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讀後感

《國富論》讀後感

《國富論》讀後感

亞當斯密

一、論國家的收入

經過3個月的持續閱讀,今天終於看完了被稱為經濟學聖經的亞當斯密所寫的《國富論》。67.6萬字,502頁,國富論共分為五章。剛看完的第五章的主題內容是論國家的收入。

由於國富論內容太多,所以會分五節來記錄該書所描寫的主要內容,在論國家的收入這一個章節中,國富論主要提出瞭如下三個問題:

其一、國家的作用:主要是三個方面,其一是保護國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其二為維持社會的穩定和正義公平;其三是對社會公共財產開發利用及保護。

其二、國家的支出:主要包含國防費用、司法經費、公共工程和機關的費用這三類,到現在,一國的支出也主要是這三方面,其中公共工程及機關費用所佔的比例日益擴大。

其三、國家的收入來源:收入來源有三,其一為國家控制的生產資料所能貢獻的利潤和收益,包括地租、國有資產利潤等;其二為賦稅,此為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三為公債,也稱之為國債,就是以國家為主體發行的債券。

亞當斯密應該說非常重視國家的收入這一個內容,在國富論中,用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來闡述上述所列的三個問題,作為兩百多年前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23-1790年)所生活的年代,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也是世界大航海後的全球經濟快速發展期,那個時候的英國為日不落帝國,所佔領的殖民地有北美洲、印度等地,而當時中國正處於乾隆中晚期,那時候的世界經濟,如果用GDP對比,中國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而英國得益於於工業革命的技術創新進步,社會生產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同時英國源於對國際貿易的主導,其經濟得以高速發展,可以說亞當斯密寫作時,是一個社會繁榮進步,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正是居於這樣的社會背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對於國家的作用、支出、收入都有比較客觀公允的評價,也正因於此,240年後看國富論,依然會感覺其對國家的描述,入木三分。

在國富論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句話,當人民對政府的公正失去信任時,這個國家的商業和製造業也必然不會得到長遠發展。”(國富論第五章論國家的收入節選)。放到現在,2019年,感覺依然十分適用。

作為經濟學界的聖經 ,國富論可以說很完整的講述了國家如何做,能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雖然作者有一定的地域偏見及時代背景,但經濟基礎和經濟理論是不變的,從國富論的角度出發,2019年的中國也需要深度思考國家該怎樣做?國家如何管理支出及收入?國家如何保障社會的穩定和公正?

如果一國國民沒法感受到國家朝更公正、更穩定、更安全的方向發展,該國的經濟也必定不可能實現良好的發展。

以上為國富論第五章閱讀後的部分觀點。如有不對,請批評指正。

《國富論》讀後感

國家特別重要的一點是讓民眾感受到公正

二、論國際貿易

在國富論中,第四章起名為論政治經濟學體系,可通讀全章,看到更多的是亞當斯密對重商主義、限制進口、出口退稅、獎勵金、通商條約、殖民地等涉及國際貿易的內容,可能在亞當斯密的概念中,凡涉及國家干預經濟的內容就屬於政治經濟學。

由於我所理解的政治經濟學更多的是強調國家與市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國家維持社會穩定及國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各種管理制度,所以在理解上,無法同意亞當斯密將自己所寫的第四章納入政治經濟學理論中,在我看來,重商主義、限制進口等更準確而言應該歸屬於國際貿易的內容。

這裡有一個名詞解釋一下:

“重商主義——18世紀在歐洲受歡迎的經濟管理體現,它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一國的國力基於通過貿易順差——既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所能獲得的財富,這是16、17世紀西歐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一種經濟理論或者說經濟體系,反映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和政策體系。”(引號內容來源於國富論236頁)。

這個理論目前依然有許多經濟學家引用,包括中國國內目前奉行的國際貿易政策。從具體表現上看就是,為了維持貿易順差,一國政府會傾向於通過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稅(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獎勵金(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等手段,在國際貿易體系中,提高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實現出口大於進口的目的,達到吸收貿易逆差國的資本流入本國,藉以提高本國的資源條件,從而增加本國的國民總收入,以實現經濟的增長。

