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是一种病态心理,动辄认为别人“仇富”更是心理病态

“仇富”是一种病态心理,动辄认为别人“仇富”更是心理病态

最近几天,1,5万名在英国的未成年留学生的归国问题成了公众关注的话题,166位家长联名要求政府包机接自己孩子回国。

由于英国本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大量的在英国长期居住的人回国,必将对我们的防疫形势,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不排除爆发因病毒输入引起的新疫情。所以,不少的网友,对于这些留学生回国,持反对意见。

而前期一些已经回国的留学生,有的不服从防疫规定,比如,要喝纯净水的“豌豆公主”,大呼要自由和人权的“卫道士”,不愿集中隔离的“特殊族”,凡此种种,更是让舆论一片哗然。

但近日,一位未成年留学生的母亲的一席话,成功激发了大众的强烈反弹:

我就是有钱,我送孩子去国外留学有错吗?我这么有钱,为什么不能够给学生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现在面临疫情时期,我为什么不能够将孩子送回来?你们不就是仇富吗?你们不就是看不惯有钱人吗?”

其实,这位母亲的话,并非毫无道理:

送孩子去国外,确实没有错

——至少没有任何一条法律禁止送孩子去国外留学(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待探讨);

这么有钱,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确实应该——哪一个父母不想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就是那些批评别人送孩子去国外的人,你们难道不想自己的孩子读好学校?

面临疫情,确实可以把孩子接回国内——中国的公民,当让有权利回到中国,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罪大恶极的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也没听说过谁被剥夺国籍)。

但大家是不是仇富呢?是不是看不惯有钱人呢?

客观地说,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仇富”的人——他们对一切富者所表现出的都是怀疑、迁怒、嫉妒、蔑视、不屑、愤懑、仇恨等复杂的心理。即不管别人的钱,是通过多么辛苦努力的付出得来的,他们都恨不得一场大火,将之化为乌有。

笔者绝不是富人,但有一次开车,被一辆电瓶车追尾,围观者中竟然有人说“你开汽车,肯定是该你赔”——这种逻辑的背后,其实就是“仇富”。

在心理学上,“仇富”,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如不及时调整,就有可能走向偏执!

“仇富”是一种病态心理,动辄认为别人“仇富”更是心理病态

但我们就事论事,针对请愿包机回国的未成年留学生的反对意见,真的都是“仇富”吗?

我想,冷静的分析,这中间,不排除有“仇富”的人——比如,有些人认为“你有钱送孩子去读书,就有办法让孩子回国”,还有人说“既然把孩子送出去,还接回来干什么”?这些言论,个人以为,背后确实有“仇富”的心态。

但我们仔细看,反对意见中,更多的看法是什么?你有权利回国,你也可以向政府请愿,请政府包机接回这些孩子。但所有的费用,必须你们自己承担——说白了,你不能用我们大家的钱,来接回你个人的孩子,何况,出国留学并不是全体中国人人都可以做的事啊!

如果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说,你这不是富人在“割韭菜”吗?

举个例子,你把自己的钱都花在了超高的消费上,天天山珍海味,动不动欧洲几年游,然后要求国家为你提供生活保障,合理吗?

有法律依据吗?

对所有的反对意见,不甄别,不分析,一棍子打死“你们这是仇富”——有几个钱,稍不顺意,就认为别人是“仇富”,这种心里,比起病态的心理,严重得多,叫做心理病态——应该花一点钱,好好治疗了,不然,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仇富”是一种病态心理,动辄认为别人“仇富”更是心理病态

不过,三水三心更愿意认为,这不过是一个爱子心切的家长的一时激愤之语。

但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