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的最新選舉策略

1


現在在Trump 每次提到Corona Virus的時候,他已經全部用“Chinese Virus“這個詞來代替了。

媒體爆料,在Trump 的講稿中,特地把原先寫的 Corona Virus, 改為Chinese Virus。


“Chinese Virus” - 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的最新選舉策略

Corona 改為 China


如果說之前,美國政府官員所說的 Wuhan Virus,是一種對中國的反感而導致的無意之舉。Trump的Chinese Virus, 就是一種深思熟慮後的舉措。是一個故意的為了美國大選的選舉策略。這個策略將會非常有效。


2


在美國爆發的Covid-19 疫情,昨天單日新增感染人數接近5000,總感染人數達到1.4萬。這個數字已經非常可怕。而且美國是50個州均發現了病例,而至少加州、華盛頓州和紐約州都出現了大規模的爆發。


紐約市的感染人數接近4000,紐約州接近6000。紐約市的感染確診人數已經接近4000。而紐約州在22000例測試中,就發現了4152例確診。(測試數據比確診數據落後,測試數據截止時,紐約州有2.2萬次測試,4152個確診)紐約在美國的地位,比上海在中國的地位還要高......


“Chinese Virus” - 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的最新選舉策略

各州的檢測和確診數字。目前一共有10萬人接受了檢測

1月23日的中國,武漢封城當天,湖北的確診人數是444例,死亡17例,全國571例,死亡17例。1月23日實際感染人數至少十倍於確診人數。即使美國採用嚴厲的封城措施,預計美國的確診人數應該也會遠超過目前中國的8萬累計確診。

Covid-19 最終確診感染人數的排名中,美國很可能摘得頭籌。Trump之前滿不在乎的那些言論,把Covid-19 作流感,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及他在應對時的不重視,在11月大選中,都將成為民主黨攻擊他無能和不作為的手段。加上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川總原本勝券在握的11月大選,突然變得難以預料了。

如何改變不利局面,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很快找到了突破口,就是“Chinese Virus”兩個字。


3


心理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叫歸因。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分析,推論出這些行為的原因的過程。比較積極的人更多的會內部歸因,比如我不夠成功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但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人,更喜歡外部歸因。外部歸因通俗的話就是說找藉口找理由。我的失敗不是因為我自己,是因為領導SB、客戶SB、或者體制SB。把失敗的理由推給別人,我自己心裡就能好受一點。

人的天性是成功歸內因,失敗歸外因。功成在我,失敗在人。外部歸因,減少自己對失敗的責任,是人心理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是一個重壓之下的舒緩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這樣。心情不好時,把責任推給外部,抱怨出來有利於身心健康。任何事的結果都有內因和外因,兩者並重是健康的人格。適度抱怨有助於身心健康,但無法解決問題。

然而,有很少一部分人,他們把碰到全部問題都歸於外因,並反覆的自我強化,鑽牛角尖。世界錯了,別人錯了,我沒有錯。在醫患衝突中,患者家屬無法接受親人的不幸,不願接受噩運降臨在自己的親人身上,會把這種不幸外部歸因為醫生的責任。一旦歸因的念頭產生,這種歸因會不斷強化,最終自我洗腦,而不會理性的分析原因。在殺醫傷醫案件中,兇手往往沒有自疚的心思,也沒有悔改的念頭,想法反而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正義的事情。這就是外部歸因反覆強化自我洗腦的結果。

正因為每個人都有外部歸因的傾向,這種傾向就被政治家所利用。希特勒利用德國人民在一戰戰敗後的憤懣心情,和大蕭條導致的經濟崩潰,把人民心中的憤怒歸因到猶太人和凡爾賽和約上。告訴人民,你們的不幸都是邪惡的猶太人導致的,同時由用政權去鼓勵人民把憤怒在猶太人身上發洩。希特勒的當權,是得到了德國人民的廣泛支持的。1932-1933年的三次選舉,納粹黨都是德國第一大黨,在1933年3月,在德國選舉中,納粹黨獲得了44%選票,最終控制了德國。

奧威爾在《1984》中也描寫了外部歸因,大洋國的兩分鐘仇恨。Trump上臺,也是運用了外部歸因,把美國工人階級的不幸歸因於移民和全球化中的中國製造。在群體中,外部歸因更容易被群體之中的互動所強化。



我們想一想,在一個多月前,大家被圈在家裡自我軟禁,無數企業危在旦夕,每個人心中都有怨氣難出。是不是也有些人試圖做外部歸因呢?

