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師用“文學圈教學法”,學生深度閱讀力飛速提升

導言:“文學圈教學法”是一種適應於現在要求學生海量閱讀理論的閱讀教學法,可以避免單篇課文教學中的淺層次閱讀,高知識傳授低文學感染,那具體怎麼實施呢?美國教師教你用文學圈教學法觸發海量閱讀!

美國老師用“文學圈教學法”,學生深度閱讀力飛速提升

一個偶然的發現

作為一種閱讀教學方式,文學圈(LiteratureCir-cle)最早的發現者是美國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城的一名小學教師卡倫史密斯,1982年,卡倫史密斯一次偶然機會在教室內落下了一批閱讀書目,這些書目遂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爭相閱讀,發表看法,甚至自發組成討論小組,在以後的期末考試中,令人感到神奇的是這些學生的閱讀成績大幅度得到了提高。而卡倫史密斯所教班級的這種閱讀經驗,被本校教師大力推廣。卡倫史密斯所發現的這種由學生自發組織的閱讀活動便是今天我們所講的文學圈的雛形。

美國老師用“文學圈教學法”,學生深度閱讀力飛速提升

“文學圈”教學法的理論成型

文學圈是以合作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暫時性的彈性閱讀小組,小組成員自主選擇並閱讀同樣的故事、詩歌、小說或其他文學作品,在完成獨立閱讀之後,小組共同決定要討論的內容。成員根據自己在小組中特定的角色和職責為下一輪將要舉行的討論會做準備,按照各自分配的角色,設計閱讀作業紙,準備討論時的問題提綱。在討論會上,成員根據自己先前準備好的問題提綱與教師和組內其他成員進行討論,盡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各閱讀小組完成一部書的討論之後,成員會以恰當的方式,集中而創新地展示、交流作品中的精彩部分,這樣有利於同更多的團體成員交流和共享閱讀的快樂和驚喜。最後,完成討論的小組之間進行必要的成員交換選擇更多的閱讀材料,組成新的文學圈,展開新的一輪閱讀與討論。

——1994年,哈維丹尼爾斯《文學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室裡的聲音和選擇》

“回憶魯迅先生”主題文學圈閱讀新嘗試

美國老師用“文學圈教學法”,學生深度閱讀力飛速提升

Step1:選擇多種多樣的文本

《巴金:回憶魯迅先生》《郁達夫:懷念魯迅》《內山完造:我的朋友魯迅》《周海嬰:父親那麼老了,我還那麼小》

①將學生劃分成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

②有條件的話準備比小組數量多的文本

,供孩子選擇;

③為了讓更多孩子有選擇,在文本的類型上、難度上要有所區分

④在班級文學圈開展時,可以讓每一組選擇不同的文本,也可以在初期時全班先共讀一個文本。

Step2:在單文閱讀中變成專家

①老師會發布一系列任務,這些問題涉及的思維類型、難度也有所區別。例如,有的是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有的是提煉結構圖,有的是對任務進行評價等等;

②每個孩子自主選取一個任務,但要求小組內成員的任務各不相同;

③在交流環節,每個孩子在組內說說自己的觀點(圍繞自己的任務);

④小組的成員根據自己的任務去回應別人的觀點;

⑤小組成員均成為了小組閱讀這一文本的專家。

美國老師用“文學圈教學法”,學生深度閱讀力飛速提升

Step3:在群文中豐富認知(簡單版)

美國老師用“文學圈教學法”,學生深度閱讀力飛速提升

①教師擬定一個主題,例如“朋友”;

②每一組的每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文章數>學生數);

③具體流程:

a.說說對“朋友”的看法;

b.閱讀故事(獨立閱讀,夥伴閱讀);

c.增添對“朋友”的概念;

d.整理故事內容;

e.說故事給組內成員聽;

f.邊聽故事邊增添自己對“朋友”的概念;

g.小組討論並整理一份關於“朋友”的概念圖或者文字;

h.展示並分享說明;

i.延伸。

Step3:在交流討論中豐富認知(高階版)

美國老師用“文學圈教學法”,學生深度閱讀力飛速提升

上面的表格中,設計到了三本書,分別是《黑珍珠》《屋頂上的小孩》《人間有晴天》,又涉及到了三個關鍵詞的任務,包括“觀點”“象徵”“尋旅”,中間的字母則是學生的編號,實際上這就是群書閱讀的一種形式。

a.小組內閱讀同一本書,有相同的任務,例如A1,A2,A3;

b.讀相同書不同任務的學生坐在一起交流,例如A1,A14,A26;

c.說出故事,從不同任務角度闡釋;

這個時候,讀同一本書的學生,不僅對於自己的任務有了深刻了解,還從讀同一本書的其它角度重新理解了這本書。

d.相同任務不同書的學生坐在一起交流,例如A1,B1,C1;

e.組內圍繞任務進行討論;

此時,雖然學生閱讀的是不同的書目,但是因為關注點相同,所以又會對這個關鍵詞任務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f.製作海報,闡述對任務的深入研究;

g.發表會(輪流發表)。

《邊城》文學圈教學法實踐效應

為了檢測文學圈教學法在的學生深度閱讀力塑造中的作用,我們開展了以《邊城》為例的文學圈教學法。

《邊城》作為一本愛情小說,寫了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與淳樸美麗的船伕的孫女翠翠之間的“三角戀”故事,文本的藝術之美在於其愛情主題的純粹詩意,湘西風情的人文之美,如果是講授型閱讀教學,則會從人物形象入手,最終落腳到小說的人性之美。到底哪種方法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悟呢?

在《邊城》文學圈教學法中,學生先從圖書館集體借閱《邊城》,形成閱讀小組,書寫每日閱讀日誌,然後由學生自發形成閱讀任務(例如:文藝指路人,連接天使,修辭奇才,形象申通和文本神探等角色),或者也可以由教師提供“問題討論清單”。

在兩個班級分別採用講授型和文學圈閱讀教學法,再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檢測,發現經過文學圈閱讀教學法指導的學生,不論是思維導圖的多樣性,還是同一思維維度的深度上,文學圈教學法完勝。

“文學圈”教學法給我們的啟示

作為老師,不妨放下單篇課文的教學,大膽開展整本書閱讀,多篇文本對比閱讀的教學方法,讓語文課堂成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閱讀之旅。

作為家長,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多多閱讀,不妨在家庭開展一個文學圈活動,每個人都拿同一主題下的不同書本交叉探討,相信您卓遠的見識會不斷引領孩子成本。而且,文學圈在孩子的人格教育上也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覺得孩子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妨跟他一起看看《渴望生活——梵高傳》《蘇東坡傳》,覺得孩子不懂當下的生活,不妨看看《皮囊》《這些人那些事》(吳念真),好過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