亞當斯密由於是堅定的市場經濟倡導者,其一直提倡小政府理念,所以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第四章幾乎每頁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意思——重商主義提出的絕大多數的維護貿易順差的手段,都在某種程度扭曲了市場在資源調配中的決定性作用,從長期看都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國家應該減少監管,應該放手由市場自發調節進出口。也許是由於時代背景,也可能由於其他原因,亞當斯密並沒有完成對重商主義的批判,只是在字裡行間表達了與重商主義觀念不一致的思想和理論。

回到現實,回到本文所述的國際貿易體系,在我看來,國際貿易的最大作用和好處主要是兩個,其一讓市場擴大,其二促進了社會分工並使得生產效率提升。市場擴大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國,各種細分市場的商品,尤其是家電類產品(手機、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其主要生產地都是中國,如果沒有國際貿易,中國已經形成的生產體系就會出現生產過剩。所以對於目前的中國而言,因為國內的生產體系已經形成,我們已經建立並形成了自己的工業體系,短期內實現改變不是太現實的事情,所以相比於世界上的任何國家,中國都更需要國際貿易的自由但又有序的發展。但是否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追求貿易順差呢?我的觀念是,貿易順差來源於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由於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我國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也有限度,貿易順差用最簡單的言語表述就是,我們通過勞動及資源投入,生產出來了商品,但本國消費不完,那麼就出口到外國,而外國給予的是本國無法流通的紙幣,其實這種貿易順差實現的外匯儲備,類似一種債券。也就是逆差國用債券,購買了順差國的各種商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短期看順差有利,但長期看,貿易順差就如同幾個世紀前的殖民地一般,順差國就是逆差國的殖民地。

更簡單的說,我反對維護貿易順差,從社會分工的角度,出口等於進口是對一國人民最公平和合理的勞動獎勵。

除了順差逆差外,關稅、出口退稅等都可以單獨成文書寫,本文不做累述。

希望看完本文,你對重商主義有所瞭解,對國際貿易有初步認識,最好能理解貿易順差的意義和缺陷。

《國富論》讀後感

國際貿易擴大了市場並提高了社會分工

三、農業的問題

在國富論的第三篇,亞當斯密精煉而且抽象的歸納了財富的自然積累、歐洲農業發展的情況、都市的發展、城市工商業對農業的促進等幾個內容。國富論中,第三篇是亞當斯密著墨最少的一個章節,也是我寫讀後感相對費勁的一個章節。

在亞當斯密的理論體系中,他對於農業十分看重,在他的觀念和認識中,對於土地的改良及農業的投入,是最有效率也是對人類社會意義最大的投入,但由於產權、地租歸屬等原因,由於社會制度的障礙和限制,任何國家的農業發展都不夠高效。在歐洲中世紀也是如此,由於地主土地眾多,各大地主可以向佃戶收取的地租很多,地主沒有對土地進行改良的迫切動力,而佃戶由於自己對土地沒有產權,也不會把資金投入太多到土地改良上,所以農業的發展也就會受到抑制,而伴隨國際貿易的興起以及殖民地的誕生,由於全球更多的資源可以被歐洲所使用,所以地主及國王(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都沒有投入資金改良土地的動力,甚至有些地方由於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獲得農產品進口,導致該地區出現部分土地荒蕪和土地生產力下降的情況。

雖然亞當斯密提出國富論至今已經過去了約250年,但結合我國當前的農村現狀,也可以看到我們的農村土地出現了歐洲中世紀的情況,由於當前(2018、2019年)我國的工業發展迅猛,同時國際貿易日益便捷,美國的大豆牛肉、俄羅斯的凍魚和小麥、智利的水果、東南亞的水果大米橡膠、巴西的雞肉和大豆……中國2018年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而我們的18億畝耕地中,至少我老家的許多土地並沒有很好的被開發和利用,我兒童時期每塊地都會被播種兩季,但此次春節回家,許多耕作難度不大的平整的土地,也都放荒了,家裡親戚說現在許多土地只種植一季了,因為種植兩季也不會增加多少收入,更可怕的是貧困戶也只種植一季,因為我們偉大的扶貧政策,貧困戶覺得反正國家會養我的,幹嘛累死累活呢………?

