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本沒有好壞,是人賦予了事物的好與壞,這句話你怎麼看,為什麼?

笨鳥早飛哥


事物是客觀的存在,所謂好和壞事是人對事物認識的反映。客觀存在不會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比如一棵樹,作為一個客觀的存在。人覺得它有用它就是好的,人覺得它沒有用,它就是沒有用的。所以對一棵樹的好與壞的認識完全是人根據自己的需要所下的定義。比如一朵花,它長的是什麼樣子?本來與人是無關的。但是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給它下一個好看還是不好看的定義。

我國古代大哲老子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覺得自己是萬物之靈,在地球上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所以對萬事萬物的認識都是從人的主觀意識角度去界定的。所以說,事物並沒有好和壞,有了人類也便有了好和壞。莊子說過:“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一棵樹鋸成了木板,樹沒了,但是木板誕生了。沒有樹的消失,就沒有木板的誕生。樹和木板的好壞,全在於人的認知。同樣的道理,木板做成了傢俱,原來的木板就消失了,但是傢俱產生了。

所以說,事物的存在,可乎可,然於然。對人來說,不可乎不可,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可,物也固有不然。人砍倒樹,做成紙,紙上印上“保護樹木”,對於這棵樹來說,是好是壞呢?

同一個事物、同樣一件事情。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會有不同的認識和反應的。

比如說天下雨了,對於急著要曬衣服的人來說就是壞事,而對於田裡的莊稼來說就是好事。一個人生病了對自己來說是壞事,對於一些唯利是圖的診所來說,卻是一個可以賺到錢的好事。同一件事情對於同一個人來說,甚至會得出來相反的好與壞的結論。對於一個沒有衣服的人來說,他應該是害怕天冷的,但是如果他是個賣炭的。他又會“心憂炭賤願天寒。”

因為人的心志和需求是在不斷的變化的,所以人對於事物好與壞的認識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說明隨著人的內在需求的變化,人對同一個事物好與壞的認知也是在不斷變化的。牛糞放在地裡和放在家裡對人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在地裡它就是莊稼一支花。放在家裡就臭不可聞。這說明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人對同一件事物的認識也是不一樣的。熱戀時會覺得自己在和世界上最好的人在一起,離婚時,都後悔自己當初怎麼瞎了眼的。

花的凋零看上去是悽慘的,但是如果沒有花的逝去,就不會有果實的誕生。花謝花落是自己的事情,本來與人沒有關係。人的感時花濺淚,人的春風得意馬蹄疾,都無花無關。你來看此花,則花為你開。你不知道的是,你不來時,它也在那兒。

人對於事物好壞的認知,對花來說,只有一個結果:踏花歸來馬蹄香。難怪莊子說不材之木才能存身。

結論:

萬事並無好和壞,

一切放下即自在。

若把好壞能參透,

方覺眼前光明來!

(插圖為作者所攝)


去影


哲學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無關對錯。

至於“好與壞”實際上是有參照方的,是相對於而言的。比如:老鼠偷吃糧食,相對人類來講是“壞”;但是田鼠卻可以幫助莊稼吃害蟲,又是“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的好、壞判定也是相對的。

所以,事物好壞是相對而言的。是人類不斷認識世界,不斷總結評判,賦予事物主觀情感的結果。


詩酒逍遙客


你好,我是國風,

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就是為自己某些卑劣行為的辯解!

什麼事物沒有好壞?天地有陰陽,朝晚有寒暑。有正的一面,必有反的一面,有好的一面,必有壞的一面。怎麼可能沒有好壞?有本事你找出來沒有好壞的事物我看看!種上一粒稻米,會收穫一包大米。種下一棵毒草,會接出無數毒瘤。事物的本相就是有好有壞。

所以才在這個世界上有正有邪,有鬼有神!我們才在這個世界上努力追求正義的活著,並小心翼翼的不使自己因為一時的失誤跌入魔道!天地也因為一股浩然正氣而悠遠流傳!

但看尊駕這句話是什麼鬼?事物沒有好壞,是人賦予了事物的好壞。你這意思通俗點講,好人犯了強姦罪不是罪,只有壞人犯了強姦罪才是罪麼?

