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這首詩只是寫了尋常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

古代的士大夫要麼去做官,要麼就遠離塵世的喧囂,遺世獨立於塵世間,這也是很多讀書人最終的歸宿。其實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希望經過了十年的寒窗苦讀,可以去成就一番事業,但是很多人在這條路上走得很艱辛,所以最後不得不放棄,一個人獨自生活於深山老林,過著隱居式的生活,從此再不過問世事,只想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這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態度。

元好問這首詩只是寫了尋常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

文人隱居於鄉野之間這叫大隱,如果依舊生活在鬧市之中,則是被稱為小隱,無論是怎麼選擇生活,那都只是一種人生態度。其實怎麼生活,那是個人的選擇,沒有那多的條條框框。無數的文人最終選擇隱居,後來在文學上又是大放異彩,譬如元好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早年間他希望可以賙濟天下,可是進入了暮年之後,他突然明白自己再也無法做到了,只好是選擇放棄,於是只能是堅守自己的節操,獨善其身,這一時期他生活在故鄉,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作,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這首《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元好問這首詩只是寫了尋常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

這首詩其實看似很普通,只不過是描寫尋常的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而此時詩人正是回到故鄉,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畢竟過往的歲月不堪回首,再加上當時金國也已經滅亡,對於他來說一切都結束,現在他只想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想遺世獨立於天地之間,這也使得他創作出來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也讓這首詩美得猶如一幅畫。

元好問這首詩只是寫了尋常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

元好問這首詩大約寫於公元1240年(嘉熙四年)前後,這時詩人早已進入了暮年,無論是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現實生活的感知,那都是要更加的真切,這首《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儘管只是描寫了尋常風景,但是卻是體現了詩人的人生態度。至少回到了故鄉,沒有必要再去過顛沛流離的生活,一個人能夠獨善其身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元好問這首詩只是寫了尋常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

第一二句完全是在寫景,並且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外面院子裡的海棠剛剛長出了綠葉,而且它層層疊疊,看上去非常的好看,只有小花蕾躲藏於其中,泛出了些許的紅色。這兩句寫得很巧妙,也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意,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猶如眼前就見到了詩人筆下的景物。

元好問這首詩只是寫了尋常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

第三四句又是描寫了詩人內心的感受,所以它與前面的兩句也是交相輝映,“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請千萬要愛惜自己芳香的心,不要輕易盛開,還是讓桃花和李子花在春風中盡情地綻放,讓它們爭相鬥豔,海棠還沒有開出花朵,只是有小小的花蕾。

元好問這首詩只是寫了尋常風景,但是美得令人驚豔,每一句都很美

元好問是我非常喜愛的一位詩人,他的詩寫得很有韻味,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句都生動有趣。在這首《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一詩中,他正是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海棠,詩人正是告訴了世人,他現在不願意出去,只希望能夠像海棠一樣,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那些出風頭的事情,還是留給別人,所以在這裡的桃花和李子花,它其實是另有所指,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看似在寫尋常風景,但是卻寫出了新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