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教師追求職稱,是滿足個人私慾的表現,大家怎麼看?

歲月晴好m


教師不是神仙,他們要呼吸空氣,喝水,吃飯,穿衣,還要住在室內,所以他們還需要掙工資,他們也需要社會的認同,他們希望能評上高級職稱。全社會的人都有類似的需求,為什麼教師就不該有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敵視老師的現象呢?老師沒有把你家孩子推下井吧?


阿中芳1


職稱直接與教師的工資待遇掛鉤,且評職稱也是教師上進的表現,但是由於職稱名額少、部分教師為了評職稱把教學當副業,才會出現大家對評職稱的誤解。其實,一名執著於教書育人、對學生高度負責任的老師,不管職稱是何,都會贏得大家的尊重。

1.老師們為啥要擠破頭評職稱?因為直接與自己的工資待遇掛鉤

教師們評職稱制度的初衷是好的。這個80年代簡歷的制度,目的是為了打破教師們吃大鍋飯的局面,希望以職稱評審來讓教師們評自己的能力去爭取更高的待遇。


目前,教師職稱設置共有5個等級,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同時,教師的工資待遇以職稱取酬,也就是說,你的職稱越高,工資也就越高。


一般來說,初級職稱比較容易獲得,但是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的名額有限,達到條件的教師名額要遠遠多於限制名額,也就造成了能力、資歷、學歷、工作量和成果方面可能差不多的教師,出現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一般來說,一名高級職稱的教師與初級職稱的教師相差接近一半,而且嚴重影響退休待遇,所以不少老師擠破頭想評上高一級的職稱,也是為了自己的待遇能更好一些。


2.老師們都約定好不評職稱可以嗎?——不現實

很多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入職後發現職稱之路並不好走,不僅要求的論文、工作年限、教學成果獎等條件較難滿足,而且大家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看似與世無爭的同事,在評職稱時拿出非常多的成果。


也就是說,評職稱其實也是算作有上進心的表現,讓大家都不評職稱是不可能的,因為多數人還是追求上進的,也希望憑著自己的努力和資歷,讓自己的職稱更上一層樓,因為這個職稱對於老師來說,除了好的待遇,還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滿足感。


3.為何人們厭惡老師評職稱?——部分歪風邪氣導致

有些老師為了評職稱,可能會出現學術造假的現象,為了發表論文不惜花費重金,也有個別老師為了評職稱,同事們之間惡意互相舉報。

更多的是因為社會上的人們認為部分老師過分追求高職稱,從而忽視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對自己工資待遇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對學生的重視程度和責任心,把寫論文、獲獎等職稱評審的加分項,作為自己的主頁去追求,反而不利於教師履行自己“教書育人”的職責。


4.職稱評審還有改革和優化的空間,不少省份也在進行改革

目前,多地在探索教師職稱評價改革,增強教師職稱評審的靈活度和公平性,比如:

一是完善評價標準,論文不作為限制條件。把師德放在教師評價的首位,通過個人述職、考核測評、徵求學生和家長意見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師的職業操守,改變過分強調學歷、論文的傾向,不將論文作為限制性條件,探索以教案、研究報告、工作總結等教學成果替代論文要求。

二是創新評價機制,學校、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

三是加大對農村教師的傾斜力度。

四是加強監督管理,完善評審制度。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審公開、公示制度,確保政策公開、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廣泛聽取教師的意見建議、打通教師維權渠道、嚴格落實退休人員不得評職稱的規定、嚴查教師職稱評審中的違紀違規行為等。


教師職稱評審本是好事,卻因操作不當容易成為壞事,其實大家應該理性看待教師職稱評審,畢竟多數教師還是真心為了孩子成長的。也希望國家進一步優化教師職稱評審制度,讓更多老師從中受益!教師也不容易,希望大家尊重和配合老師的教學,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我不是很贊同這個說法!教師追求職稱,只能說是一種追求。

這就相當於公司裡的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是想要漲工資、而不是和老闆談情懷;也相當於公務員都想要當領導,不是他個人品格就差,而是有追求。拿破崙不是也說過麼?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職稱設立之初,就是為了鼓勵老師終身從教、安心從教,是給老師的一個盼頭。本身就是給老師追求的東西,老師去追求了,又怎麼能算是私慾呢?

