,而且幾乎一年都是這樣的模式。

讓我驚訝的不僅是她時間管理能力,還有其背後的效率思維,任何資源在她手裡,都會被最大化的利用。

我相信她在體制內能活出精彩的自己,出了體制一定也能比懶散的人夠過得好。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3.工程思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實幹精神

要想發展副業,是件不容易的事。

我一個朋友進了事業單位之後,一直想開粥店專營早餐,但遇到種種問題。

他從上一個人手裡打包得到一家粥店,因為機器老舊他準備以舊換新,結果新機器因為尺寸問題,必須得把餐館的通風系統改裝一下,如果要改裝又必須有相關部門的許可,要得到許可又必須滿足一些條件。

他說當時都快瘋了,從來沒想到開個店這麼麻煩,好不容易店面運行起來了,卻遭遇到了同行的惡意攻擊,有人誣陷他哪哪有問題,又停頓整改。

就這麼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像工程師一樣不斷調試系統出現的bug,粥店最後蹣跚起步。

他雖然在體制內工作,但身上流淌的不是混吃等死的暮氣,而是朝著目標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實幹精神。

越來越相信,混得好的人在哪都混得好,因為底層的能力是相通的。

體制內混得好的人,到了體制外依然能夠過得不錯,畢竟能力才是鐵飯碗,制度從來都不是。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03

左手主業,右手副業:增加收入,也拓寬價值的護城河

體制內發展副業最直接的好處是增加收入,但好處不止於此。

護城河定理告訴我們,想要提高自我防禦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寬、加深護城河。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能提供多少價值,決定了一個人有多稀缺。

只有構建好了自己的價值護城河,才能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端到鐵飯碗。

而發展一樣副業,就是加寬護城河,讓自己的價值不被陰蝕的好方法,它的好處體現在下面幾點。

1.雙眼論:改善收入配比,提高抗風險能力

雙眼論是圍棋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在圍棋中只要有兩個氣眼的棋絕對是活棋,因為對手沒法同時堵住兩個氣眼。

類似的道理,發展一門副業,改善收入配比,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抗風險能力,增加勝率。

二叔以前在一家國有企業上班,而他一有了空閒就琢磨著加工金銀首飾,他特意拜了個師傅教他。

後來國企改革,大批人下崗,我二叔就是其中一個,他順手幹起了首飾加工的生意,現在老家幾套房,過上了小資生活。

勤奮一點培養一個副業,讓自己在主業以外多一種選擇的可能,就是適合我們普通人,拓寬價值護城河簡單的方法。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2.反哺效應:副業帶動主業進化,增強職場競爭力

當年明月寫出《明朝那些事》之後,除了賺得盆滿缽滿的稿費之後,他的主業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基層公務員發展到了某市幹部。

這就是副業發展好的反哺效應。

副業發展好了,它也會上回過頭來帶動主業的進化,以前每付出的一份努力,最後都又作用到主體身上。

這是副業最理想的狀態,既把錢掙了還增加了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斜槓青年”是曾經很火的一個詞,但它最大的魅力不在於會很多技能,有很多標籤,而是能通過環環相扣的技能,一同助力成長。

主業以外發展副業頗有幾分這種味道,用好了它一定能帶動主業進化,增強職場競爭力。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3.強迫自己與外界同步進化,不落伍、不掉隊

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是什麼?

明明活在真實世界,卻對世界發展毫無察覺,最後都不知怎麼被淘汰的。

很多人厭倦體制內,就是怕那種一眼望到頭,沒有絲毫波瀾的生活,怕自己不能與世界的精彩同步,怕自己什麼時候落伍了都不知道。

做副業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前面提到開粥店的朋友,因為涉足經商,對時下政策,產品知識,投資金融等等懂得非常多,一點都不是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反而很精彩。

在體制內工作要是害怕與世界掉隊,那就去做副業,親身參與其中,不但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還能擴寬價值護城河,端上真正的鐵飯碗。

2020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體制內能年入30萬?疫情後選工作指南


結語:感謝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進化,個人影響力的權重在社會網絡中能夠不斷在增加,這讓很多體制內的人,有更多的渠道讓自己的能力變現,提升自己的價值。

所以,如果你想創業,勵志成為未來的企業家,那請去市場上打拼;如果你是個想找工作養家餬口,安靜過日子的普通人,真的可以考慮體制內的工作。

不要再認為體制等於安穩,安穩等於墮落,該換換眼光看這些還不錯的職業了。

疫情即將過去,金三銀四的換職季已經到來,體制內的工作,考慮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