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古代房屋屋頂形式多種多樣,諸如硬山、懸山、歇山、廡殿等。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王家大院、喬家大院民居建築,以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佈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簷下樑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民居是最早的建築,中國傳統民居建築裡常見的屋頂形式一般是“人”字型結構,而喬家的房頂卻是半邊蓋的,有句俗話講“山西陝西一大怪,房屋都是半邊蓋”。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民間有句俗語:“山西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山西民居之所以大多為單坡內落水,流傳昀廣的說法稱之為“四水歸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處乾旱,且風沙較大之地,將房屋建成單坡,能增加房屋臨街外牆的高度,而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禦風沙和提高安全係數,而院內緊湊的佈局則顯示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民族性格。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這樣蓋的屋頂有幾大好處: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鄰居共用一面牆,俗稱“夥牆”或者“借牆”,這樣可以節約土地和建材;二是能將鄰居的外牆變成內牆,提高房屋的保溫性和舒適性。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道家思想認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和人本為合一。儒家思想認為,天為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


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人和自然是相通的,為此人事應順應自然,做到與自然和諧統一。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再有就是因山西屬於典型的大陸性乾燥氣候,天氣乾旱降水較少,雨水珍貴,下雨的時候人們都希望雨水流到自家院子。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受此影響,中國古建築也被打上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烙印。此外,古人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四合院中的"四"為四方,象徵著“地方”,其中的“合”為閉合,象徵著天圓,四合院的設計,體現了一種“天圓地方”,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理念。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這樣財氣不會外洩,即“肥水不流外人田”。

四水歸堂:你沒見過的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屋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