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對於K12教育該怎麼突破?

近年來教育是VR除遊戲外一個常見的應用場景,目前,在教育領域,VR設備能為學生提供更高效、更具互動參與、更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國家教育部明確將VR虛擬現實技術列入教育信息化的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明確要求全國高校、中小學、職教等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入應用。


VR教育現在分為兩個主要板塊,一是通識型內容,二是定製內容。當前來看主要還是通識性內容,也就是走量為主,定製內容為輔。


從內容角度來講,儘管一些VR教育應用看起來製作精良,可始終覺得它們在兩個關鍵方面有待提高。其一,一些教育類VR應用並沒有堅實的教育理論作為基礎,換句話來說,雖然它們能夠為孩子提供震撼的VR體驗,但是並不適用於教室場景,而且孩子們看了之後可能也沒學到真東西。其二,開發者並沒有完全考慮到教育性VR應用的用戶主要是中小學生,畢竟中小學生跟數字媒介的交互方式與成年人不同。


虛擬現實對於K12教育該怎麼突破?

想要研發出適合國內中小學生的優秀VR教育應用,開發者們或許可以考慮一下三點:


一:與課程目標對齊

這一點也很關鍵,不管在哪個國家,不同學校之間的課程體系不同,對學生的要求或教學目標可能也不同。在學校的課程上多做研究,讓VR教學課程與學校教學進度對齊,將會讓教育者們看到採用這款應用的優勢。


虛擬現實對於K12教育該怎麼突破?


二:內容多樣性

目前市面上的VR教育應用的內容主要由恐龍、外太空等常見主題組成,因此在研發應用於課堂的VR內容之前,請確保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看看市面上是否已經有同你應用類似的產品。如果某個主題已經有類似應用,開發者可以選擇從新的角度來開發內容,或者加入獨特的體驗方式。


虛擬現實對於K12教育該怎麼突破?


三:內容真實性

儘可能確保內容的真實性是幫助教育性VR贏得教師好感的重要方式,開發者應該在內容上做足研究,確保細節足夠真實,尤其是一些專有名詞不要拼錯,知識點也儘量不要寫錯。在應用開發上要體現出專業性,確保它不會被專業人士質疑,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教師來使用。


虛擬現實對於K12教育該怎麼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