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01

昨天,一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在朋友圈疯狂刷屏。文章从“寒门难出贵子”这一热点话题出发,讲述了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

不到一天时间,这篇文章已经收获了10W+的阅读量,和将近四万的点赞。

但如果你现在再去看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它已经被删了?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不过短短十几个小时,为什么小编舍得删掉这篇阅读转发如此之高的文章?

原因就在于它存在着无法解释的漏洞!很多细节根本经不起推敲。

有人扒出了它的几点问题:

1.与现实不符

①主人公2013年高考,高中时喜欢网剧《灵魂摆渡》,而《灵魂摆渡》2014年才上线。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②文章里有一张黑白配图,并注明2011年。这张图片后来也被眼尖的网友认出,表示这所学校2011年还没建好,当时仍是一片黄土。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2.逻辑不严谨

文章一开头,就说主人公去世后银行卡里还有3700多,问题是作者自己说和他联系很少,是怎么知道人家卡里余额的?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3.缺乏常识

①文中提到“周有择”像个在接受诺贝尔奖的数学家,而诺贝尔根本没有数学奖。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②投行大佬一般不管VC和PE的事情,而且聊天的时候也不会一口一个"VC",一口一个"PE",就像一个著名医生不会一口一个“外科”,一口一个“内科”一样。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02

文内类似问题不胜枚举,而这样一篇漏洞百出的“毒鸡汤”,却被很多人当成“好文”分享出去。

我们并不是想要指责人们读文不走心。

现如今是快速阅读时期,大众通过简单的阅读来放松神经,娱乐消遣,所以大多数人往往不会对一篇文章逐字逐句的进行推敲,而是了解一个大致意思,领会其想表达的主要思想即可。

这就给了一些胡乱编排的垃圾内容可趁之机。

而我们的孩子就有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接触到这类文章。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不过是一篇标准的大数据统计下写出的高流量文,尽管它漏洞百出,但对于那些分辨能力不强,价值观还未形成的孩子们来说,很容易被它影响。

估计不少成年人第一遍看时,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甚至还有点感动,更别说孩子了。

很多人在阅读完文章后,脑子里可能只留下:寒门、状元、物欲横流的社会、死亡等这类关键词。

利用这些来博取人们同情和关注,贩卖大众焦虑,实在令人不齿。让孩子读这些垃圾文章,等于浪费时间和精力。

03

网上一些垃圾读物为了收获高阅读量,甚至不择手段的挑战人们的底线,用一些夸张、毁三观的标题来不断博人眼球!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一想到涉世未深的孩子看了这类文章,父母的心又怎么平静的下来?

再看这篇《寒门状元之死》,除了夸张的内容,文末还口口声声称自己是:真实事件!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你可以编故事,但你不可以编了故事却说它是真实事件,这是对读者的不尊重。

如果仅仅只是一篇故事,我们可以看完后一笑了之。

但如果你偏要说是真实事件,就是一种欺骗了!

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别让垃圾读物毁掉你的孩子


可怕的是我们的孩子信了!

寒门出的状元,最终落得如此结局。给人一种“读书无用论”的不良引导。

通篇文章都在煽情,渲染阶层差距,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消极和无奈情绪。主人公寒门出身终于考了个状元,结果混成这样收场,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不去多想,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这种让家长避之不及的“毒鸡汤”,却在各大朋友圈悄然流行,它毁掉的可能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对未来的希望。

幸好,在它蛊惑更多人前,终于被封了!

部分资料参考自“为你写一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