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

再考一個功名,到千里外的長安

飛揚自己的鵝毛詩句

填滿超越大唐那座

高於喜馬拉雅山頂的詩歌谷底

————————————————————————————————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工匠、作家唐國明

————————————————————————————————

1、自己理想的詩

—————————————

鵝毛詩從2009年產生至今已經10年了,也被關注很久了。因為是我人生的第一本詩集,我便按年排選的方式,整本書挑了208首詩歌,包括前言裡的5首、後語裡的1首、正文202首,其中於2009年4月10日至2009年4月15日期間寫的,最具有鵝毛詩體特徵,最初取名為《雲夢湖邊的村莊》的108首詩,我一首不留,全放在此書中了。這樣既便於讀者閱讀,也便於專業人士研究。

……………………………………………………………………

關於鵝毛詩是不是我開創的詩體,這個問題要交給讀者,是我自己理想的詩,這點是不用懷疑的。在讀高中的時候,在故鄉那個小地方,我滿世界找理想的詩讀,但讀到的總不是我理想的詩。當我明白,別人是不會給自己寫出理想詩歌的,自己理想的詩,要靠自己來寫,於是我開始寫詩。越想寫出自己理想的詩,寫出的每一首都讓自己失望,以致最後絕望,甚至覺得如果自己連一首令自己滿意的詩也寫不出來的話,人生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又想既然寫不出自己理想的詩,又為何跟自己過不去,大不了不寫詩,寫其他的……於是我放棄了寫詩,也不再寫詩。

……………………………………………………………………

直到2008年,通過網絡認識了一個16歲的女孩,知道她喜歡詩後,無意間胡寫了一首發給她。沒想到她告訴我,她讀過很多詩,唯有我的詩才是她夢寐以求讀到的。因她喜歡,便斷續地隨便寫了幾首……

……………………………………………………………………

到2009年4月10日,我便不知為什麼,便一路每天幾十首地隨便寫了下去,寫到2009年4月15日,一共寫了將近200首。好久後再翻看時,第一感覺告訴我,我是一個真正的作家了。也就是說這五天內寫的詩讓一直沒有作家感覺的我,有了作家的感覺。

……………………………………………………………………

我接下來便開始刪改,最後留下了自己滿意的108首,也開始投稿。2010年12月在《星星》詩刊發表了詩作《月亮的你》。到2015年2月在《詩刊》上發表了詩作《雪白的鵝毛雪白的牆》後,在朋友的建議下,以“鵝毛體”詩為名掛在了網上,於是就有了2015年2月14日《西安晚報》章學峰記者發出的報道《湖南鵝毛體詩人唐國明走紅新媒體》,隨後2015年3月21日天津《今日新報》記者彭輝以題為《不滿詩歌被“搞髒”——唐國明:“鵝毛體”能讓詩歌更乾淨》的整版報道。鵝毛詩就這樣在網上紅火了起來,為了出版,我曾在網上發出3000萬出售這108首詩的終身版權來招引起出版社,雖然有出版商與我來談過,但最終沒有出版。

……………………………………………………………………

不以謀利為目的,以資助方式投資出版了我第一本書《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的龍書劍先生,讀過我的鵝毛詩後,又決定再次以資助方式投資出版,於是就有了這本書,至於讀者讀後,是不是讀到了“自己理想的詩”,只有讀後才知。

