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往往把自己最坏的一面给了最亲的人?

东北月大姐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会经历很多事,或大大咧咧,没心没肺,或谨小慎微,看人脸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

每一个艳阳高照微风吹拂的日子,就像我们所感受的快乐跟美好,仿佛空气都是甜的。每一场恶劣天气的变化就像我们要经历的挫折和痛苦,身心俱疲,苦不堪言。可是家是我们最温暖的地方,最容易放下戒备,敞开心扉的地方。回到家里,可以向家人分享快乐,倾诉委屈,寻求安慰。回到家里可以无拘无束,可是也将那些负面情绪带回了家里,因为家人会包容我们,理解我们,心疼我们,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却口无遮拦,随心所欲,甚至连一些伤害家人的话都一并的说出口。虽然过后也会感到抱歉,但是说出的话却永远也收不回了。所以,珍惜家人,珍惜现在,就是幸福!



心间驿站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比如说在外面遇到了老公的朋友他会对你说:“你老公脾气真好,人缘也好,特能说,还很搞笑。”

你听了或许会有瞬间的呆滞,或者心里浪起云涌勉强笑一笑:“是啊!他是好脾气。”可真正的情况是怎样的只有自己清楚。

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为什么人们在外面表现得往往都是好脾气,好人缘。而回到那个熟悉的家里,却像变了个人。

任性,乱发脾气,不讲道理,我们不免去想象,难道我们眼前的人是双重性格吗?不!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仔细观察,无非是心里的另一面在作祟。

1:自卑心理,这样的人在外面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但是又不想让人看出来,所以就努力伪装成另一面,做一个老好人,让别人都认可他,满足自己自卑的心理。

2:好面子,这样的人,就是把 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让认识自己的人都夸他,这样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面子。

这样的人回到家里,他会卸下所有的伪装,把自己在外面积攒的不愉快统统发泄在家里,因为没有外人会看到。

而自己的亲人和另一半也会包容自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往往会把自己最坏的一面给了最亲的人。

在这里我建议,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希望在外工作的人在进家门的那一刻,可以调整心态,甩掉坏脾气,心里充满温暖的打开家门。

因为们的后面迎接你的是陪伴你一辈子和最爱你的人,他们也是最包容你的人。


薄荷如冰15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好像成为了一种习惯,怎么都改不掉。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把最坏的一面给了最亲的人,最好的一面给了陌生人呢?

其实,这是一种“家庭亲密综合征”的心理。因为我们心底知道最亲的人不会对你心存芥蒂,所以往往就把心底在外人面前极力压抑的一面展现给了最亲的人。

那么我们要怎么改掉这个习惯呢?

1.学会换位思考

每当你要对家人发脾气前先给自己10秒钟想想如果现在家人正在对你发脾气,你会怎么想?

2.学会感恩

不要把家人对你的好都当成理所当然,而是要默默记在心底,每次要发脾气前先回忆一下家人对你的好。相信很快你的怒火就会平息!

3.懂得珍惜

为什么父母对你那么包容?很少对你发脾气?那是因为他们珍惜你。而你也要懂得珍惜父母,你在逐步长大,母亲却在慢慢变老。时间不等人,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如何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他人生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对家人的态度!

以上所述,希望我们能共勉!





慕小栗


对着最亲的人发泄不满,因为知道他们不会弃之不理;很尖锐地挑剔最亲的人,因为知道他们不会拂袖而去;最坏的脾气对着最亲的人发泄,因为确信他们不会心存芥蒂!

心理学专家认为,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规律,即“家庭亲密综合征”。意思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情绪的宣泄最容易指向最为亲近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下述几方面:

原因一:我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亲人的期望过高。

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因为我们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但面对家人,我们的耐心就很有限,因为我们认为家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我们的。

一般来说,确实是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其实家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点对点的和我们达成充分的理解,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自己也并不能够时时理解和支持亲人的需要和想法。但是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顺利,我们常常会想:“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别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罢了,怎么你也不懂得呢?”这样越想就会越生气。这都是因为我们对家人期望过高,而有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

原因二:面对亲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更大。

相对于不相干的人来说,面对亲人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更大。这是因为我们心里更在乎他们,我们不希望他们不开心。所以当我们意识到亲人期望的时候,我们如果做不到就产生了让他不开心的风险。如果他不开心,我们也不会开心,这就好像在事情一开始发生时,就预订了结果。我们要奋不顾身的投入进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我们成功的愿望也更加迫切,由此产生的压力也更大。

而且这些压力往往是一件一件事情渐渐增长慢慢积累的。单拿其中的某一件事情看,可能都不是那么要死要活的。但是当最后一根稻草压上去的时候,我们可能一下就爆发出来,这是压力的瞬间过度现象。但在家人看来,我们好像就是对当前的一件事情发火,这样家人就更加不理解我们的行为了。家人的不理解会让他们无法与我们更加深入的沟通,所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反而越积越深,我们就越加频繁的爆发,恶性循环。

原因三:面对亲人,我们往往存在放肆性。

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家人之间,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有些时候,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到家中进行宣泄。这是我们对待家人的时候存在着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对母亲,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令人担忧的是,往往这种宣泄是通过非秩序沟通实现的。在压力下的我们,往往忘记了怎么好好说话。我们在宣泄过程中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晦暗等等的语言。最后我们的压力得到一定的释放,给家人却带来了伤害。如果家人对我们的伤害进行反弹,家庭的冲突就会愈演愈烈。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毁在了我们的放肆性上。