現在的職稱,之所以會有那麼多得問題,被很多人詬病,是因為名額少、很多學校評審又不公,讓很多教育裡的投機分子鑽了空子。辛辛苦苦付出的老師得不到激勵,是其中最大的問題。

但拋開這些去看,職稱本身沒有錯,老師追求職稱就更沒有什麼錯了。

另外,老師追求職稱的另一個原因,也不是因為利益,而是與群體中的面子有關。

一個教師,兢兢業業奉獻教育二三十年,到頭來還是一個初級教師,你說,這對於這個教師來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二三十年,這個老師就沒有為教育做過貢獻,就一直是在教育裡吃乾飯。這對於一個教師來講,是一種莫大得侮辱。

而且在一個學校裡,很多時候,同輩老師都晉級職稱了,而你沒有晉級,這是對你能力的一種否定。讓人覺得,你教育能力不行、人際關係不行,總之就是各種不行,所以才沒有輪到職稱晉級的機會。

所以,我的想法其實是。職稱可以有,但是,千萬要與各種利益脫鉤。

現在的職稱,代表不了教師的能力;高職稱與高教學質量,很多時候並不能劃等號。那麼,工資待遇與職稱也就不應該劃等號。

將職稱變成是一種榮譽稱號、與待遇脫鉤後,教育裡的投機倒把分子自然對職稱會失去興趣,那麼,所有老師都可以在公平的環境中,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去爭取職稱,那時的職稱,我認為才能夠真正對得起職稱創立的初衷。

那麼教師的待遇該怎麼辦呢?

一線教師的待遇,其實應該與一線的躬耕相聯繫起來。按照課時量、工作量,考慮到教學年限,然後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這才是最好的分配方式。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教師追求職稱,是滿足個人私語的表現,但更是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

教師是一種職業,職業的存在首先就是為了解決生計問題。也就是說,教師首先是一種謀生的職業。既然是職業,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可,也沒有什麼高尚與渺小之分。

人首先滿足基本私慾,然後才可以談論更高層次的發展。人都是有私慾的,你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是隻付出勞動不收穫利益的聖人,更不可能高舉道德的旗號消滅人的私慾。唯有正視人的私慾,才能真正正視人性。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假如一個人同時缺少食物、安全、愛和尊重、自我實現,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他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事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意義首先就是吃,其他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教師職稱與教師收入直接掛鉤,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在沒有其他方式提升工資收入的現實背景下,教師只有通過晉升職稱這一條路來解決工資福利問題,進而解決有地位夠體面很尊嚴的問題。如果教師連這個與生存需要直接關聯的職稱都不掛在心上,那需要一顆多麼的內心啊!

教師不是神,教師只是普通的人。是人,就要首先關注人性,並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待教師追求職稱問題。絕不能給教師貼上道德標籤,好像教師個個靈魂高尚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如果教師可以這樣打量,那世界上所有職業也都應該如此觀看,為什麼要緊盯這教師不放?

同時,教師追求職稱,也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沒有任何一個人甘於平庸甘於低賤,每一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現狀。教師晉升高一級職稱,也是教師價值的某種體現。在沒有更科學衡量標準的前提下,高一級職稱也許代表了某種價值和意義。

人要怎麼做才是有意義,人要怎麼做才是遠離私慾?千萬不要拿聖人的標準衡量普通人,更何況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多少聖人!教師追求職稱天經地義,與私慾也許有關,但又是人人都會追求的事情。無可指責,不可非議!


看點看教育


這靈魂質問弄得好像蠻氣勢一樣,怎麼不反過來想想,你在工作中可以不要有一點點私慾,不要追求自我提升嗎?

追求職稱就是私慾,是不是太不道德了。難道老師要成為一個無慾無求的人嗎?慾望是一個人行動的驅動力,什麼都不圖的人真的存在嗎?真的存在的話,他會努力工作嗎?不努力工作都做好嗎?

多想想雙贏思維,既可以成就老師的個人發展又可刺激到企業的發展。天天讓人進行奉獻,那不是赤裸裸的占人家便宜嗎。


造夢小兵


老師追求職稱,沒什麼不妥!

