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春捂”方法

俗話說:“春捂秋凍”

今天,教你正確的“春捂”方法

幫你擋住疾病的侵襲!

春捂的最佳時機


1、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差≥8℃時,早晚就要增加衣物;

2、溫度<15℃時,要注意多穿衣;

3、氣溫達到15℃後,還要再捂個7天,小孩子、體弱多病者和高齡老人要捂14天;

4、冷空氣到來之前的24至48小時就要開始捂。

春捂也需憑感覺


“春捂”是因人而異的,年輕力壯的人可以適當凍一凍,老年人大多經不起太冷的刺激,一些慢性病患者則對寒涼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疾病發作。

因此如果“捂”時不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即便氣溫高於15℃,也不必急著脫衣服。

春捂要捂哪些部位


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圍巾、口罩,脫掉厚襪及手套,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疾病入侵。

春捂重點四部位:神門穴、腰眼、小腿和肚臍。

01

神門穴

春捂的第一個關鍵部位就是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裡側。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而原穴是主管各臟腑的元氣和生命的原動力所發出的穴位,能夠強化該臟腑的功能。

02

腰眼

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腰部痠軟怕冷,經常尿頻或精神容易睏倦疲乏。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腰眼處的腎俞穴,可以起到溫暖腎陽的作用。

03

小腿

有些人在寒冷天氣中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眼睛痛,這種表現屬於肝陽虛,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的位置。

04

肚臍

肚臍為“神闕”穴,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可以經常在肚臍熱敷。

大家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還要保證飲食的營養充足;

另外,減少公共場合的逗留時間,

同時注意適當的鍛鍊,

比如跑跑步、跳跳操等。

乍暖還寒的季節,

一定要注意防禦,

及時增減衣物,

尤其要做好保暖。

你的健康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