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華夏文明的搖籃——山西,為晉商提供了怎樣的孕育土壤

十年文明看深圳,百年文明看上海。千年文明看北京,3000年文明看陝西。5000年文明,看山西,其實山西的文明歷史何止5000年,山西是人類文明進化史的標本庫,百萬年來在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西侯度、丁村、許家窯等幾十處古人類遺址。其中180萬年前的芮城縣西侯度遺址,是我國舊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類遺址之一,山西也是史前人類活動遺蹟的檔案館,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界處,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地帶。

山西南部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炎帝神農氏曾經活動在高平羊頭山一帶羊頭山腳下,至今仍保存有炎帝陵。黃帝軒轅氏則常年於黃河對岸的陝西省黃陵縣。5000年前唐堯虞舜夏禹長期活躍在晉南地區,為我們留下了堯舜禪讓大禹治水等美麗傳說。山西還是晉文公成就春秋霸業的祭壇,是韓、趙、魏,浴血戰國的疆場,是大唐王朝騰飛崛起的龍興之地,是明朝萬千移民日夜思念的溫馨故園。公元前1040年左右,西周建 國不久,周武王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華夏文明的搖籃——山西,為晉商提供了怎樣的孕育土壤

山西晉祠

晉稱的來源

周武王去世時,長子姬誦大概只有七八歲。據說在一次充滿童趣的遊戲活動中,少年周成王姬誦隨手將一片桐樹葉剪成圭的形狀,把弟弟姬虞封到唐國去做侯,姬虞因封侯之地為唐,就被後人稱為唐叔虞。唐是古地名,是堯當年活動的那片區域,叔是古代對弟弟的稱呼,虞是姬虞的名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桐葉封弟的故事。數年後,姬虞去世,他的兒子燮父繼襲父位仍任唐國侯。燮父即位後,因境內有晉水,便以水為國名。改唐國為晉國,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從此山西就有了另一個名字,晉。這就意味著晉作為山西的別稱,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山西也被稱作三晉。在西周王朝龐大的諸侯體系中,姬虞一脈活力四射,其後代篳路藍縷,勵精圖治,僅用了不長的時間,他們經營的晉國就在諸侯國中脫穎而出,成為西周王朝實力最強的藩國。而大周王室對各個諸侯國的控制力卻逐漸減弱,羽翼豐滿之後,晉國國君晉獻公終於置道義於不顧,辱其君親而長期稱霸春秋。又過了若干年,曾經為晉國立下汗馬功勞的韓趙魏三個貴族集團效仿它們的主人,卻有過之而無不及,肆無忌憚的瓜分了主人的家業。

地勢條件奠定人口基礎,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晉國被一分為三,因此山西又被稱為三晉。隋朝末年,李淵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一舉摧毀了統治中國37年的隋楊政權,建立了李唐王朝。大唐帝國的戰艦,從太原啟航,迅速成為中國歷史上繼漢朝之後的又一個盛世,太原因此被稱為龍城。山西有個洪桐縣,是明朝政府向中原地區大規模移民的集散地。中原是指以河洛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和淮河上游以北地區,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南省、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和安徽省北部等廣大區域。

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有優越的農耕條件,但是黃河和淮河頻頻發生的洪澇災害,始終是中原百姓心頭之大患。元朝末年,黃河中下游河堤多次決口,致使中原大片土地淪為沼澤。洪災過後,瓦礫狼藉,屍橫遍野,村舍變成廢墟,良田淤為沙灘,而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更讓中原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自然災害和連年戰爭使大批百姓流離失所,無處安身。河南省中東部、山東省西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蘇省西北等許多地方人煙絕跡。然而就在中原百姓倍受災荒戰亂痛苦的時候,山西卻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特殊的地理環境庇護了山西百姓免受洪災之苦,險要的地勢條件成功解除了農民起義大軍的戰爭威脅。中原百姓聽說山西風調雨順,富庶安寧,紛紛攀越太行山,湧向山西中南部地區。這就是為什麼陝西中南部地區會有整村整寨的山東、河南、河北籍移民的主要原因。山西遂成為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人口壓力驟然加大。明朝洪武至永樂50多年的時間裡,在官府的主導下,山西以晉南洪桐縣為基地,前前後後向中原地區進行了18次大移民。其中洪武年間十次,永樂年間八次。

