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成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使用中醫藥!張伯禮:中醫藥救治“兩端”效果好

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介紹,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

餘豔紅介紹,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中醫藥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從全國調來4900餘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約佔援鄂醫護人員總數的13%,其中有院士3人、數百名專家,援助隊伍規模之大、力量之強前所未有。二是分類開展救治。輕症治療和恢復期治療中醫藥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實行中西醫結合,制定了相應的治療規範和技術方案。三是篩選有效方藥,推動科技攻關,目前已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

餘豔紅表示,疫情沒有國界,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中國中醫藥界所積累的這些寶貴經驗、有效的治療方法,願意拿出來供各國借鑑。中國中醫藥界願與國際社會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分享防疫和救治經驗,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有效中成藥、專家諮詢和力所能及的援助。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教授表示,雖然當前針對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但是中醫有有效方案。新冠的病程就像一條拋物線,中醫藥在兩端作用較好。

張伯禮介紹,在武漢疫情爆發早期,許多發熱、留觀、疑似、密接的病人在隔離點等待確診。針對隔離點人群,及時給予中藥湯劑或中成藥,有效緩解了病情發展。“開始不太順利,武漢13個區,我們第一天只發放了3000多。兩三天之後,大家看到中藥的療效了,燒也退了,咳嗽也減了,就主動要藥喝,達到了一萬多袋藥,以後越來越多,一共發了60多萬人份的藥物。”數據顯示,2月初到2月中旬,上述四類人中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比例從80%多降到30%,2月底降至10%以內。

針對輕症和普通型患者,方艙醫院的中醫綜合治療,顯著降低了由輕症轉為重症的比例。張伯禮介紹,在援鄂中醫醫療隊接管的江夏方艙醫院,採取了中醫藥為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除了給湯劑或者口服的中成藥以外,還有按摩、刮痧、貼敷等療法。該方艙醫院564個患者,沒有一例轉為重症。相關經驗在其他方艙推廣後,一萬多名患者普遍使用了中藥,各個方艙的轉重率為2%~5%。

針對重症患者,強調西醫為主、中醫配合、中西醫結合。中醫在金銀潭醫院、湖北省中西結合醫院、雷神山醫院參加重症救治,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些中藥對於穩定病人的血氧飽和度、提高氧合水平、抑制炎症風暴、控制病情進展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針對出院的康復期患者乏力、精神不佳、肺部炎症未完全吸收、免疫功能未完全修復等情況,採用中西醫結合辦法,應用中醫藥針灸、按摩等療法,可以改善症狀、促進肺部炎症吸收,對免疫功能修復也有積極作用。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韓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