是不是我們當時也有一種這樣的心理:就是因為XXX,才發生了這次疫情?有些人認為如果不訓誡醫生就不會出現這次疫情。有些人認為政府應對正確就不會有這個疫情。甚至有些人認為沒有武漢病毒所,就不會有這次疫情。

傳染病暴發是天災。政府在信息不完全時,做出了一些錯誤的決策,造成了更大的損失。但做人不能事後諸葛亮。在1月1日,沒有人有足夠信息能做出封城的決定。這次新冠疫情,以病毒的隱蔽性和傳染性,即使所有應對都正確,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平息疫情。當然,錯誤也沒法洗,什麼萬人宴,聯歡會,過高確診標準,省市政府的錯誤應對,

這些都是錯的。但即使沒有犯錯,也只能減弱一些疫情,不可能完全避免疫情發生。

但有些人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歸因到老天爺,無法平息自己的內心,因此總要找出一個罪魁禍首,衛健委專家、湖北武漢政府、湖北紅會、武漢病毒所等等,當然也有人歸因到美帝國主義。罵老天爺,無法讓自己安寧,得找到一個更具體的目標。

在危機中,有些人需要一個目標,發洩自己的情緒,要通過對這個目標的謾罵和攻擊,來安撫自己的心靈。在戰爭中,目標很簡單,就是敵人。但在與傳染病的鬥爭中,這個目標就沒那麼明顯了。




優秀的政治家非常善於運用外歸因。複雜問題很難解決,就引導大眾將怨氣歸因到某一個事物上,然後通過簡單方式,解決這個事物來處理問題。群眾心理大師川普就很善於運用這個。工人階級的不幸來源於什麼?非法移民 iIlegal immigrants,怎麼解決,建牆 Build Wall。你們的為什麼失業?中國 China, 怎麼解決?關稅 Tariff。

站在川普的角度,現在他要避免什麼?一定要避免公眾把災難歸因為他的無能和錯誤應對。他必須找到一個新的歸因,讓公眾把怒火發洩到另一個角度。很不幸,中國就是最合適的對象。

外交部趙先生的推,只是給川普找到了一個藉口,可以馬上完成這個歸因。即使沒有這個推,川普在這幾天一定也會找一個新的藉口來歸因到中國。他是群眾心理學的大師,看得非常清楚。


4


之前我在另一篇文章《英國大選、丐幫衰落以及西方左翼力量的困境》,講了Boris Johnson 是如何運用“脫歐”議題,在大選中打敗工黨的。


英國大選、丐幫衰落以及西方左翼力量的困境

上次英國大選,約翰遜的政策就是,

把脫歐變成全社會最關注的甚至是唯一的主流話題,反覆強調自己和保守黨在脫歐方面的決心。

英格蘭的一些傳統的工業地區,這些地區的以工人階級為主的人民一直以來是工黨的支持者。他們希望減少貧富差距,給窮人更多的機會,但同時,他們也是反移民,反全球化的一群人。他們也是堅定支持脫歐的。脫歐公投中,主張脫歐的人超過50%。


這次英國大選,對這樣的選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選擇。他們在經濟政策上,在階級上,是工黨的支持者,但是,工黨在脫歐問題的曖昧態度,又讓他們失望。在脫歐上他們會選堅決脫歐的鮑里斯約翰遜。這些人的選擇,也是非常清晰的,他們覺得完成脫歐這件事更重要,所以他們去選了約翰遜。這次工黨在這些傳統優勢選區(工黨的“紅牆”)遭到了慘敗。

然而,站在科爾賓的角度,他也沒有太多選擇。約翰遜已經搶走了脫歐的大旗,成為帶領英國人們脫離歐盟的領袖。他跟隨約翰遜走脫歐的路線,他會丟掉倫敦這個留歐派大本營的選票,也會失去堅決留歐的蘇格蘭民族黨和自由民主黨的支持。如果他反對脫歐,他會丟掉英格蘭工人階級,這些傳統上非常堅定的工黨支持者的選票。科爾賓和工黨在脫歐問題上一直是模糊不清,也是因為無法做出這個兩難選擇。


