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大學是一種怎樣的認識?

拆那小哥哥


大學的認識?我自己的想法是,大學是從學生進化到成人的一個場所,我覺得大學最重要的是鍛鍊你的自控力,如果你沒有自控能力的話,這四年就會荒廢,因為從小到大都被家裡人還有老師一直束縛著,上了大學以後可以說除了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就沒有人管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覺得在大學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分配到自己的興趣上面去幹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是學業也不能落下,當然戀愛也是要談的[呲牙][呲牙][呲牙]



lyttt123


我被大學上過,但不後悔!


杜新治


在高中時代,大學成為我的一個理想

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我,成績還算不錯。家裡覺得應該繼續上高中,然後考大學。我也理所應當,把考上大學當作自己的目標。而高中學習枯燥無比,有一個理想在心中能一定程度上淡化三點一線的乏味生活。說白了,就是有個念想。

我還清楚地記得高三那年,年級召開“百日誓師大會”之後,各個班級還召開了各自的班會。學校為此還請了往屆優秀的畢業生學長,每個班級都分到了兩個名額,給我們傳授經驗,鼓勵我們要相信自己。而大學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心中最理想的港灣。

作為大學生,大學就是我的一個標籤

不負眾望終於考上大學的我,也成為了每年近千萬考上大學其中的一員。而這之後,“大學生”作為一個標籤,也被動地貼在了我的身上。家人提起,親戚提起,同學提起,導員提起,教授提起,我都是“大學生”。隨著大學生活離我越來越近,我對這個標籤的理解也越來越深。

大學,是一個讓自己認清自己的地方,也是一個提供創造與可能的平臺。很多人都說大學學歷靠混就行;而我想說,自己的生活與未來依靠的不是別人。很多人又說大學生整天無所事事,只知道吃喝玩樂;而我想說,這看你怎麼能夠用好這個平臺。

畢業已經年,大學變回我的一個夢想

已經畢業多年的我,還是會時常想起那些和朋友、同學相處的美好時光。那再也回不去的日子,變成為我的回憶;而見證這些故事的地方,則變回為我的一個夢想。

(先寫這麼多吧,以後有機會再更)


楓雪故事


大學,給我的感覺更像一個社會的縮影。

大學,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來自學業的挑戰。

學到更多的知識,我是一名舞蹈生,在大學以前學習到的舞蹈比較單一,僅僅學習了一些主要的民族舞蹈,部分基本功,簡單技巧。但是在大學裡民族舞蹈的劃分更多,基本功分得更詳細,方法也更科學,還會學習舞蹈解剖學,舞蹈賞析,舞蹈編創等更詳細更多樣的舞蹈知識,這就是大學學到更多的知識。

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在大學期間由於特別喜歡流行舞,參加了學校的流行舞社,第一年擔任幹事,說簡單點就是社團跑腿,社團舉辦活動,需要寫申請,各個部分蓋章,申請活動經費,報賬這些通通都是幹事應該乾的事,不過也參加了許多其他社團的活動,因為有社團聯誼嘛。各種活動都有不同的意義和體驗,需要自己親身經歷。

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這裡面相處最久的就是舍友,可能每個宿舍都會有一個奇葩,可能是你是我也可能是他,大學宿舍一定不能錯過的八卦旅社。

學業的挑戰,說簡單點就是不掛科,我們舞蹈生的弱項大部分是英語,所幸筆者沒有掛過一次科,承蒙舍友謙讓,還拿過幾次獎學金,也是比較幸運了。


元帥愛街舞


個人覺得

作為一個大三黨。感覺到了大三真的每個人的差距就拉來了,想考研的,之前也是認真讀書,年年拿獎學金,做班委的,把很多獎項也拿到手裡。做社會實踐的,一部分人也混的很好,提前就拿到offer

如果不想墮落,又不知道以後到底要去幹嘛,就好好努力,該上課就去上課,想考的證書就趕快去考,考證或許以後用不上,但是這個過程會讓你變得自律,這一點很重要,大學要學會自律。課外時間可以去參加活動,校級和校外的。多上網,利用網絡資源掌握一門技術,比如攝影,ppt,ps等等。

如果想拿獎學金之類的,就要了解好規則,學校裡的規則,你要了解清楚,所以你如果當上了班委,你會這種規則信息,你就會很明白,你就知道還努力的方向是哪裡。

總而言之,不要封閉自己,不要讓自己的朋友圈只有舍友和本專業的同學。多去參加些活動。大一大二的時候,你沒有感覺什麼變化。大三了你就深有體會了。

另外鍛鍊和旅遊也是必要的。有錢有時間去遠的。沒錢的把學校所在市的景點去一去,也很好。

祝大學順利。



雙胞哥


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在2020年初疫情的到來徹底打亂了我的生活。在我的印象裡大學是美好的,可以認識新的同學朋友,參加學生會鍛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我的大學是一個拜年院校,綠色做的非常的好,隨處可見鳥類和小松鼠,我愛我的大學,就像愛我的小學初中高中一樣。