老師追求“私慾”,也沒什麼過錯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死守“無私奉獻”這個名譽,解決不了生活上的實際困難。

試想一下:

如果老師身邊的所有人大框大框地購買“黑皮西瓜”來解暑時,而老師還站在一堆“本地無籽西瓜”前猶豫不決時,他又怎麼有心思象蠟燭一樣燃燒發光呢?

如果學生每週的零花錢比老師每月的生活費還高時,老師還有臉“為人師表”嗎?

職稱,本來就是上級掛在樹上的一個“香餑餑”,也是老師們唯一一個靠自己“蹦一蹦”就有可能摘到的“充飢”品。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努力的往上蹦、奮力地往上跳。否則,別無門路!

如果說爭奪這個“香餑餑”是一種“私慾”,也行!但我覺得這種“私慾”並不違背道德,並不醜陋,也不骯髒。

其實,這樣的爭奪,其他行業也一樣普遍。只是,人們習慣換一種說法,比如“追求“、比如“理想”之類!

“私慾”也好,“追求”、“理想”也罷,人們通過對它的爭奪,社會才可能進步!

當今社會,仍有不少人對老師存有偏見。認為老師只有固守清貧才崇高,追求利益就是師德有毛病。其實,這種想法是對教育最大的傷害。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他是怎麼知道的?以他之心度人之腹知道的?


長風浩蕩


要說教師追求職稱,有一部分人有一部分原因是滿足個人私慾,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有一部分原因不完全如此。

申報省級課題要求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否則需要兩位高級教師作為推薦人推薦;當高級教師評委必須具有高級教師資格;職級工資和課時費都與職稱掛鉤;聘請專家作報告所付勞務費也與職稱相關;…等等,外界環境要求你有相應的職稱。當然,有人說我什麼都不要!什麼都無所謂!但我們這樣想:不刻意鑽營職稱,該有了何必不要呢?!這也是對自我的認可和肯定。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態度和健康的心理對待職稱,就完全沒有必要回避或拒絕職稱。


吳中才老師


“教師追求職稱,是個人私慾的表現”,這個說法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1、教師追求職稱,事關個人的切身利益。教師也是普通人,他們也要生存、要生活。而要生存、生活的更好,必須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而現行的教師待遇分配製度,是根據個人的職稱等級而定的,沒有高的職級,你根本就拿不到高的工資,其它的如比業績、表現等都是浮雲。比如,同一年參加工作的同學或同事,除去五險一金後,副高職級可拿到手工資在4600元左右,而中級職稱的只能拿到手4200元左右。教師群體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利益的競爭。

2、教師追求職稱,也是個人業務能力的展示。晉升職稱,除了一些不便言說的個人意志之外,往往還與業績積分多多少少有點兒聯繫,因此,個人的“光環效應”也事關教師的長遠發展。這也沒有錯!

總之,教師追求職稱,是事關利和名的事兒,絕對不是私慾。



輕風耳語


每一種工作都有級別的劃分,比如公務員有辦事員、科員,副科級,正科級,處級等等,醫生有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等,級別的劃分是為了激勵人們認真努力工作,積極上進,不斷學習和進取,當然不同的級別會有不同的利益,級別越高,工資越高,不但是對工作人員的激勵,也是對他們的工作的肯定。那麼為什麼教師就不能追求職稱,這是對教師工作的肯定和對教師的一種激勵和鼓勵,另外教師也是一種工作,是三百六十行的一種。中國曆來對教師的要求就是敢於清貧,敢於奉獻,不圖回報,就是一隻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麼教師追求職稱就沒有奉獻了,就沒有付出了?就不能成為蠟燭了?就不應該了,教師不是聖人,不食人間煙火,他們也有家庭,也有孩子需要照顧,也有老人需要贍養那個,老師也需要生活,也需要柴米油鹽,工作得到回報天經地義,無所厚非,不然為什麼要給老師定職稱這個說法呢,不要給老師戴太高的帽子,不要給老師太大的壓力,他們一直在努力工作,默默付出,追求職稱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少一些後顧之憂,他們也不會因為沒有評上職稱而撂挑子,不要難為老師們了,尊師重教的傳統還有嗎?教育是重中之重忘了嗎,國家的希望在哪裡?在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