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装孙子也得进入角色


即便是装孙子也得进入角色

大跃进时代有一句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让我想起曾被人激烈推荐给我学习的一个人物——王东岳,我特意上网搜了下其视频,没看几分钟就让我捧腹大笑了。这个“民间哲学家”确实很执着,有很强的表演及煽动能力。他让我想起同样富有表演天赋的广州美院李正天,又让我想起精于表演的“射墨”君邵岩以及东北二人转。后者就像不适合发育期观看的罗振宇逻辑思维一样,虽然我没那么喜欢,但也不至于像王东岳那样让我顿生反感。


即便是装孙子也得进入角色


即便是装孙子也得进入角色

李正天

娱乐中国,每个行业都不缺奇葩。在美盲大于文盲的大环境下,蒋勋讲点粗浅的美学常识(心灵鸡汤)也能被人奉为圭臬。遗憾的是,满街圈粉的蒋勋,其内核不过是一个“升级版的于丹”。


即便是装孙子也得进入角色

蒋勋

这又让我想起因批评王岳川、苏士澍之流而火爆书坛批评界的长安易居主。本来对于一泡屎掩鼻而过就好了,他何以要动辄数千字去批评呢?我想一方面是看客需求量大,替广大想批而不敢批或不懂得批的人发声代言何其神圣;另一方面他也很沉醉于解释每一坨占据高位的屎时所延续的不能自拔的快感。


我想,中国审美普及哪怕有一丁点提高,长安易居主颇费口舌的长篇大论也就彻底失去市场意义了。让人不免唏嘘的是,这种些许审美的提高目前来看还是一种漫长的奢望,那些不入流的书家也就尽然可以放心交给长安易居主去蹂躏了。


昨晚忽然看到一篇文章《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一个带着“高中生”面具的人称呼方方应该叫奶奶,这个孙子居然没搞清楚辈分就动笔了。退一步讲,即便是装孙子也得进入角色,演员的基本教养都没有就敢出来忽悠,角色错位让人大跌眼镜。


“五毛脱底裤,一炮进高中”一篇洗脑灌水的骨灰级五毛文瞄准了高中,让我想起训诫医生背后的职业干警与文末密密麻麻的点赞头像恍惚重叠可怖,试想发个五毛毕业证给这个自称“高中生”的五毛,看领证的到底是人是鬼?!


1978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揭穿一个政治骗局〈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真相》,揭露了关于这个小学生的黄帅事件完全是“四人帮”编造出来的政治骗局。


无独有偶,江青接见张铁生时称赞他是“一块有棱角的石头”,并且还说了一句话:“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


原来,扔石头,是要有目标的。


人类社会向来不缺喜鹊,缺的是啄木鸟。海尔普斯曾说:“宽容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考核。”不要把伟大的批评者当做国家的敌人。文学艺术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而是当以揭示社会的黑暗,特别是真实地感受并体现底层人文关怀为要务。方方的不足在于发文过于频繁,重复絮叨多了难免会给人审美疲劳。其文字揭示得似乎还不够精准有力,确实无法与鲁迅,王小波相提并论,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方方的可敬可爱之处在于:养尊处优的官方作家们噤若寒蝉不敢发声时,她在履行一个普通作家应尽的职责与担当。


张文宏说:“不管是嘲笑别国疫情蔓延,还是猛夸自己国家棒,其实都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医者仁心,多么冷静客观接地气!正如易中天发文《为啥坚信张文宏》中所言,我们相信这位硬核医生的话不仅因为他说的是“真话”,而且是“实话”。


想想严歌苓借唐婉的“瞒!瞒!瞒!”,方方借陆游的“错!错!错!”,最后换来的“删!删!删!”,想想那个因文章被封、小说被下架备受瞩目的获诺奖作家略萨和发哨子的艾芬一夜间走红,想想那个写“医生造谣”、“可防可控”、“人不传人”而被表彰的大社记者廖君......哈哈,我还是别想了,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平凡人都被错爱成英雄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总是超出我贫乏的想象,让人既抓狂又兴奋。


反正我的好多牢骚文章都难逃被删的命运,甚至转载别人的原创,别人安然无恙而我却难逃被删。


即便如此,每当我想到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时我又开始忍不住要满血复活地奔跑。


我爱这荒谬的世界,我并不奢望能改变什么,佛祖尚且只度有缘人,何况我等一介凡夫;发几句牢骚不过是一时快意,如遇同道,是为欣喜;若逢路障,及早排除。


然后,我就可以心安自信地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老衲要喝茶扯蛋去了。2020/3/19

ID:chuxunhuan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