……………………………………………………………………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

2、《鵝毛詩》集第八部分入選了2017年所寫的關於湖南湘西鳳凰的鵝毛詩四首

————————————————————————————————

第八首:來到鳳凰

——————————

一千粒稻穀在飛揚,一萬根稻草已經枯黃

誰還有故鄉與他鄉

我們已一起奔跑在天下這個叫故鄉的路上

……………………………………………………

我乘著鳳凰,迎著江風與飛灑的陽光

從天空一飛而下到沱江

像站在珠穆朗瑪峰峰頂

讓我的詩歌像鵝毛大雪

在這個渴望白的世界

鋪灑飛揚

……………………………………………………

鳳凰飛啊,再飛山越水,帶著我飛到

鷹都飛不過的地方

這裡的村寨都在白雲之上

將幾百年的炊煙升向天空神仙居住的地方

這裡的路全都通往天上

那天空底下的一汪碧泉

在山頂之上隱藏

企圖一浪將天空掀翻在大地之上

……………………………………………………

我將乘風而去,又將乘鳳凰從九天

飛到沱江邊上,在長長的板凳上

與一個叫陽光的小妹

將我這顆燃燒天下詩書的頭顱

依在她的月亮裙上

——————————

第九首:默對沱江

——————————

坐在青山下,默對著沱江

統領我自己,啟程向蒼茫

一葉出清水,花開度上蒼

……………………………………………………

牆走到盡頭總會有門

鷹飛得再高再遠總會有停留的山頂

路的盡頭還有盡頭

我帶著我的天空與我的雲

也帶著我的天鵝與群鳥

在山巒起伏的陽光下

如江河飛奔

不求與日月同光與天地同壽

只求如不停息的大風

吹過一陣又一陣吹過

只願我不求天下,天下求我之詩文

……………………………………………………

坐在青山下,默對著沱江

統領我自己,啟程向蒼茫

一葉出清水,花開度上蒼

——————————

第十首:來到八公山谷地

——————————

億萬年前我揹著一把鋤頭來到這裡

為了尋詩,一挖萬年,挖到了谷底

然後,我流浪四方乘風而去

億萬年後,我又來到這裡尋找過去

我長大的妻子已在深谷中

腳踩行雲,霓裳微啟

等著我喊詩叫詞,雪中垂釣,生兒育女

將斷了億萬年的人間炊煙升起

——————————

第十一首:在八公山山頂

——————————

群峰將我向天空頂上雲裡

無形無影的大象小象

逍遙而來自在而去

……………………………………………………

我雖修煉萬年,已成仙體

常想停留此地,與青山白雲相依

常想找一個山間小妹

開六畝荒田,種百棵桃樹

置一條渡船,挖一條小溪

築三、五間土房,安寧寫詩讀書

……………………………………………………

再考一個功名,到千里外的長安

飛揚自己的鵝毛詩句

填滿超越大唐那座

高於喜馬拉雅山頂的詩歌谷底

——————————————————————

…………………………………………………………………………………………

—————————————————————

唐國明的書法:鵝毛帖

……………………………………………………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 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我們都是途中人。

3、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

——————————————————————————

唐國明簡介:

………………………………………………………………………………

唐國明是誰,他是——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漢子;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究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的文人;

一個胸懷“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

一個“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的感性學者。

………………………………………………………………………………

唐國明說:“科學精神就是‘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他說,讀書人的性格就如他追夢10多年租住在長沙嶽麓山8平方米房間裡坐“冷板凳”中,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在互聯網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所表現出來的如他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

………………………………………………………………………………………………………………………………………………………………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考古復原紅樓夢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蹟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通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絡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2019年4月江蘇無錫市《太湖》雜誌雙月刊發表唐國明鵝毛式探索小說開山之作《堅守在長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麼是唐國明“鵝毛小說”,就如作家唐國明本人所說的——

鵝毛式小說,就是吸收了詩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創作手法,就像鵝毛脫離了天鵝,迎風四處飛舞,鵝毛仍然是這隻天鵝身上的鵝毛。

…………………………………………………………………………………………………………………………………………………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佈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是誰不計功利得失出版了唐國明開創的《鵝毛詩》集與幾首鵝毛名詩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變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變換成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變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通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數據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迴流,會迴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數據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運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以大數據形式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會發生變化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發生變化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數據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行形式的數據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變數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變數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終極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終極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仍卻處在4的終極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我們都是途中人。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