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鰻魚產業2020年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騰氏水產商務網獨家報道:

作者 | 翟少偉 林茂蒼 陳學豪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福建福源漁業發展有限公司


1鰻魚產業2019年度特點與問題

1.1鰻魚產業呈現的特點


鰻魚苗種繁育目前無法取得突破,還需靠捕撈野生自然苗。由於海區水質汙染和鰻魚苗種過渡捕撈,使得鰻魚苗種逐年減少,苗種價格不斷上漲,鰻苗問題更加突出;


我國實行嚴格環保制度,養鰻業環保投入增加,工人工資不斷提高,進口魚粉價格上升,美國關稅提升,使得養鰻成本進一步增加,鰻業“高投入”特點更突出;


苗種價格高,而商品鰻價格變動更大,加上病害增多,使得“高風險”特點更明顯;


每生產1噸利潤可達2-6萬元,比上一年下降,使養鰻業“高回報”特點減弱。


1.2鰻魚產業存在的問題

1.2.1苗種問題仍舊


鰻魚人工繁殖的進展緩慢,天然鰻苗捕撈量起伏很大。2019鰻年度(2018年9月-2019年8月),全球總投放養殖鰻苗量又繼續嚴重下滑,接近最低的2012和2013年份;東亞地區遭遇歷史性鰻苗大歉收,日本鰻苗價格居高不下,歐洲苗進口難,南美苗價格走高,達到南美苗養殖以來同時期最高價格,每尾達6.3元左右,新建養鰻場投苗需求增加較多。2019年我國投放日本鰻苗僅3噸、北美洲鰻苗8噸,南美洲鰻苗17噸,歐洲鰻苗5噸,花鰻苗1噸。


利潤最高達6萬元/噸!鰻魚產業2020年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 日本鰻鱺的玻璃鰻階段


1.2.2內銷市場培育仍需加大力度,品牌建設不斷深入


一方面可能是消費者對鰻魚營養價值和認知不夠,普遍認為鰻魚為無鱗魚,膽固醇和脂肪高,不利於健康,需開展有關研究工作糾正消費者的錯誤認識;另一方面鰻產品多為烤鰻,且受到市場上次品烤鰻產品的衝擊較大,亟需開發其他系列鰻魚產品。國內內銷品牌建設不斷深入,從事內銷品牌推廣的公司不斷增加,但宣傳範圍還在業內,無法輻射更多高端群體,尤其是高端媒體的宣傳缺乏。


1.2.3環保問題依然嚴峻


隨著國家對鍋爐尾氣和養殖尾水排放要求的力度加大。鍋爐尾氣要麼增加尾氣處理設備,要麼更換環保型的加熱設備如電、油和煤氣加熱設備等;無條件無土地處理尾水的很多福建精養池養鰻場直接關停、或改養非鰻魚品種、或遷出;有條件有土地處理尾水的開始嘗試,但缺乏有效技術支撐,尤其是磷減排綜合技術措施嚴重不足。因此,尾水處理和環評需要完善,亟需集成出一套適合鰻魚不同模式尾水處理的模式,達標排放,完成補辦環評手續,真正實現依法依規養殖鰻魚。


利潤最高達6萬元/噸!鰻魚產業2020年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 人工孵化出的仔魚


1.2.4新的疾病問題出現


近來,在福建養殖的南美鰻內臟腹水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是春天氣溫回升後,腹水導致的死亡情況較多,甚至有的鰻場全軍覆沒,亟需查明原因,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2 鰻魚產業2020年度發展趨勢分析


鰻魚產量可能相對增加,主要是因為鰻苗捕撈量的制約,使得養殖的鰻魚規格不斷增大,推高鰻魚產量;去年新建鰻場進一步推高了產量。預計2020年度出塘日本鰻活鰻2000噸、烤鰻2000噸、菜鰻3000噸、異種鰻45000噸;可出口烤鰻25000噸,活鰻5000噸,其他將以菜鰻或烤鰻供應國內市場。


利潤最高達6萬元/噸!鰻魚產業2020年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 投放前的鰻魚幼苗


目前來看,今年的日本鰻苗投苗量遠高於去年,價格也低於去年,鰻苗報價甚至低於10元/尾,這也使其他品種鰻苗的價格走低,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菜鰻存塘量增加,消費量減少;截止目前的日本鰻苗捕撈量大幅度提高,接近50噸,日本本國投苗量大增,我國出口鰻魚量可能大幅降低,這將拉低我國鰻價。因此,今年後面鰻魚收購價格走低,養鰻利潤減少,去年新投高價苗的鰻場可能虧損嚴重。


國內的消費市場進一步擴大,從事品牌建設的公司越來越多,不同烤鰻口味去適宜消費者需求趨勢突顯,但“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人們消費能力下降,將會造成較大影響。國內市場商業模式多元化,經營品種多元化,商業品牌多元化的銷售格局進一步凸顯,包括冷藏物流、電商、大型超市、連鎖專賣店、定製品等等。預計國內活鰻年銷售量達5.5-6萬噸左右,市場潛力依然巨大,還是處在一個快速發展時期。


3 鰻魚產業2020年發展建議


(1)鼓勵開發其他品種鰻鱺種苗試養,如澳洲鰻、非洲鰻等,為不斷下降的鰻魚種苗資源作儲備;還要進一步加強鰻苗捕撈管理,嚴格執行鰻苗捕撈許可證制度,推遲鰻苗開捕期。

(2)規範鰻魚生產方面要全國一盤棋,有關部門應制定政策對新引進養鰻場省份要統一實施環保排放和尾水排放標準,從而避免各地政策競爭不平衡,避免養鰻場無限擴張,造成產能過剩;建議通過對現有鰻魚養殖場進行註冊管理,控制鰻魚產量;建議開展鰻魚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試點工作,實現供給側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

(3)加快精養池養殖尾水磷減排、循環水鰻魚養殖技術的研發力度。目前鰻魚養殖尾水磷排放問題最突出,亟需針對不同養殖模式提出確實有效地減少磷排放的一體化綜合技術方案;循環水養殖技術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在養殖過程高效水處理技術、循環率(次數)和鰻魚營養需求,尤其是礦物質元素等方面需要加強。

(4)制定政策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品牌建設往更高層次更廣層面推進。央視或農業頻道免費多做一些鰻魚文化的宣傳或廣告。建議在主要的鰻產地、一線城市舉辦“中國鰻魚節”,推廣鰻魚文化,深化國內消費市場的開拓;加大鰻魚食品的宣傳力度,提升鰻魚製品在國內消費者的認知水平,開發符合國內消費者習慣的鰻魚製品。

(5)加大鰻魚綠色促生長飼料添加劑、魚粉替代的研發工作力度,以適應不斷上升的飼料成本需要,研究不同品種鰻魚營養需求,研製適於不同鰻魚品種的飼料,為精準營養提供依據。


基金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資金(CARS-46)資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