這是典型的唯心思想,背離客觀事實!絕對要不得!事物本身就有好有壞,人努力加入好的事物就是好人,著意靠近壞的事物就是壞蛋!是事物決定的人,而不是人決定了事物!


國風1974


這句話五百年前王陽明先生己經總結的很清楚,王陽明教育自己的學生時舉了個例子,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也是王陽明心學關於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經典描述!

事物的好壞本沒有絕對的,只是所處環境不一樣顯現出在人心中相對的好壞!王陽明教育學生也做過此類的辯論,王陽明有個弟子,叫薛侃。有一天,他在花壇裡除草,正所謂“鋤草日當午,汗滴花下土;誰知花之美,朵朵皆辛苦”,因為花難養,草難除,他不禁開始抱怨:“天地之間,為什麼好的東西難於培養,壞的東西又很難除去啊!”這話正好被路過的王陽明聽到,就教育他說像花草這樣的東西,哪裡有什麼好壞之分?你想看花,就認為花是好的,草是壞的;如果你想利用草,又會認為草是好的了。這樣的好和壞,都是從你心中的喜愛和厭惡所產生出來的。例如黃金是不是好東西人人喜愛,可如果吃到肚子裡能說是好東西嗎?

所以事物本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在不同的人心中才有了相對的好壞!


審細


這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首先我們來區分一下“好”與“壞”。什麼叫事物的好與壞?在一特定的條件下,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主要的推動作用,就是好事物。反之,主要起阻礙作用的就是壞事物。比如,人生病了,吃藥雖然痛苦,但能治病,那麼吃藥就是好事,不吃藥就會失去健康,甚至生命,當然就是壞事。

"好“與"壞“是一對矛盾,當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在這個場合是好事,換個條件就可能是壞事。事物的好與壞的變化,很容易誤解為"事物本身沒有好壞"。好與壞當然是指一定條件下的。同樣以吃藥為例,我們的限制條件是生病,如果不生病,吃藥肯定就是"吃錯了藥"[捂臉]。不能說好與壞能相化轉化就是"事物本沒有好壞"。

如果事物的好壞是人賦予的。那麼就是說,人們以為是壞的事物,再好的事物也是壞的。同樣以生病吃藥為例,巫醫們認為吃藥是有害的,能改變吃藥治病這一客觀屬性嗎?同樣的道理,壞的,不科學的事,大家都以為好也是沒用的。大練鋼鐵,超英趕美,在當時的條件下,只能是人們良好的願望,教訓是慘痛!

事物的好與壞是有其客觀標準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無論你喜歡、憎惡,他都客觀存在。清潔的水對於口渴的人就是好的。這是不需要誰認同的。


不著急愛國學


同樣的燭光,為什麼人的感受不一樣?

  • 舉個例子,如果我很喜歡點燃的蠟燭,看到蠟燭就覺得很溫暖,內心會有一種愉悅感。
  • 並不是說,點燃的燭光一定能讓每個人都產生溫暖感,能讓每個人開心。
  • 蠟燭本身沒有好壞,燭光也沒有魔力,但是如果我賦予燭光一種能夠影響我情緒的力量,見到燭光這個信號,大腦開始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系統傳遞遞質,分泌了多巴胺之後,我就有興奮和開心的感覺。
  • 多次反覆訓練,可以形成“條件反射”
    。這種條件反射“望梅止渴”這個故事就能說清楚,以前吃了酸梅,會分泌口水,然後我想到酸梅,看到畫上的梅子,也能聯想到酸這個味道,也會分泌口水,所以能夠止渴。

半杯水的好壞

  • 常聽到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半杯水,樂觀的人看到了,覺得好開心啊,我還有半杯水;而悲觀的人看到半杯水,覺得很焦慮,我居然只有了半杯水。
  • 也就是同樣的半杯水,樂觀的人看到了好,悲觀的人看到了壞。
  • 事情本身,是有陰陽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宇宙中,很多事情都有兩面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論來。

