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我们都知道,德国的人口只有八千万多万人,但是德国人占据了全世界差不多一半左右的诺贝尔奖,这足以见得这个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也是因此他们国家的教育水平一直引领全球,成为标杆。那么德国教育为何能培养出这么多人才呢?

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什么是德国教育

万万想不到的是,能够由此殊荣,获得那么多诺贝尔奖,是因为他们采取了“禁止学前教育”,并且是国家宪法所规定的,因为他们的这种做法是避免了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智力,也被世人称为“先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

这个国家的宪法规定,孩子在上学之前,父母不能让其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即使上了小学之后,也不能学习除了课程以外的其他课外知识,在上学之前,主要提倡让孩子“快乐成长”。

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一、禁止学前教育不等同于不教育孩子

有的中国家长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德国既然禁止学习教育了,那么德国的宝宝们幼儿时期都学习什么呢?德国的家长们平常对于这三点的教育很重要。

1、家长们会教育宝宝们基本的常识,如教育孩子不要让其大声说,禁止暴力摔东西等。

2、家长们会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参加一些他们喜欢的手工制作。

3、家长们会培养孩子的情商,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但这个并非德国独有,如今整个欧洲基本都是如此做法。

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二、从来不强迫孩子

这一点跟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差距就很大了。德国家长从来不会给孩子喂饭,因为他们的孩子饿了会自己吃。而中国家长担心宝宝身体得不到很好的营养,宝宝不吃饭的时候,追着都要喂宝宝吃饭。

德国宝宝不会做的事情,家长会给予他们鼓励或者暗示他们一下,绝对不会包揽孩子的事情。而中国的家长的做法是,只要孩子出现难题的时候,大多数会上去帮助宝宝。不包揽和不强迫孩子的做法,才不会抑制孩子自主的独立性。

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三、家长会向孩子承认过失

德国家长们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会经常把“谢谢”、“对不起”等词汇经常挂在嘴边,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以平等的方式给予孩子最大的尊重。中国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般会把宝宝当作小心肝,更小的弱者,是需要保护的对象来对待,所以有时候会忽略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四、法律规定:严禁父母唠叨,孩子要做家务

在当地有明文规定,父母不允许做出打骂孩子的行为,若是由此行为,孩子觉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者遭到父母给予的冷漠,可以通过法院途径来制裁自己的双亲这样的行为。一般的中国父母多多少少还有点“棍棒出孝子”育儿理论的影子,孩子惹得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可能会不经意吼孩子一两句。

对于孩子的条款,是必须让孩子帮助家长干家务活,例如扫地,洗碗。中国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不太会让孩子做家务。对于育儿,更应该培养其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总结来说,因为教育差距的不同,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同,德国的这种“输在起跑线”的教育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今很多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经常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学各种数学诗歌等,这更应该值得我们深思了!

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德国人为了从小去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特别设计了一种绘本,当父母不知道如何去教导孩子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绘本教育,让孩子玩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技能,建议中国的妈妈们,也给孩子准备一本,真的是物超所值,让孩子成长的更快。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一套书共12册,12个成长主题,帮助2-5岁孩子孩子养成自理懂事的好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孩子。

让孩子富有爱心、更有勇气,敢独自睡觉,不抗拒洗澡、知道医生不可怕,会让自己很健康等。不用“硬碰硬”的对抗,也能让宝宝乖乖听话。

诺贝尔奖一半来自德国,仅从这4点,中德孩子的教育就拉开了差距

↓↓↓↓点击图片购买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套装12册)儿童绘本故事宝宝情绪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