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壓垮明王朝的稻草之一

鼠疫是由鼠疫菌所致的烈性傳染病,傳染性極強,病死率極高。有西方歷史學家證明,14世紀歐洲的“黑死病”在傳入歐洲前,鼠疫已經在北中國地區流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其時山西北部的大同地區就可能是疫區的一部分,但似乎並沒有向山西南部傳播的跡象。明代中期以後,山西境內的鼠疫有零星爆發,主要集中在太原附近,但並未向鄰近州縣擴散。

鼠疫:壓垮明王朝的稻草之一

萬曆年間山西鼠疫的爆發似乎是從北部大同地區開始的。萬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傳染性極強;萬曆九年,大同府疫情向西部擴散。患者的臨床表現為腫項,由此可以斷定為腺鼠疫。腺鼠疫的一個顯著的臨床症狀就是淋巴結腫痛,頭部或頸部的淋巴腺腫大外露而格外引人注意。萬曆十年鼠疫有繼續擴散的趨勢,在沁州(今山西省沁縣附近),“萬曆十年,天疫流行,俗名大頭風,有一家全沒者。”所謂的“大頭風”,實為腺鼠疫患者因頸部或耳後淋巴腫大的別稱。此次鼠疫到萬曆十六年暫時沉寂,到萬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再度流行,在重創山西北部和中部的同時,也傳入相鄰的河北、河南境內。

到了崇禎年間,民變造成的社會動亂屢屢引起瘟疫流行。從崇禎六年至十七年的十幾年間,鼠疫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幾個地區開始了新一輪的流行,同時期的陝西延安府、榆林府均有“瘟疫大作”的記載,從北往南,從西向東,漸次擴散;河北鼠疫流行也從南部向北部擴散,甚至影響到北京。崇禎十七年駱養性在天津督理軍務,就提到崇禎十六年北京城的大疫情:“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殮者。”崇禎十四年前後,河南大部分地區均有大疫發生,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力量往往是多元的。在以往有關明末歷史的研究中,考慮最多的是政治鬥爭、階級衝突和民族對抗,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看到,在明代後期氣候異常的背景下,華北地區以及中國北方各地普遍乾旱少雨,生態系統趨於脆弱。明代後期的華北人口已相當密集,覓食人口的數量和流動性大大增加;乾旱狀態下齧齒動物的覓食性遷移也大大加強,不同景觀結合部的人、鼠接觸幾率增加,終於釀成萬曆及崇禎年間華北兩次鼠疫大流行。萬曆年間的華北鼠疫大流行使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陷於停滯,崇禎鼠疫在在風起雲湧的起義浪潮中加速了它的傳播和擴散,兩次鼠疫導致三省合計超過1000萬人死亡。明王朝是在災荒、民變、鼠疫和清兵的聯合作用下滅亡的。

本文節選自曹樹基:《鼠疫流行與華北社會的變遷(1580—164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