這個問題問的很妙

  •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先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客觀現實”,一個是“主觀判斷。”
  • 事情本身,發生了什麼,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比如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然後從西方落下,這就是客觀現實。
  • 而事物的好壞,其實是人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給事物貼上的標籤。這屬於“主觀判斷”。
  • 所以不一樣的人,遇到同一件事情,就有完全不同的反應。
  • 因為每個人對事情這個客觀存在的現實,有著完全不一樣的主觀判斷模式。

提升自己的思維高度去看問題

  • 其實讀《易經》也好,《道德經》也好,《心經》等經典,釋道儒其實都是在教我們怎樣提高自己的思維高度,去看待我們遇到的事情。
  • 世間有八萬四千法門,這兒形容的是方法特別多,不是真的指的有84000種方法。
  • 這些方法,都在讓我明白,是我們的“分別心”,對事情的看法和判斷模式,導致了一件事情是好事,還是壞事。
  • 所以,佛教經典裡才教我們:“無我”,去掉自己的“分別心”。這樣才能看到事情原本的面目。
  • 聖人會怎麼辦呢?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知其雄,守其雌。”

拈花小姐姐


  • “事物本沒有好壞”,這是唯物主義觀點。不管萬事萬物存在是個什麼狀態,比如說石頭,大山,水等沒有生命的事物。又比如說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等有生命的事物。還有比如光影,聲音,時間等抽象的事物。它們互相作用,相生相剋,只要存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合理的,符合自然規律。
  • “是人賦予事物的好與壞”,這是唯心主義觀點。這是通過主觀臆斷,以自我為中心來判斷事物的好與壞,這是片面的觀點。比如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站在人類的角度來說,它就是人類的敵人。
  • 這兩句話連在一起就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比如站在新冠肺炎病毒的角度來說,人的身體就是病毒的溫床,是他們生存繁衍的地方。站在更高層次看,每一次的災難,都是因為萬事萬物具有的能量不平衡導致, 為了達到這種平衡,自然的力量,會讓一種事物去壓制另外一種事物的發展,來重新達到萬事萬物之間的平衡。
  • 因此,人類做任何事情,需要提前考慮是否傷害到宇宙大自然中其它的事物,需要考慮如何避免破壞大自然的平衡,才能更好地發展人類文明,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源遠流長。


錦霖若翔


《道德經》裡講事物都有兩面性,以豁達之心,可容納萬物。

在生活中,所有人追求的都是圓滿和美好,總是希望追求一些自認為好的東西。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萬事萬物存在的一個客觀規律,那就是無論是任何的事物,都有其中的兩面性。

一個看似美好圓滿的東西,他帶來的一個負面的作用也是存在的。一個看似不完美的東西,他帶來的一個東西,也有著近乎完美的另外一面,這個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一個事情。

在生活中要有一種智慧叫做容納,所謂的容納就是能夠容納生活中的不完美,容納那些自認為,那些不如意的事物。

這個也就叫做所謂的“和”,這裡的“和”就是和氣。

我們經常說的很通俗的話,就是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當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和氣的時候,他能收穫的是一種和諧和幸福。當一個人在人生中面對著自己的狀態,能夠達到和的狀態,他收穫的也是一生的從容,這個“和”就是所謂的能夠包容和接納。

《道德經》中,一再的拿水作為一個例子,水聚於萬江河流之下,它能夠容納萬江河流,天下百川,所以匯聚成了大海,擁有了強大的一個力量。

道德經中第四十二章以為教父,就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為孤寡不轂,而王公以自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萬物都是被陰而抱陽的,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生成了一個和諧的狀態。很多人所厭惡的孤單,寡和,不圓滿。但是君王有的時候,會用這些詞語來稱呼自己,所以世上的事情有損必有益,有益必有損。

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寓言故事很熟悉,叫做《塞翁失馬》。

馬丟了,引來一群馬,他的兒子卻因為騎馬摔傷了,後來因為摔傷了腿而可以免於戰爭。這都是萬物存在著一些相互作用的一個例子,雖然說這一個例子是極為稀奇和戲劇色彩的。但是表述的道理,確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表達的萬物都有兩面性。

大多數人所看到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所看到的都是這一個事情主觀色彩的一個方面。