大移民涉及到了18個省,500多個縣,881個姓氏,大約有一百多萬山西人離開了故土,這些背井離鄉的山西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不忘山西是自己的故鄉。只有山西才是自己的根。出於對故土的思念,他們由衷地唱出了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桐大槐樹的思鄉歌謠。3000多年來,三晉大地鍾靈毓秀,群星璀璨,為歷史進步和社會發展演繹了一個又一個人文傳奇,展現了一幅又一幅文明畫卷。毫不誇張地說,山西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根。

華夏文明的搖籃——山西,為晉商提供了怎樣的孕育土壤

晉商

優質環境和吩咐資源奠定山西經濟地位

為什麼山西在人類文明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仔細分析,與以下兩點有極大關係。一是山西特殊的地理環境,二是山西南部豐富的鹽業資源。山西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之東,因此成為山西或稱為河東。山西地形大致是東北西南走向,輪廓呈不規則的平行四邊形。有人說山西的形狀像一片樹葉,也有人說像一隻烤白薯,全省山川相間,從西向東依次為黃河、呂梁山、汾河、太行山,以黃河分秦晉,盛山盛水,層水層山,素有表裡山河之雅稱。

山西南北平均長度約550公里,東西平均寬度約290公里,總面積約156500平方公里。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總體地勢是兩山夾一川,東西兩側為隆起的山地和丘陵,中間是一系列沉陷盆地,最高峰是五臺山北臺頂,海拔3058米,最低處是垣曲縣黃河岸邊的西河口,海拔180米,全省平均海拔一千米左右。這塊被稱作表裡山河的黃土高原,是農業文明和草原文明的過渡帶,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水嶺。山西的自然地理條件具有三大先天優勢。

華夏文明的搖籃——山西,為晉商提供了怎樣的孕育土壤

五臺山

首先,太行呂梁兩大山脈綿延千里,重巒疊嶂,是天然的軍事屏障,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價值,因此山西是古今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其次,太行山呂梁山之間分佈著運城臨汾、太原、忻定、大同、上黨六大珠狀盆地。這六大盆地土質鬆軟肥沃,建有三幹河,汾河、磁窯河、文藝河、漳河、涑水河等眾多中小型河流,灌溉滋潤適宜原始耕作條件下的農業生產,再加上山西地勢較高,沒有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患威脅,農業能夠旱澇保收,適合人類生存。這種相對特殊的地理環境,奇蹟般地為中國保存了豐富的人口資源。第三,林業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山西82%是山地丘陵,崇山峻嶺間分佈著成片成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動植物種類繁多,林業資源十分豐富,黃土之下儲藏著豐富的煤、鐵、錫、銅等礦產資源。這些林業資源和礦產資源為商業流通和原始手工業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位於山西南部的海州鹽湖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鹽產地,鹽湖位於中條山下運城盆地的最低窪處,呈帶狀東北西南走向,長約30公里,寬約2.5公里,湖區面積最大時約20萬畝。沿湖南面的中條山上有一封口,當地人叫鹽風洞。