原因四:面对亲人,我们有时会陷入单级思维。

单级思维就是我们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状态下,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且不顾一切的要去实现,不实现就不罢休,死死的纠缠于这个目的,把自己陷入没实现就不能快乐的死巷子中走不出来。

单级思维使我们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自己或别人的身上。这种思维往往给我们自己和家人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就比如,恋爱中一方会要求另一方说“我爱你!”另一方说,说什么呀,怪肉麻的。然后前者就拼命要后者说,然后自己就开始虚拟,他为什么就不能说声爱我呢?他是不是不爱我?最后越想越伤心,这就出现自伤现象了。严重的还可能向对方发脾气,闹矛盾,这就是他伤了。而可能事实是后者是非常爱他的,只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不喜欢这种表达爱的方式。

其实我们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明明知道伴侣不喜欢这种表达,但我们还逼着他一定说这句话,让他做不喜欢做的事。那我们是不是真的爱他?如果我们真的爱他我们会尊重他的表达方式,而我们的这种行为其实恰恰证明了我们不够爱他!

建议:

1、和亲人沟通过程中,注意避免省略式沟通,如果遇到了郁闷的事情,把前因后果说出来,哪怕家人没有办法帮到忙,但是长远来看增加了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自己的郁闷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2、认真的和家人一起讨论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如果真的可行,接受家人的建议并努力去做。同时将那些不符合实际的目标和愿望筛选出来,得到家人的理解。

3、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一下想的不是很清楚,先停下来。到了睡前静心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又陷入单级思维,钻了牛角尖了呢?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主观了呢?自己有没有考虑到家人的感受和客观实际情况呢?



蔡蔡说点啥


人为什么把最坏的情绪给了最亲近的人呢!这是一个略带忧伤的问题!

就像网络上说的,也许是愈是最亲近的人,越知道刀往那里捅你最痛!因为他了解你!

反过来,就像对家人也一样!年少无知的时候,你受到了别人欺负或者嘲笑!当你想要一件超出家庭能力的东西又或者这件东西又不太有多大用处时,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支撑,说不定你会埋怨你的家人,觉得他们无能!你会把外面受到的委屈强加于家人的身上!家人有时候会碍于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心生愧疚和爱怜,也不会过多苛责于你!

还有家就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每当你委屈,失落,他总是一直包容着你,久而久之,包容也可能变成纵容!这就是你对家人为发泄口的开始!当一个人对家人没有了起码的尊重的时候,家庭教育的失败也就颓显出来!小则对父母顶嘴,大则谩骂,甚至于动手!这里面首先有家人过于的包容,还有就是长时间的不以为然,习以为常了!

代沟一直就有,长期恶语相向,代沟只会越来越深!没有温和的交流,没有告诉你这社会的黑暗,在家里也从没有体会过什么叫痛!当你走出家门,看到外面的世界,觉得人难相处,钱难挣,没人让着你时,就连坐个地铁,打个出租都要争抢时!怎么不会觉得有落差感呢?这时候你不敢和命运抗争,就只有回家和父母发几包牢骚了!你听不得家人的问候和关切,有的只是抱怨了,我想这就是大多数的心态!

如果说最亲,伴侣和孩子绝对少不了的!当你出去工作谈业务不顺心时,我想大多数的都会把情绪带到家里!没有多少人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何况家庭本来就应该是最让人卸下防备的地方!可是一不小心,就会把工作上的失利的负面情绪展现出来!工作上紧绷的弦就会松弛,没有了外面利益谈判的靶子,那么这根利箭就只能射在离你最近的人身上了!

争吵往往从醉酒中开始,也往往在醒酒后结束!而有时候完全是肆无忌惮,有恃无恐的习惯罢了!多出去走走,别让生活的负面情绪拖累了自己!外面阳光正好!春天里桃花很美!很治愈!


你不知道的me


因为亲人最安全,你可以不用顾忌,也不怕后果


人间醉好入眠


因为你知道你即使无可理喻的向你最亲的人发脾气,他们最终也会选择谅解你包容你,因为你也是他们最亲的人!他们希望他们的谅解与包容能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能让你学会感恩与宽容!无论亲人与朋友,爱都是相互的,再好的感情也是经不起摧折的。我们和别人相处似乎都习惯了戴上虚伪的斯文面具,把自己表现的尽可能完美;因为对这些人都有所求,或利益或人脉,你不敢不小心应对。而回到家里,你觉得都是自家人可以卸下所有伪装了,家人有可能不经意说了你不爱听的话,你就大发雷霆,然后你可能后悔的用压力太大了做借口来开解自己。其实究根到底这就是恃宠而骄的表现,疏解压力有很多方式,听音乐啊,散步啊,看书啊,都是很好的解压方式,而向家人发脾气是最糟糕的选择,可以说伤人伤己!好好珍惜你拥有的亲情吧,亲情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溜溜雪薇


1习惯了亲人的关心,觉得陌生人的关心更新奇

2等到向最亲的人发完脾气后会觉的后悔,情绪发泄在亲人面前,你不会承担什么

3习惯了被人夸奖,好态度,人都会有优越感,会不由自主的觉得亲人会包容自己的一切

4每一个人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除非他不是正常人,如何快速调节才是厉害的



夜行十八里


错误的情绪给了最亲近的人


燕凌峰


因为亲人无论你做什么,都是斩不断的血缘关系,说得清楚一点,是无条件的爱,特别是父母对子女方面。而对于外人,我们总是把最后的情绪给了他们,是因为你可能会有求于他,很多是和你个人发展有关的。(鄙人狭见,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