獅子座小呵呵


,大學很輕鬆,很快樂(那是給學弟學妹們畫大餅,畫未來,當然也不能怪老師,學校要求升學率和重點本科率,老師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思想工作),大學屬於一個半社會半學校型的教育機構,在裡面你可以見到比高中初中以來更多種多樣的人群和現象,就好比一個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木板的高低取決於校園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外邊進來的,有裡邊出去的,木桶裡面有源源不斷的清水不斷湧入,而外面社會上充滿各種元素的水也不斷湧進來。大學裡,你可以迅速的適應即將在社會上的該去適應的東西,可以讓自己很快融入社會。也可以參加各種有趣的社團,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在出到社會之後非常重要,可以影響到你的職業規劃),當然,這取決於你是在什麼樣屬性的一所學校。大學是實現夢想最初的地方,在裡面你可以聯想,可以實踐,可以開展發展你的社交,讀好大學,還可以鞏固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這麼一位領導者告訴過我;學歷並不是說沒用,你就學歷證明了你在職位上的基礎知識是否豐富。個人並不贊同很多人所說的學歷沒用,通俗的說說這些的人一般都是學歷不夠,胸襟不夠,自信不夠,的多數一群人。總結;個人對大學是敬畏的,如果有機會,本人還是願意迴歸本母校去繼續深造。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不作他用。


淼三水啊


大學,並不像高中的各個老師所說的,大學很輕鬆,很快樂(那是給學弟學妹們畫大餅,畫未來,當然也不能怪老師,學校要求升學率和重點本科率,老師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思想工作),大學屬於一個半社會半學校型的教育機構,在裡面你可以見到比高中初中以來更多種多樣的人群和現象,就好比一個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木板的高低取決於校園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外邊進來的,有裡邊出去的,木桶裡面有源源不斷的清水不斷湧入,而外面社會上充滿各種元素的水也不斷湧進來。大學裡,你可以迅速的適應即將在社會上的該去適應的東西,可以讓自己很快融入社會。也可以參加各種有趣的社團,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在出到社會之後非常重要,可以影響到你的職業規劃),當然,這取決於你是在什麼樣屬性的一所學校。大學是實現夢想最初的地方,在裡面你可以聯想,可以實踐,可以開展發展你的社交,讀好大學,還可以鞏固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這麼一位領導者告訴過我;學歷並不是說沒用,你就學歷證明了你在職位上的基礎知識是否豐富。個人並不贊同很多人所說的學歷沒用,通俗的說說這些的人一般都是學歷不夠,胸襟不夠,自信不夠,的多數一群人。總結;個人對大學是敬畏的,如果有機會,本人還是願意迴歸本母校去繼續深造。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不作他用。


那年村頭的帥小夥


說說我的故事吧!

首先要先努力進入一個好大學,為什麼?因為一個好大學環境設施以及各方面都特別好,就這樣說吧,清華的計算機系哪怕你覺得你是最後一名,也比一個普通本一的或者專科的學生技術強的多,在這並不是所有人,因為任何人只要肯努力都有可能成功!你上一個大學只能說明你大學之前的階段還湊合,是一種優勢上的積累!

再說進入大學,第一天晚上,我就趕上了舞會,動感的阿拉伯之夜一群正值青年的同學在這裡互不認識,卻一起跳起了舞,好歡快,那也是一種高中抽離之後的放縱!再加上大學課程不是很緊密,尤其是晚上肯定是自我安排的,再加上週六日,那傢伙,空餘時間簡直不要太完美,有女友,有舍友,總有人陪你玩!但是我錯了,我以為可以釋放了,原來上大學還有好多人在努力,而我忙著談戀愛,忙著兼職掙錢!到後來才知道高中好多不如我的都考研了。在這不是說考研多麼好,尤其是一般學校,只要稍微努力還是很好考的,但是咱不是心高氣傲嘛,後來還是悲劇了!

在這,我再次強調什麼階段幹什麼階段的事,即使是大學,還是應該多積蓄力量,多規劃!厚積才能薄發


教育行業一朵花


好久不寫回答,來寫一個吧。

我也不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讀了什麼樣的大學,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規劃,所以就說說看我自己吧。

我本科上的算是一所很不錯的專業院校,考上這個學校也是付出了不少努力的。但是年輕人心不定,大部分人沉不下心學習,尤其是在國內的考試製度下,進入大學就像被壓住的彈簧突然撤了力,感覺要上天了。

大一大二的時候無腦瞎玩兒,談戀愛,逃課,等等,各種掛科重修,成績一塌糊塗,而且還發胖。

大三之後覺得玩兒的也沒什麼意思了,開始稍微用功一點的學習,但也僅限於自己感興趣的學科。

大四突然覺得學習挺重要的,並且打算出國深造。奈何之前慘淡的成績單和空空如也的大腦都讓我無比焦慮 好在什麼時候努力都不晚,所以用了一年的時間努力提高績點,學英語,做畢業設計和申請研究生的作品集,還減了肥,考了駕照。感覺找回了高考前的那種充實感,很久都沒有那種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感覺了。

目前在國外讀碩士課程,這個期間慢慢在調成自己的狀態,雖然之前那種忙碌充實的感覺很好,但是現在很嚮往從容淡定,有條不紊的狀態。

總而言之,對大學的態度就是,學校給你提供的,主要還是一個學習的環境,各種免費的教學資源,相對專注的學習氛圍,老師的指導等等,這些是離開學校以後很難再有的,所以要懂得利用這些條件。我現在就很後悔之前沒有好好學習,有些當時沒有及時吸收的知識,現在想補回來會難很多。還是要好好學習呀,個人認為,學習主要不是為了取得文聘,獲得社會的認可,而且受教育能使人變聰明,能讓人認清自己,看清這個世界。我覺得一個人懂的越多,活的越通透。

所以,大學應該是一個做學問的地方,我不否定有人認為大學是交友,積累資源,戀愛的地方,但是首先它應該是一個做學問的地方,我們讀大學,最重要的也是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