5


川普的“Chinese Virus” 選舉策略,就給民主黨出了同樣的難題。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指出,隨著中國崛起,成為了美國的最大競爭者,反華是目前民主共和兩黨最大的共識,有很強的民意基礎。

“Chinese Virus” 民主黨怎麼表態?必須堅決反對。反種族主義是民主黨的基本原則,有色人種也是多數支持民主黨的。

反對得反對,但民主黨越反對,川普會越堅持。這樣就會把關於他應對錯誤和無能的討論,變成了關於他是不是種族主義者,是不是歧視的討論。

川普最不怕的就是這種討論。2016年大選,無數媒體攻擊他是種族主義者,攻擊他性別歧視,他都巋然不動。這種攻擊完全撼動不了他的基本盤。

對於川普支持者的心態,可以看看兔主席的文章,我這邊就不再贅述了。裡面對Trump基本盤暨美國“小粉紅有很詳細的描述。


Trump為什麼使用″Chinese Virus″這個標籤


民主黨其實看的很清楚:希拉里說:“總統正在轉向種族主義言論,以轉移人們注意力,(掩蓋)他未能及早認真對待新冠病毒、未能廣泛提供檢測、未能為美國應對危機做好充分準備。”


但這是特朗普的陽謀,即使民主黨能看清,也沒用。

民主黨對Chinese Virus的反對,會被川普帶節奏說是“通華”。最近自由派媒體對川普的攻擊,說“中國為世界爭取了時間,川普的錯誤浪費了這個時間。” 這個言論已經被川普定義為“通華”了。川普下一步會指責民主黨通華。民主黨為了洗清嫌疑只有更表現的更反華,表示民主黨反種族歧視但是更反華。


6


我們看到川普的言論,經常會想,怎麼極端的言論難道不會失去民心嗎?

不會的。我在前作中也講述過這個話題。

一個健康的民主社會應該是,大部分人是中間派,比如,20%的人是左派自由派,20%的人是右派保守派,剩下60%的人是中間派。政治家贏得選票的方式是,儘可能的說服中間派投自己。這樣情況下的政治家的政治理念,會趨向於溫和,中立。過去像布萊爾的代表的工黨的第三條道路,包括克林頓時代的民主黨,其實都是在向中間靠攏而取勝的。但是,事情在最近的10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Trump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的言論,是非常極端的,他的言論是說給他的鐵桿支持者聽的,他一點都沒有往中間派靠攏來獲取更多支持的意思。正常來說這樣的人是無法贏得選舉的,但是Trump贏了,他這個策略看來是非常有效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民眾的極端化,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可能不是20%的自由左派,20%的保守右派,和60%的中間派。也許更準確的描述是,40%的自由左派,40%的保守右派,和20%的中間派。

這個數字其實跟我們現在看到的,美國的民意調查是很一致的。Trump的支持率(Approval Rating)一直很穩定在40%多一點這個數字上,最差也有37-38%,最高也就是44-45%。

“Chinese Virus” - 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的最新選舉策略

Trump 的支持率一直很穩定

我們把Trump的支持率和上兩任共和黨總統(老布什和小布什)比較一下,就能看出來明顯的區別。另外兩任總統在任期間的支持率變化非常大。而Trump的支持率非常穩定。如果說當年總統的政績決定了對總統的支持率。現在,Trump時代,無論他做什麼,取得什麼政績,似乎對他的支持率都不會有什麼影響。


“Chinese Virus” - 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的最新選舉策略

Trump和小布什的支持率


對Trump來說,40%的鐵粉不管他做什麼,都會支持他。而另外40%的人,不管他做什麼,都不會支持他。那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如果是這樣,他為了當選,難道他不應該去爭取那20%的中間派嗎?如果爭取不到中間派,他不照樣還會輸嗎?他不應該更傾向中間道路,爭取中間的20%嗎?

