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革命》讀後感

《記憶的革命》讀後感


記憶,是學習的重要基礎。


文科要背誦,理科也要記公式,但記憶一直以來總是令人頭疼的事,課文、單詞尚且如此,更不必說記那些無規律的數字、撲克牌了。


而且好不容易記下來的東西,過不了多久也會慢慢遺忘,憶不起來了。複習的時候又得重新背誦,有時候實在記不住,只好把裡面的名句先背下來,因為被考到的可能性更大。


傳說中那些過目不忘的人,如東漢的張衡、三國的張松等,更是令人羨慕至極。


《記憶的革命》讀後感


小時候背課文,就聽老師和家長經常說:“要理解著背,不要死記硬背。”


拿語文課來說,有的老師是先講課文,再教生字、生詞,最後再背誦,課文聽得津津有味了,趁熱打鐵,背誦起來也更快;而有的老師上來就讓寫生字、背課文,完全是死記硬背,搞的很沒意思,到了講課文的時候也沒了興趣。


《記憶的革命》讀後感


歷史是我喜歡的一門課,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故事,我都耳熟能詳,歷史朝代信手拈來,但具體到公元某某年,我卻怎麼也記不住。


老師也曾編過一些順口溜,如“1689,中俄簽訂尼布楚”、“1898,戊戌變法”,若是用家鄉話讀起來,還朗朗上口。這大概是我最早接觸的記憶法了。


後來在一些電視節目中,聽說了右腦圖像記憶,感覺是挺神奇的,但具體怎麼用還是不知道,我也找過一些關於記憶的書籍,卻還是學不會,直到看到了這本《記憶的革命》。


《記憶的革命》讀後感


這本書並不是讓讀者淺嘗輒止,更不是給付費課程打廣告,而是傾囊相授,把記憶的方法全部教給了讀者,還有生動的例子和優美的圖畫。


全書分為原理、方法、揭秘、能力、應用五章。


第一章介紹的是大腦喜歡圖象的原理;


第二章講述的是記憶方法,有具象4法和抽象3法;


第三章介紹了定樁法等,包括大名鼎鼎的記憶宮殿,還有有趣的撲克編碼,原來那些記憶大師、最強大腦,是這樣記撲克的;


第四章能力篇,記述了記憶與理解、邏輯思維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專注力,啟蒙的《三字經》上就有“教之道,貴以專”,而作為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的牛頓,更是在專心鑽研時將懷錶當成雞蛋給煮了,可見學習沒有專注力是萬萬不行的,而圖象記憶正好可以幫我們找回丟失的專注力;


第五章介紹了有規律和無規律材料的記憶方法,以及背課文、演講稿的方法,使我們記憶中華經典的長篇大論時,不再束手無策、望而卻步。


後記中講述了作者張海洋老師從成績不及格成長為記憶大師的故事,給讀者以信心,而不妄自菲薄。


《記憶的革命》讀後感


讀罷全書,如醍醐灌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多練習,持之以恆,才能真正掌握記憶方法。


我也迫不及待地將本書推薦給親朋好友,讓更多人掌握記憶的好方法。


讀者:寧鐵民


如果你也想擁有這本《記憶的革命》,歡迎私信【領書】參與領取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