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强手套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翟一杉 通讯员陈颖、孟卫力)“俺们已经复工十多天啦,车间有专人负责消毒,测量体温,保证大家伙的安全,我负责明线工序,这会儿已经做了十来副啦。”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北代乡吴沙洼村贫困户孙小居一边忙着做手套,一边笑着说。近日,笔者来到吴沙洼村手套加工扶贫车间,见到村民们带着口罩,熟练地完成着手套加工的各个工序。

北代乡吴沙洼村现有村民837户,贫困户28户,几乎全都加入到手套生产项目当中来,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吴沙洼村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手套生产,形成了以其为中心,覆盖留寺林、张沙洼、解村等周边多个村在内的手套加工产业片区,如今已建成2个手套扶贫车间,第三个归集体所有的车间也建成了,在北代乡党员干部的引领下,共吸收54名贫困户就业,带动42名贫困户在家就业,每名贫困户每年增收1万余元。

“扶贫车间的建成,极大的调动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解决了村里闲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促进了村里经济的发展,以前,手套生产个体户年产值40万副左右,车间建成后,年产值达100万副左右,第三个车间的建成预计解决50人的就业问题,村集体年收益将增加2.5万元至5万元。”北代乡吴沙洼村党支部书记吴清涛说。

受疫情的影响,原本以线下内销和外贸为主的销售方式行不通了,手套销售额直线下降。“复工后,我们将线下销售方式转为线上,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进行销售,并且我们即将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相信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吴沙洼村手套产业主要负责人葛万凯对笔者说。

为在疫情期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武强县出台了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十项措施,通过压实防疫和脱贫攻坚责任、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制定经济作物补贴标准、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促进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推出扶贫特岗、为特困群众发放就业补贴、临时救助金、生活及防护物资、组建督查组等措施,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