實際情況並非這樣。這裡就有第2個問題,是投票率,美國總統的投票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十幾,美國議員的投票率更差,可能有百分之三四十就不錯了。一般鐵粉投票率會高,政治傾向比較弱的中間派選民的投票率會差一點。

在一箇中間派為主的國家,爭取中間派很有用。

但在一個兩級分化為主的國家(如現在的美國)這種情況下,動員鐵粉更多的去投票,比影響中間派更重要。你根本不需要影響中間派,你所做的事情就是讓你的鐵粉,出門投你的票,讓你鐵粉開心,讓你鐵粉的投票率增加,這就夠了,你不用去管其他人的看法。

在一個選民政治觀點極化和投票率低下的國家。政治家並不需要爭取中間派。他們做的事兒,第一是穩固鐵粉,第二是讓鐵粉出門投票,決定誰當選,並不是誰的理念更溫和,更能影響中間派,而是誰能讓鐵粉出門投票。結果就是,政治家會越來越極端,越來越根據他的鐵粉的傾向,制定自己的政治策略,會越來越用煽動的語言的方式,讓鐵粉更狂熱,更願意出門去投票。

這個的後果是什麼?就是原本溫和向中間傾斜的政治變成了兩個極端的爭執,右派越來越右,左派越來越左,兩派之間沒有共同點,沒有可調和的地方。

兩派的人數差別也不多。取勝關鍵在於,誰能更有效的調動他們他們支持者,讓他們出來投票。在這種情況下,極端煽動性的言論,是最有效的競選手段。這就是現在美國的政治現狀。


7


在川普天天說“Chinese Virus" 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2016年競選,奧巴馬伕人的一句話:“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就是最好的回答。

在之前,美國媒體試圖站在道德高點,對我們抹黑攻擊時,說什麼“疫情都是中國政府的錯。”,“自由和民主是疫情最好解藥。”時。我們必須堅決反擊,以直報怨,把對方從所謂的道德高點拉下來。必須狠狠回懟。

現在我們明顯是抗疫優等生,西方國家已經沒有了道德高點,陷入比武漢更糟糕的處境時,不得已採取和中國類似的激烈防疫手段時。這是反而要降低調門,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以溫和的態度應對。


對美國外的其他西方國家,對外溝通時,儘量不要表現出,你看你看,還是我們正確吧。這種“抄作業”的態度。要同情,幫助,介紹經驗,共同抗疫。


對美國,美國越氣急敗壞,越罵的難聽,越要冷靜。

“Chinese Virus" 是川普的選舉策略,未來會有更難聽的話。他必須炒熱這個話題,持續炒下去。我們對懟川普,正中他的下懷,他希望的就是中國和他打口水仗。和Johnson炒脫歐一樣,他希望把“Chinese Virus”這個議題做成11月大選的主議題,掩蓋他在疫情應對初期的無能。

對中國川普連任,還是拜登上臺,區別不會太大。川普更狠,但川普的政策不利於美國團結盟友,也會擴大國內的分裂。拜登會稍微緩和一下,但反華也是一樣。拜登會團結全世界的美國盟友一起反華,也許更加危險。

不管誰上臺,對中國和中國人都區別不大。對美國華人來說,如果頭腦稍微清醒一點,都應該明白,支持拜登是更好的選擇。


8


美國遏制中國後,我們習慣的一切都會變。全球化會退潮,中美之間多少會脫一些鉤。美國媒體對中國的攻擊也不會停止。

中國別無出路,必須扛過去。美國遏制中國是因為中國的實力已經對美國構成了威脅,再躲已經躲不過去了。

在我18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就算沒有造反的行動,甚至沒有造反的想法,只要有造反的實力,這一點就足夠讓君主處死一員大將了。中國的GDP達到了美國的60多%,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也超過了美國,綜合國力應該已經達到了美國的60%以上,增長速度也高於美國。這個實力已經無法韜光養晦了,美國從2012年開始就已經採取了遏制政策。所謂意識形態、所謂知識產權貿易順差,都是藉口,即使中國完全接受美國的所有要求,遏制也不會改變。......

