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主編/梅明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一丶人物國畫和山水國畫的發展瓶頸

二、人物國畫和山水國畫的融合難度

三、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筆墨髮展

四、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構圖突破

五、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色彩饕餮

六、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題材創新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巍峨華夏,高山聳立。八千載文明,群星閃耀;四十年改革,坐二望一。

新一輪民族復興,必然以空前深度與廣度的東方文化復興為頭浪。窮古今中外一切之廣博技巧,盡人類文明所有的科技手段,以融匯貫通,推陳出新,重執世界藝術之牛耳,是當代中國藝術家的天賦機遇和宏大使命。

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便匯入了這一歷史大潮。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 一丶人物國畫和山水國畫的發展瓶頸

除佛教壁畫外,人物畫從來不是中國畫的主流,雖然其發源早於山水、花鳥。古今名家不少,範曾的《竹林七賢》拍賣了1000多萬,著實也讓市場火了一把,但與白石老人的《松鷹高立圖》相比,一個零頭都不到。究其原因,傳統的十八描與油畫技法相比,是照片和3D電影的差別,在國畫寫意的強項上,又不及山水、花鳥容易揮灑,故而油畫人物在西畫中的比重,遠較國畫人物在國畫中的地位高。

進入二十一世紀,好萊塢大片席捲全球,改變了年輕一代的欣賞口味。以《指環王》三部曲為例,票房29億多美元,編湊的《前傳》三部曲再卷20多億美元。電影技術花了四十幾年的努力,將托爾金所描述的這個神話場景、人物合成得如此龐大、翔實、清晰。可見,新一代必將更喜歡大場景下的人物佈局,傳統人物畫的狹小空間難以適應歷史潮流。

而山水畫遇到另一個瓶頸,自宋元山水畫達到巔峰後,明清四僧、四王基本在原地打轉轉,做些修修補補的事情。近代黃賓虹講“尊古而不泥古”,“尊古”倒是做得很好,“不泥古”也沒走多遠。技法沒有突破,而傳統山水畫中,人物不是主體。而今天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藝術作品中最快吸引人的主角,主要是人物,傳統山水畫很難激起年輕觀眾的情感共鳴。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 二、人物國畫和山水國畫的融合難度

石雨先生有堅實的油畫功底,自幼酷愛書法,同時又能駕馭軟筆線描的精妙技巧。以博古通今的山水畫作大場景,以立體精準的人物形象傳神攝魄,以諸子百家的妙語箴言統領全局,以詩書畫印的水乳交融整體昇華。

但人物山水國畫的融合實踐之路,崎嶇坎坷。

一是在技法上,山水畫勾皴染三步驟,技法繁複,變化萬千,而人物畫線描為主,渾然一體不易。

二是在構圖上,山水之空靈如何與人物的適度寫實協調起來,頗難。

三是在色彩上,山水畫無論如何四時變化,終究以綠色系為主體,人物因服飾可千變萬化,協調又是難題。

四是在人文學養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深厚的國學功底和更全面的中西美學理論。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 三、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筆墨髮展

石雨先生深沉厚重,微笑示人,故畫中人物潤雅恬靜,山水綿密緊湊。

在人物造型上線描精準,形態瀟灑,其線描筆法不拘物形,靈活多變,飄逸瀟灑,老到貫氣。筆墨非常講究,衣紋、皴擦時筆筆貫氣,柔而不媚。筆下的人物體態追求“古樸”二字,與山水契合,強調主次分明,詳於傳情的面部手勢而略於衣冠,緊緊抓住有利於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

在人物活動與環境景物的關係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創造意境氛圍烘托人物情態,敘事性的作品在採取橫幅或長卷構圖中,尤其善於組圖,如《十八羅漢》、《五子像》、《竹林七賢》等。

在人物山水國畫中,筆墨相互為用,筆中有墨,墨中有筆,一筆落紙,既狀物傳神,更直抒胸臆,一氣呵成。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 四、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構圖突破

傳統的三遠構圖已經遠遠不夠用,石雨先生將堅實的立體造型功底用於大場景的鋪設和人物景物的協調,將油畫、雕塑、攝影、電影等諸多學科的技法融入其中。

在《孔子問道》中,使用氣場的環繞構圖,將傳統山水畫的氣韻生動發揮到極致,又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考。