每到酷熱的夏季,鹽風洞就會吹來乾熱的南風,使鹽湖的滷水自然結晶,形成白花花的鹽粒。鹽工把這些潔白如玉的嚴厲攏刮到一起,不用經過任何加工就可以直接食用或出售,一切工序自然天成,這簡直就是天掉餡餅的好事情。所以解州鹽湖的鹽一直為朝廷所壟斷,是歷代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唐貞觀年間,解州的鹽稅收入一度佔到朝廷年財政收入的1/4。由於鹽湖特殊的經濟作用,人們逐漸產生了鹽神崇拜。據史料記載,當年舜帝曾經端坐鹽湖岸邊,手撫五絃琴,臨湖吟唱,南風之薰兮,可以解無名之韻兮,南風之時兮,可以復胡明之才兮。這就是著名的南風歌。其意思是南風啊你吹的那麼浩蕩,你吹過來就可以解除老百姓的痛苦。南風啊,你颳得正是時候,你刮過來就可以保佑老百姓財源滾滾。舜帝祈求和煦的南風,解除老百姓的痛苦,期盼及時的南風為老百姓帶來財富。如此看來,如果史料記載屬實,南風歌無疑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舜帝理所當然的是中國詩歌的祖師爺。如今,人們在鹽湖附近建起了海光樓、歌新樓,巖峰亭和鳳凰谷,盡情欣賞沿湖的自然風光,築起了池神廟、鹽風神廟、山神廟,虔誠的供俸言神風神和山神接受著古老鹽文化的精神洗禮。

華夏文明的搖籃——山西,為晉商提供了怎樣的孕育土壤

平遙古城

政府政策助力鹽商發展,鹽商發展反哺政府財政

從某種程度上說,解州池鹽孕育了華夏文明,哺育了炎黃子孫。晉商城邦肇始於明朝初期,朱元璋實行的開中法,開是設置,開設開通的意思,中是指折中、中庸,不偏不倚,表示互贏互利,雙方都得益的意思。開中法就是開設一種對官府和商人都有益處的經濟管理形式,旨在政商雙贏。需要指出的是,開中法並不是明朝首創,宋元時期已有類似的政策叫折中法。折中法是一種食鹽專賣辦法。宋太宗時由於北方邊境軍需匱乏,官府下令商人往邊境入納糧草稱為入中。

官府按路途遠近及物資品質,優價折籌發給商人特殊的有價證券,商人憑此證券到指定場所,兌換現金也可持此購買食鹽,通過販賣盈利。元朝曾沿襲使用過這種制度。明朝的開中法大致分為報中、守支、示易三個步驟。報中是鹽商按照官府的招商榜的要求,把糧食運到指定地區,向官府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以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示易是指鹽商把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朱元璋為什麼要大規模實行開中法?主要原因在於朱元璋雖然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但並沒有徹底消滅蒙古民族。

被趕走的蒙古人頻繁侵擾大明北部。為了維護邊疆穩定,朱元璋重兵壓境,從渤海之濱的遼東半島到西部遼闊的茫茫荒漠,由東向西呈一字形設置了九大軍事重鎮。朱元璋先後生育了26個兒子,除太子朱標外,他把最有能力的幾個兒子悉數封王鎮守邊關,次子朱樉,封秦王守陝西。三子朱罡,封晉王守山西。四子朱棣封燕王守雲煙。朱元璋在北部邊境,陳兵百萬,強大的軍事力量使多事的北方安定了許多。然而令這個新生政權頭痛的問題是,連年征戰,加上建國後建立龐大的軍事防禦體系,國庫已經捉襟見肘。

華夏文明的搖籃——山西,為晉商提供了怎樣的孕育土壤

喬家大院

如何才能有效解決國防建設中巨大的糧草需求和費用開支等問題,考驗著這個新生農民政權。山西參政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建議朝廷借鑑宋元時期的經濟政策折中法,鼓勵支持商人承擔邊防的糧草供應義務。許以其鹽業專賣權利,以經營鹽的利潤比償支援邊防的支出,這是一種以經營許可證換取糧草的特殊經濟政策,是用政策彌補國庫虧空的聰明之舉。這可能是中國人最早實行的商業許可證配額制度。商人們根據路途遠近提供給邊防部隊一定糧草,即可取得相應的食鹽專賣指標,依靠買賣食鹽取得的收入,彌補邊防支出,並獲取壟斷利潤。