比如說很多人在生活中總覺得自己吃了虧,其實並非是自己吃了虧,自己主觀上以為損失了一些利益。但是從一個人人生長久來說,有的時候你看似損失的東西,實則會用其他的方式回報在你的面前。只是回報的,是你所沒有看到的地方。

所以在生活中逐漸的就多了很多狹隘之心的人,那多那種大多數狹隘之心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因為自己思維的一個侷限性,只看到了自己人生片面的一個角度,只看到了自己吃虧的地方,卻沒有看到自己的回報。有時候付出一些東西,則會收穫更多的一個東西,

古代的君王總以“孤王”“寡人”等等這樣一些稱呼來稱呼自己。他們這樣一個稱呼,所潛意識中所需表達的一種智慧,就是能夠接受不完美,接受不圓滿,當你能夠接受這些東西的時候,你才算是真正的圓滿。

而在《道德經》中所闡述的智慧,就是說當一個人能夠接受人生不完美的時候,他的人生才能夠完美,要懂得接受那些自認為的不如意,才是人生的智慧。



辰鴻頻道


萬物本無好壞!是我們置於其上的價值觀,賦予其評判的標準。

簡單的舉例:智慧本身是否具有好壞?好壞的結果是人們如何去運用他。陰天下雨是否具有好壞,滋潤萬物是好,遮蔽陽光就是壞嗎?蒼蠅是好是壞?以人類角度出發都覺得他無比討厭,換做造物主視角呢?難道就應該不允許蒼蠅、毒蜘蛛、毒蘑菇的存在了?

事物本身哪有什麼好壞之分,之所以有好壞,和我們身為人類的價值觀,評判標準,生活習慣,個人喜惡密不可分!就好比生活中,我們去買一塊豬肉,肥的好還是瘦的好?要煉油的覺得越肥越好,要炒菜的覺得瘦的好,要包餃子的覺得五花肥瘦相間最好。

上升一下高度,一件事情是好是壞是一個道理,一個孩子調皮任性還打架,是好是壞?我們依據他的一些行為定性他為好孩子或者壞孩子,好壞是我們自己心目中的標準,有的認為學習好就是好孩子,有的認為不淘氣就是好孩子,等等。但是我們別忘了,龍生九子各有所好,每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可能都不同,哪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又哪有不出問題的家長?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物,本身的意義都是我們賦予的,他可以有一個意義,也可以有更多意義!試想,用一塊石頭去捶打一根釘子,這個石頭就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石頭本身還是石頭,沒人理,放在那,有什麼好壞而言,相反,你出門被他絆了一跤,弄髒了新買的連衣裙,這塊石頭就變成了一塊壞石頭。

那麼這件事情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的態度會影響行為和事物本身,如果我們改變事物以及事情的意義,那我們的態度也會隨之改變,態度改變,思想也會改變,進而行為會發生改變,結果也許就跟著變了!

最後以一個著名的情緒小故事收尾:一個單身女子剛搬完家,晚上突然停電,剛點上一根蠟燭,聽見了敲門聲,她打開門,是隔壁的小女孩,小女孩問:“阿姨,你們家有蠟燭嗎?”單身女子馬上就想,我剛來就這樣,以後會怎麼樣!於是冷冰冰的說:“沒有”小女孩笑了:“媽媽怕你害怕,知道你家肯定沒有,讓我給你送來了。。。”這就是情緒調節中的著名理論,想法影響情緒,決定了行為。


陶陶陪你研究事兒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甚至是多面性,站的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觀點不同,每個人的層次不 ,看到的結果自然會有差別。

我們看問題,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以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進行好壞、對錯的判斷,這是不對的,但這又是必須的,因為人很難跳出自己認知的圈子。

所以,我們經常講,要客觀地看待問題,要通過表象看本質,看問題、看事物,要找到根本,從根本上出發。

《禮記•大學》裡講的格物就是這個道理,就是發現事物的本質,不以自己的喜好論對錯。

《易經》裡講的陰陽,也是這個道理。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現在的狀態或對錯,也會隨著環境、時間、機緣而改變,站在不同的角度,又是一番體會……

正如陽明先生所說: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