而在小品畫《古今多少事》中,以小見大,好似馬一角復生,卻又穿著了合體的現代服飾,神采奕奕。如用攝影美學來分析的話,前景用傳統觀點看來過於粗大的松柏,襯托中景人物的深遠,而斗方之地,如何佈置遠景呢?省略嗎?不,擎天一柱從後部升起,遍尋古畫,無此構圖。

而在扇面《寒江獨釣圖》中一是竹子疏密有間,濃淡相宜,既烘托意境,又放大縱深;二是一葉扁舟,飛鳥蔽日,寒江獨釣,既在方寸之地別開天境,又充分發揮了畫家擅長人物畫的優勢,文人畫的意蘊更濃。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 五、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色彩饕餮

傳統山水畫,無論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還是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其實都是以綠為主調,土黃為輔色,然後加以變化。而紅、紫、明黃、藍等絢爛色彩運用較少,或者說,這些色彩如何與國畫山水的高古風采相協調,是一大難題。

斗方作品《遠山》,完全突破了傳統山水,似乎不太好用三遠構圖法分析,姑且稱作色彩構圖法吧,畫家對老父長壽的驕傲、對孩子成長的喜悅、對藝術進步的欣狂,化作股股暖流,隨畫筆淌出,濃墨重彩,漫山紅透。畫家之神,猶如右上之鴻雁,自由高飛。

作品《觀竹圖》中,秋風蕭瑟,竹歪影斜,愁雲慘霧,水墨渲染得昏天暗地,忽見赭黃巨石,堅實厚重,斯人板橋,吟詩江上,全圖唯一之色彩,烘托板橋歷經坎坷而始終志趣高潔的精神光芒。

能增能減,收放自如,方為色彩饕餮,大妙法門。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 六、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題材創新

將山水和人物用東方文化的精華片段串起來,是題材創新的主脈。

如人物四條屏,將四個歷史故事串在一起。

正在創作的諸子百家群像系列,《孔子問道》是開篇之作,清靜為天下正的主題,是對中國歷史形儒實道的深刻領悟,也是道家學說通過山水畫的物化表現。

《拜石圖》中,以石為高遠之山,以竹林為遠景烘托,以米芾相關書法為魂,以人物神態點睛,極大地拓寬了中國人物畫的思路。

至於在科技手段的應用上,未來空間更大。其實類似於今天名著被影視作品反覆改編,古代名畫囿於當時的物質條件和技法,有沒有完全展現出來的地方,完全可以由當代名家再創作。

另外,古代舞蹈並無現今的複雜佈景,更沒有背後的電視牆,國畫也要跟上時代,只要相得益彰,也可運用各種聲光電手段,放大意境,震懾全場。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展望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藝術,夢走遠,愛永恆!


梅明2015年10月27日作於北京意趣閣中,2020年3月20日修改。



名家簡介

石雨先生,1955年出生,當代著名畫家。

原名魏武雙,遼寧撫順人,筆名石雨、墨楓,現居北京。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攝影 楊先祥

先後進修於魯迅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 ,深造於石齊工作室。三十年來潛心學習歷代名家繪畫技法,詩書畫印都有涉獵,國畫人物、花鳥、山水兼擅。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先後在香港、澳門、珠海、深圳舉辦畫展,其作品《十八羅漢、和合二仙》被釣魚臺國賓館收藏,還有部分作品被113位國家首腦收藏。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現為中國書畫研究院畫家;中國書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國畫院副院長,中國民族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 作者簡介
  • 梅明,北京知名導演、攝影師、書畫評論家,主要研究媒體、藝術和產業的融合。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現在全國規劃建設十家意趣閣藝術館,拍攝和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課堂課程。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一、德育示範基地北京崇德堂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崇德堂

    二、武漢瑾瑜藝術酒店諾萬森店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諾萬森酒店總經理熊茂春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三、廣東英德三聖巖紅茶生態園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清遠英德市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茶園實景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生態園總經理朱如仁在北京崇德堂


    四、新疆佰年葡萄酒莊園藝術館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藝術館在裝裱石雨老師作品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佰年莊園總經理張曉東在未名湖畔


    五、河北邱縣萬畝文冠果產業園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文冠果花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文冠花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第四屆文冠果花節

    六、北京懷柔半山世家外景基地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別墅內景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當代藝術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兩湖夾半山,遠處是懷柔水庫,近處是紅螺湖。

    七、北京昌平藝術會所及生態園,2020年加緊佈置中......


    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