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以“無心”看世間萬象,人生便無妄念

莊子:以“無心”看待世間萬象,人生方能平衡。

莊子:以“無心”看世間萬象,人生便無妄念

有一天,子貢問孔子:“老師,你看如果一個人貧窮,但是他見了別人能自尊自愛,不像別人卑賤的拍馬屁。一個人很富有,但是完全不因他的富有而驕傲,你覺得這樣的人修養怎麼樣?”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還不錯,但是沒有修煉到家,一個人雖然貧窮但能以此為樂,也不及一個人雖然很富有,但能常學禮儀,懂得謙恭為好。”

孔子這裡所說的就是“富而好禮,貧而樂”的道理,貧窮本身並不會讓一個人感到痛苦,但是接受不了貧窮才會讓一個人感受痛苦。

就好像身處平凡生活中的人,人生最好的狀態本身是歲月靜好,一個人完全可以接納自己的平凡,讓自己感受人間三分煙火,從中體會人生的美好,但是他卻不知足,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總是將自己與高高在上的人對比,而產生了落差和痛苦,更產生了慾望,總抱怨著上天對待自己不公。

這樣的人,與其說是命運虧待於他,倒不如說他自己不能用智慧平衡心性而惹致的災禍。

莊子:以“無心”看世間萬象,人生便無妄念

所以孔子便提出了“窮樂無憂”的道理,在一千多年前之後,有一位陶同學大概是因為孔子託夢,真的學會了窮樂無憂的道理。

這位陶同學就是陶淵明,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自力更生。

有一年重陽節之際,沒有錢買酒,當地官員就派人給他送酒,他當即暢飲,之後大睡一覺。

他的境界便是寧靜淡泊,抱朴含真,更是因為這樣一份淡薄,才讓他寫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膾炙人口的絕佳良句。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

斗室中,萬慮都捐,說甚畫棟飛雲,珠簾卷雨;三杯後,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橫月,短笛聽風。

居住在狹窄的小房間裡,能夠拋棄一切私慾雜念,哪裡還去管什麼雕樑畫棟,珠簾卷雨的華屋呢?三杯酒下肚之後,胸中就會出現一片純真自然的本性,這時也只知道在月下撫琴,在微風中吹笛了。

莊子:以“無心”看世間萬象,人生便無妄念

人生最嚮往的狀態,就是身處世俗的寵辱不驚。

即便是一個墜入慾望深淵之中的人也是如此,一邊貪求著榮華富貴,一邊又嚮往著寵辱不驚。

“寵辱不驚”不是源於情緒,而是源於認知。

人生所有的豁達和遇事之時的坦然,都源於情緒背後的心念本源,而這一切最好的答案,就是道家思想的“無為”之心。

《莊子》之中的“鴻蒙問道”,其中也藏著最好的答案。

雲將向鴻蒙問道,鴻蒙告訴他:“重在養心,只要自然無為,萬物自生自化。忘掉你的形體,放棄你的聰明,忘卻自身和外物,與自然之氣渾然一體,解心釋神,茫茫然無所用心,讓萬物迴歸本性,卻出自於自己的無心,渾然無知卻能保持本身,終身不得違背。”

以無相之心去勘察世間萬物變化,忘卻自身與外物,我們之所以在乎外物的得失變化,就是因為將外物對自身的關係看得過重。

莊子:以“無心”看世間萬象,人生便無妄念

人以主觀情感將外物判別為好和壞,將名利富貴歸類為好,將“未得到”歸類為壞,而此時就會過度的趨向於好的層面之中,而妄心以及奸詐的手段都由此而生。

在道家思想中提出的無為之心,更平衡了“有和無”之間的區別。

所謂有和無,就是世間的“有”未必是真正的好,世間的“無”,也就是“未得到”的人生狀態未必是壞,所以好和壞在我們的認知之外存在。

以這樣的智慧去看待人生的問題,就會發現自己曾經的認知太過於愚昧,能夠擺脫這種愚昧的狀態,才是有真正寵辱若驚的超脫。

莊子:以“無心”看世間萬象,人生便無妄念

修養寵辱不驚的智慧根源,並不在於當下的情緒心態,而在於自己的根源認知。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