中美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中國如果做小弟,也得想日本一樣,GDP至少砍掉一半。而對中國來說,GDP砍掉一半也不過就是2007年的中美GDP對比,美國也不一定能放心。畢竟日本基本算是個美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也許只有中國分裂,再來場內戰,才能讓美國人放心吧。無論哪個結果,99%的中國人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們必須努力扛,衝出這個險關。

好在中國不需要打贏美國,也沒想過奪取世界霸權,我們的目標只是美國放棄遏制戰略。在上一次美蘇冷戰中,46年凱南電報, 47年美國正式採用遏制戰略,雖然遏制戰略91年蘇聯解體才徹底放棄。但從隨著蘇聯實力的上升。美國的策略也在逐步改變。1959年赫魯曉夫訪美。1961年核戰略調整從大規模報復改為靈活反應。二十世紀60-70年代,美國對蘇戰略已經開始大幅度調整。

尼克松上臺之際,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泥足深陷。而前蘇聯則軍事實力急劇膨脹,力量對比和戰略態勢開始不利於美國。貫徹“全面遏制戰略”已力不從心,難以為繼。基辛格協助尼克松對美國的全球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全面遏制”戰略轉變為“利用矛盾,重點遏制”戰略。美中建交也是這個戰略轉變的體現。

中國的目標,也是希望扛過去,希望美中實力的消漲,以及美國內部的問題,讓美國最終放棄對中國的全面遏制戰略,達成一個類似於1970年代,美蘇之間相對比較平衡的局面。

中國未來的核心就是中美關係問題。解決了中美關係問題,從美國的遏制中衝出來,未來就是一馬平川了。

GDP增長絕對值不重要,重要的是中美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用一句比較狠的話,我們受傷無所謂,美國比我們傷的更重就行。美國打中美貿易戰,也是秉承這個原則的。


9


經過Trump的這幾年折騰,雖然美國還是西方世界當之無愧的絕對老大,但歐盟甚至日韓都不是100%和美國一條心了。

現在的核心是交朋友,除美國之外廣交朋友。就算歐盟日本認為我們是發源地,只要不公開攻擊,也要交朋友。

只要產能跟得上,幾百萬個口罩沒多少錢,可以捐助,歐洲國家買其他貴重設備也是出錢的。

雪中送炭,現在價值100萬美元的醫療物資可能發揮平時1000萬美元都達不到的效果。

有人說,我們送東西,歐洲人不一定領情。


“Chinese Virus” - 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的最新選舉策略

Reddit 上對中國援助意大利新聞的評論傾向

網上看到一張圖,對我們援助意大利,60%的外國網友表示中立,26.4%表示正面情感,13.5%表示負面。發這張圖的網友感到失望,說我們的援助沒有得到足夠多的認可。我的感覺正好相反,這個數字已經比我想象的好的多了。

要知道,Reddit用戶應該美國人很多,意大利人的在其中的比例不會太大。在西方媒體這樣劈頭蓋臉的攻擊之下,表示正向情感的網友,比負向的高這麼多,我已經感到很不錯了。

有人認為這個病毒會消滅歐美的老年人和窮人,重新建立歐美的經濟競爭力。我想說,你們真的想多了。如果一個疫情能解決歐美的老人和窮人問題,死亡的人數將會以億計算,歐美的經濟和社會早就徹底崩潰了,根本沒有再次偉大的那一天。


“Chinese Virus” - 群眾心理學大師川普的最新選舉策略

某網絡觀點截圖


除了美國外,我們要幫助其他受疫情困擾的國家,這不是市恩,是雪中送炭。就算極右政黨上臺,也無所謂。該做的事情,總要做。這個節骨眼幫助他人,效果最好。

至於美國大選前對中國的各種攻擊,如果我們希望川普連任,就和他對懟,和川普懟一下,對川普連任有好處。如果不希望,就低調點。


10


1900年到現在120年間,血雨腥風是世界的主旋律。

二十世紀的前50年,世界籠罩在戰爭之中,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流感,二次大戰。

二戰結束後的40年,美蘇爭霸,美蘇兩國熱核武器隨時可以抹平世界上的所有人類。世界上每個人都生活在達摩克利斯之劍下。

不管美國多麼霸道,蘇聯解體後的Pax Americana, 還讓人們鬆了口氣,是給了世界一個30年的喘息。中國在這30年中發展壯大。

現在是歷史上的一道新的關口。就是世界秩序正在鬆動,新的世界秩序還未產生。川普的上臺,這次的瘟疫,加快了歷史車輪轉動的速度。一切都是暫時的,變化才是永恆。


過去的規則已經不復存在,世界將會與過去30年截然不同。


做為個人,我們要想清楚,我們要的是什麼?我們在哪裡會更安全,更能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

當然,每個人終將做出不同的選擇,對我來說,中國就是我無論理性還是感性上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