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戰疫故事丨勇擔使命、衝鋒在前!惠州交警全力築牢疫情防控“隔離牆”

高速交警勇擔使命、衝鋒在前,將病毒傳染風險“擋”在城外,全力築牢疫情防控“隔離牆”;年近60歲老交警主動請纓上抗疫一線,與年輕隊員們一起不分晝夜地堅守聯合防疫站點......口罩遮住了執勤交警們疲憊的容顏,護目鏡卻擋不住他們堅定的眼神。

疫情在前,交警不退!面對疫情道路管控與運輸保障任務交織的緊急、複雜、特殊局面,全市廣大一線交警以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緊盯重點、扛起使命,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全身心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道路保通保暢攻堅戰,為疫情防控嚴防輸入立下汗馬功勞。

隔離結束身體無恙還要上前線

1月27日下午,高速公路二大隊汝湖中隊副中隊長詹兆川帶隊與衛健工作人員在廣惠高速汝湖收費站出口開展疫情防控路檢工作。這時,一輛疫情重點區域白色小車進入詹兆川視線,他立即與相關工作人員上前檢查。經體溫測量,車上三人體溫均超37℃,其中兩人37.9℃,為到惠旅行人員。詹兆川立即協調衛健部門將3人送醫,後均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者。

“當時在擔心自己感染的同時,更害怕連累家人和同事。於是選擇了自我隔離,並對家人撒了個善意的‘謊言’,告訴他們工作任務重不能回家。”詹兆川告訴記者。後來,經醫療機構科學論證,詹兆川在隔離14天后仍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排除了感染可能。

隨後,身為黨員的他再次投入執勤工作。“離開崗位期間給同事增加了工作負擔,我不能退。”詹兆川說,疫情防控根本在於病毒傳播途徑的切斷,而道路是人員流動“大動脈”,也是疫情傳播“主渠道”,交警更應當仁不讓要把這條擴散蔓延“通道”切斷。

年近60歲老黨員主動請纓戰疫

“請駕駛員關閉空調,打開車窗,自覺出示證照,配合檢測。”這句話,年近60歲、即將退休的江東交警大隊大湖溪中隊老民警鐘華漢在惠大高速馬安出口不知說了多少遍,不斷提醒司機做好檢查。

面對疫情,作為一名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全國人民優秀警察的老黨員、老交警,鍾華漢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遇事衝在前、幹在先,做好模範。”但大湖溪交警中隊考慮鍾華漢年紀大身體較弱,一直將他排除在抗疫執勤名單之外。

“全國人民都在抗擊疫情,我豈能退縮,必須上前線!”1月26日開始,鍾華漢便開始堅守聯合檢疫站點,逐一排查車輛和駕乘人員,平均一天檢查200多輛車。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記者多次在惠大高速採訪時遠遠看見鍾華漢腰板筆直、認真細緻地查車,誰可想到他曾做過心臟支架手術,每次執勤過後總要休息一會才能回家。用他的話來說:“一朝入警,使命不會因年齡而褪卻,一輩子就是人民的守護者。這次戰‘疫’,我一直相信,勝利就在前方。”

交警丈夫醫生妻子雙雙堅守一線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以來,一線交警們用責任和擔當築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他們中有的是戰疫夫妻檔,有的是“父子兵”……但都全力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築牢“安全牆”,守住了百姓的平安和健康。當中,戰疫夫妻檔的故事最讓市民網友感動。

“爸爸說,‘身著警服,就要守護一方安寧’。媽媽說,‘身穿白衣,戰疫就是職責所在’。”2月,小陳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發表了《最美逆行者——我的爸爸媽媽》。而文中的兩位主人公,分別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副中隊長陳湘依、市第二婦幼保健院B超主任醫師戴琴香。

“這幾天下了夜班我就不回家了,預防交叉感染。晚點還要執勤,你們早點休息,保重身體。”這是2月陳湘依與女兒小陳的通話內容。此前,年近50歲的陳湘依主動請纓支援前線,在長深高速泰美等聯合檢疫站點執勤。他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檢查車輛一絲不苟,同時對行經車輛和司乘人員進行解釋,提醒司乘人員戴好口罩、減少外出,遇到雨霧天氣要減速慢行。

戴琴香也一直堅守在醫院的工作崗位,為病人帶來最及時的診察與診斷,並叮囑病人“能不出門就不要出門,有疑問可以通過電話諮詢我”。

“爸爸一直奮戰在高速一線,就連元宵節也沒有回家。看到他眼睛滿滿的紅血絲和厚重的黑眼圈,我不禁淚目。”小陳說,為有這樣的無私奉獻的父母感到驕傲,等到疫情結束,最想做的事是一家人整整齊齊吃頓早餐。

惠州戰疫故事丨勇擔使命、衝鋒在前!惠州交警全力築牢疫情防控“隔離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