看來經濟學確實管用,250年前的理論,目前也可以適用。再回到國富論,國富論第三章也介紹了城市的發展及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對農業的促進,大致意思就是由於社會分工的細化及市場的擴大,人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會逐步提高,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資財來生兒育女,人口就會得到增長,而人口的增長以及城市的擴大,必然會對農產品數量及質量都會提出更大的要求,需求提高了,所以城市周邊的農村及農業也將得到更有效的發展。

放到現實社會,21世紀的中國,似乎也對也不對,對的是的確大多數地區,城市邊緣的農村由於可以種植蔬菜、可以養殖家禽及牛羊,其收入是會比偏遠地區的農村和農戶收入要高很多,這也促使城市周邊的農村生產者(目前中國為集體戶口的農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農業的擴大再生產,從這個角度看確實城市及城市工商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及農業發展。也不對是居於中國高強度的政府管控體系,目前中國世界工廠的身份,中國世界房屋製造廠的身份,中國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依賴,導致許多的城市周邊的農村被納入城市開發範圍,農業用地被調整為城市用地及工業用地,整個城市周邊的農業從根上被幹掉了,這一點是與亞當斯密國富論中完全不同的結論。

希望在城市發展時,我們的各級地方政府,也能用一些經濟學的思維,思考比較優勢,思考經濟發展基礎,思考究竟什麼樣的產業符合本地,與本地人民的能力及興趣匹配。

以上為國富論第三章看完所想到的。

《國富論》讀後感

農業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互相促進

四、資本的流通、積累和作用

在國富論第二章,亞當斯密介紹了資本的性質、累積和作用。不過略顯遺憾的,在這一章中,亞當斯密並沒有十分清晰的界定什麼是資本,在他的觀念中,由於市場是依靠交換而形成,所以經濟個體在交換前必須要積累一定量的可被他人需要的資財,從而實現交換別人積累的商品,而積累的資財就可以稱之為資本。也就是資金、存貨、生產資料等有形物和無形物,都可稱之為資本。

而資本的用途主要有三類,其一是滿足個人需求的消費;其二是固定的資本,包括土地、房屋、生產設備設施等;其三是流動資本,包括原材料、實現再生產的各項資源及資料等。滿足個人消費的資本是不具備利潤貢獻功能的,對經濟個體而言,該部分消費完是不會對社會經濟增長帶來促進的。只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當經濟個體進行再生產行為時,會形成可供他人需求的商品積累,無論這些商品是否完成交換,都形成了社會總商品的增長,或早或晚都會在市場上形成商品供應及完成交換,故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是對社會經濟增長有貢獻作用的。

其實亞當斯密在第一章介紹商品成本時就已經提出,地租、工資、資本利潤是構成商品成本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任何一類或者說任何人的資本當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時,獲取合理的利潤,形成資本的增長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利潤,那麼資本所有者將喪失再生產的經濟動力。這與現實生活所接觸的社會現實也是吻合和匹配的。亞當斯密在第二章再次強調了利潤對資本投入再生產的刺激及推動作用,社會也因為資本可以實現利潤這一現實,在不斷的實現市場擴大、社會總需求提升,而伴隨市場擴大及需求提升,社會分工將更規範更細,分工更清晰,生產力也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在第二章中,亞當斯密再次強調了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由於社會背景和歷史原因,亞當斯密把大部分的服務業和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產業都納入到非生產性勞動中,而且字裡行間透露出對非生產性勞動的輕蔑,這一點與現在的社會就不是太匹配了。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伴隨人工智能及工業機械化的發展,以後越來愈多的生產性勞動都會被機械和人工智能給佔領,而經濟個體的個人將必須要尋找或者說從事服務於他人的,給予他人精神及文化提升的服務業,比如NBA、影視產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等,也包括法律諮詢、財務諮詢、企業戰略發展諮詢等需要高智力及專業的高端服務業,還包括各類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新理論及新思想的誕生等研發思考類產業。這些是亞當斯密所沒有意識到的,但這些是社會現實正在發生著的。

