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需要繳納社保嗎?他們的養老金為何會比一般職工的要高?

公務員需要繳納社保嗎?他們的養老金為何會比一般職工的要高?

每年的社保問題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它的風吹草動直接關係到參保人的利益。現在很多人都想稱為公務員、事業單位的職工,至少端著個鐵飯碗,不管是待遇上還是生活上都有不錯的好處。

在2014年前,在體制內工作是不需繳納社保的。以前實行的是退休養老金雙軌制,就是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但隨著雙軌制的弊端越發明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比一般職工要高得多。

公務員需要繳納社保嗎?他們的養老金為何會比一般職工的要高?

直到2015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醫療和養老保險進入了市場化,就和一般職工繳納的社保的制度保持一致。部分公務員與現在事業單位一樣需要繳納社保,而另一部分還是由國家財政支付養老金。其中養老保險需要個人負擔8%,單位負擔12%到20%。

那麼問題來了,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企業單位都繳納社保,但是他們卻要比一般職工的養老金要高很多,到底是什麼原因?

公務員需要繳納社保嗎?他們的養老金為何會比一般職工的要高?

因為跟繳費基數掛鉤,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的繳納社保的基數不一樣。大多數民營企業都是以最低基數給員工繳納社保,而事業單位則是按照個人實際工資作為繳費基數,那自然繳納的就要比民營企業的職工多。

而且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不僅僅有社保基金支付,地方財政會給予一部分補貼,或者單位有工資福利。一般職工退休後,只能領取一份錢,事業單位則能領取好多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