這項政策的經濟槓桿作用非常明顯。首先這是一項朝廷與商人互利雙贏的經濟政策,朝廷只用出臺政策就可以獲得鉅額財政收入。商人們根據政策規定獲得食鹽經營權,彌補提供糧草的付出,並獲取超額利潤。其次,這項政策具有較大的彈性,商人換取同樣額度的許可配額,根據路途遠近不同,需要付出不同的經濟代價。比如,如果商人們在大同用糧食換指標,一石你可以換一道鹽引,一道鹽引是經銷200斤食鹽的等價憑證。如果在太原交易,換取同樣額度的援引,需要付出一石三鬥米,多出來的三抖就是太原至大同的運輸費用。

明朝實行開中法是一個發財的大好良機,關鍵是看誰能抓住這個機會。然而這種買賣並非誰都敢於承攬,因為其中的風險難以預料,這就要求商人們既具有精明的商業頭腦,更要具備承受巨大商業風險的膽量。誰有這種慧眼和膽量呢?在別人猶豫不決的時候,山西商人抓住了這個機會,正是由於具有審時度勢的眼界和勇於擔當的精神,山西商人順勢而為,輕輕鬆鬆脫穎於商界,等他省商人反應過來時,山西商人早已一騎絕塵了。

社會上曾經有一種聲音,明朝的開中法富了晉商毀了國家,公平的說,開中法是一項既照顧公平,又講求效率,能夠實現雙贏,甚至多贏的利國富民的政策。這項政策對於緩解政府財政困難,鞏固國防,推動經濟發展,活躍流通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只不過這項政策在後來的執行過程中受到干擾破壞,而走了樣,這是後話,在此不以辨析。山西商人能夠利用開中良機搶佔鹽業市場,得益於兩個有利條件。一是明朝設置的北方邊鎮,距離山西比較近,交通相對便利,運輸成本低;二是山西商人靠近山西南部的海洲瀛湖,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山西商人面對天賜良機,乘勢而上,迅速佔領了鹽業經營的主要陣地。為了節省運輸成本,賺取更多的利潤,晉商組織親戚和老鄉在塞外廣收糧食,開荒種地,一車一車糧草源源不斷地輸入宣化、大同、綏化等軍事要塞。山西商人還廣交人脈,調動各種因素,最大限度的擴展商業規模及儘可能的獲取超額利潤。為了壟斷鹽業市場,山西商人還把權力元素滲透到商業領域。河東鹽商王氏家族的王崇古官居兵部尚書、陝西總督封疆大吏,河東另一鹽商張氏家族的張四維,曾任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等職。除了官僚背景和官商結合,晉商以姻親為紐帶,強強聯手,壟斷經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上述王張兩族就有緊密的姻親關係,後起的喬家、徐家、曹家等,不是親家,就是連襟。山西商幫就是以相親姻親為基礎,以商業經營獲取利潤為主要目的,充分滲透權力元素,漸漸形成了所向披靡的商業勢力。山西商人秉承開拓進取,自強不息,不怕艱辛,敢擔風險的進取精神,誠信勤奮,刻苦謹慎的敬業精神,地域城邦合夥投資聯號經營的群體精神,以及獨有的群體魅力,獨步江湖,稱雄天下。

先後崛起了晉南王氏、張氏、等家族,平遙李氏、雷氏和毛氏等家族。晉幫橫掃商業江湖,晉商豪門富可敵國,一個區域性的商業帝國誕生了。清末民初大學者梁啟超先生曾經激動的評價說,鄙人在海外十餘年,對於外人批評,商業能力常無與對。獨至此有歷史有基礎能繼續發達之山西商業,鄙人常以自誇於世界人之前。

歡迎關注,本人近期將持續深挖晉商成功之道,為那些奔波在掙錢之路上的朋友提供參考,未來本號將深耕成功人士的賺錢思維,願與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