綜述:國富論認為經濟個體過去所積累的各類資財都可稱之為資本,而且再一次強調了利潤對資本投入再生產的重要作用,也同時提出伴隨資本的投入再生產,市場的擴大及分工的細化會更進一步提升社會總體的勞動生產力,從而實現經濟的增長。

這就是國富論中有關資本的介紹。

《國富論》讀後感

資本可促進社會再生產擴大

五、論生產要素

這是第五節讀後感了,也是可算得上國富論這本書最重要內容的歸納。

說一點題外話,以前讀書,尤其是科技類或者專業類著作,包括教科書,特別煩第一章,感覺都是說一些概念、論調等,覺得十分空泛,看起來不過癮。伴隨年齡及閱歷的增長,發覺以前的認識錯誤的十分離譜,絕大部的科技或者專業類書籍,第一章總是十分重要的,作者在寫東西的時候,也會仔細歸納好自己的思維結構,自己的理論體系,自己的最核心的寫作目的,然後大部分都會在第一章給進行歸納性的闡述。國富論就是如此,第一章寫了促進經濟增長的分工的原因及結果,寫了生產的三要素,寫了商品成本的構成等。我個人的觀點,在第一章中,或者說亞當斯密的最重要的貢獻,應該是生產要素這一部分的內容。

言歸正傳,在生產要素的界定方面,其實西方經濟學也一直有分歧,就包括知名人物熊彼得把企業家精神納入生產要素中,比如也有的經濟學家把科技創新納入生產要素中,我看過熊彼得的《經濟學原理》,也看過一些所謂把科技創新放入生產要素中的文章,都覺得不夠完整也不夠全面,而且與亞當斯密相比,總是存在或多或少的思維結構上的偏差。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介紹完社會分工以及市場後,就重點說了生產的三要素:土地、資金、人(勞動)。如果用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分析,則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中,生產要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但結合社會現實,結合我們每天接觸到的生活和與我們收入支出息息相關的社會環境,即使是250年過去了,依然會發現亞當斯密把人類社會的生產行為歸納的更為完整。

先說土地:在農業社會或者工業社會包括現代社會,任何的生產行為都需要生產場地,農業需要土地種植,工業需要工廠生產,哪怕服務業也需要營業場所開展服務,所以土地是進行生產的第一要素。

再說資本:這就與現實結合更緊密了,由於社會是一個整體,當你做任何一個經濟行為的時候,需要思考的是別人是否會認同並參與進來,經常看到一些有毒的雞湯灌輸某位創業大伽或者企業大佬是如何通過畫大餅,如何通過三寸不爛之舌吸引了幾個人與之一起創業,最後成為中國最牛逼的企業等,但這些當作演義來聽就可以了,現實社會沒有那麼多虛的和假的,沒有錢想創業,那屬於典型的意淫,不可能落地,哪怕你開個小超市,你做個再小的企業,啟動資本總是需要的,所以資本是生產的第二要素,沒有一點值得懷疑的地方。

最後說人:也是對於經濟學而言,最頭疼也最糾結的一個元素,如果從社會學及哲學的角度,土地、資本都是有人所控制和掌握的,即便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國家,其代表國家執行的依然是人,所以從某種角度看,或者說從哲學的角度看,人是整個生產活動最主要的要素。但由於社會現實中經常出現土地、資本與人的分離,所以在進行社會生產時,如果只考慮人這一生產要素,就不能客觀且公正的對待生產成本,舉例:如果只考慮人,不考慮土地及資本收益,那麼所有的生產行為的利潤回報,必然只有人這一個選項,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交給國家的稅費、交給資源提供者的地租都是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程,如果要想實現使人成為惟一的生產要素,那就是要實現理論上的按需生產,實現共產主義,而中國解放後曾經用近30年的可怕的代價告訴我們,在物質水平匱乏的階段,盲目執行共產主義的路線和生產手段,是對經濟增長最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在現實社會,人、資金、土地是整個社會的生產三要素。

以上是國富論的最後一篇讀後感,介紹再多,不如你自己買一本詳細閱讀。如果要我選出一本最值得閱讀的經濟學著作,《國富論》必然排名第一。

《國富論》讀後感

看書,看好書,好好看書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