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葛根塔拉葛根庙,有200多年历史,免费开放给市民

点击‘关注’,让我们一起云游世界,看数不尽的自然风光,道不尽的文旅故事!

乌兰浩特葛根塔拉葛根庙,有200多年历史,免费开放给市民


葛根庙

01草原上召庙多,西部多于东部,“召”和“庙”是一个意思

到内蒙古草原上旅游的小伙伴可能会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召庙,明明都是庙,有的叫某某“召”,有的叫某某“庙”,其实它们都是一个意思,“召庙”是蒙汉同义复合词,“召”就是蒙古语“庙”的意思。

乌兰浩特葛根塔拉葛根庙,有200多年历史,免费开放给市民


依陶赖图山南坡脚下的佛像

草原上召庙多,还要从游牧民族开始定居说起,在明朝末年以前,游牧民族很少在草原上搭建固定建筑物,也就是不喜欢过定居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骑兵如果离开了游牧将彻底失去魔力,我们都知道阿拉坦汗曾在明朝末年同明朝开始跟明朝通商,在今天的呼和浩特旧城区修建当时的归化城,开始了土默特部的定居生活。

乌兰浩特葛根塔拉葛根庙,有200多年历史,免费开放给市民


葛根庙

从此以后,草原上在明朝政府和清朝政府的相继鼓励下,开始了在草原上大肆修建王爷府和召庙,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归化城,当时有人说这里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座绵绵召,规模之大令人乍舌。

02鼓励蒙古人信仰佛教,便于统治管理,同时解决牧民“就业”

见召庙鼓励蒙古人信仰佛教,最直接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信仰便于统治管理,另一个是解决“就业”问题。

过去蒙古牧民几乎是全民皆兵,几岁的孩子都能骑马在草原上奔驰,而他们的赛马制度也非常的奇特,部分年龄,所有人一起比,这样就能让最优秀的骑手脱颖而出,每一个都是合格的骑兵,在战争年代非常有用。

乌兰浩特葛根塔拉葛根庙,有200多年历史,免费开放给市民


葛根塔拉镇

现在定居下来,开始了通商协作的和平生活,草原上放牧的任务就那么多,这样就有大量的年轻人无所事事,这样就把每家的壮丁按照比例派到召庙中供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解决“就业”吧,也是为了国家安定和对牧民的有效管理。

03葛根庙是东北规模最大的喇嘛庙,由原哲里木盟10旗王公筹集资金修建

葛根庙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东南方向30公里处,陶赖图山脚下,洮儿河从附近流过,属于典型有山有水的灵秀之地。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喇嘛庙,共有5大殿堂,占地6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依山傍水。

它于1796年由原哲里木盟十个旗王共同筹集资金修建,请了30多位能工巧匠,历时三年修建而成,在东北一带影响力非常之大,受十旗王公重视,虽然在1966年曾经被破坏殆尽,近些年通过不断新建、修缮,规模更胜从前,并面向市民免费开放,成为来这里旅游的打卡地。

乌兰浩特葛根塔拉葛根庙,有200多年历史,免费开放给市民


气势宏伟

04葛根庙带动葛根庙镇观光农业旅游

受到葛根庙名气的影响,葛根庙镇的观光农业发展也非常顺利和前卫,非常有代表性的YM新村看起来就像一个城中村,一户户都如同独栋别墅一样,不仅整洁而且整齐划一。村子被绿树掩映,鲜花围绕,周边规模化农田作业气势宏大。

不仅如此,这里的农村电商也看展的如火如荼,农民的思想意识超前,对互联网新兴事物接受得非常快,自媒体推广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乌兰浩特葛根塔拉葛根庙,有200多年历史,免费开放给市民


YM新村

乌兰浩特葛根塔拉葛根庙,有200多年历史,免费开放给市民


YM新村整齐划一的民宿

05乌兰浩特的一块风水宝地

有人说,乌兰浩特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而葛根庙周边就是它的灵秀源泉,来乌兰浩特旅游,这是一个不可落下的打卡地。

小伙伴们,你们来过乌兰浩特旅游过吗?到过葛根庙镇吗?听说过葛根庙没有,欢迎留言,你们的留言、分享、收藏是我撰文的原动力,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